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礼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旧礼俗——拜年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景濓 出版时间:1968-01-31
    关键字: 拜年 禮俗 江南

    吳中舊習,歲首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門首設籍,書姓氏,號爲門簿。鮮衣炫路,飛轎生風,靜巷幽坊,動成閙巿,薄暮至人家者,謂之拜夜節。初十日外,謂之拜燈節,故俗有有心拜節,寒食未遲之謔。琳宮梵宇,亦交相賀歲,或貼紅字袋於門以接帖,署日接福,或日代僮。范來宗拜年詩云,走賀紛闐歲籥更,素非識面也關情,添丁誇列懷中刺,過年飛留簿上名,羽士禪師同逐逐,東家西舍盡盈盈,春明舊夢還能...

  • 文章曲礼与泰西礼俗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1期  作者:丁慰慈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曲礼》 欧美礼俗 礼俗研究 中西对比

    是:「礼者,为人类特别依据认为合式、适当及完善之行为规范、风俗习惯或原理原则之特性或品质也。」从上述定义出发,我们择取曲礼上下篇中的若干经文,大略加以分类排列,以与今天最通行的泰西礼俗相对照。二所谓泰西礼俗,也就是欧美礼俗。目前所通称的国际礼仪或外交礼节,主要构成也都不外是欧美交际社会中所流行、所通用的礼俗和习惯。其目的无非使人在公共场合,或个人的交际讌集中,使人人言中伦,行中规,动静周旋中节。第一、我们先从礼的原理原则方面,摘出有关的经文:毋不敬,俨若思。安定

  • 文章故鄕的丧葬礼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77-12-20
    关键字: 山東省 喪葬禮俗

    中國數千年來,都是以禮爲敎,以禮爲治,禮的思想,在中國發源很早,遠在周朝之時,卽以相當完備,後經孔子删訂整理,成爲立國之大本,治國之大經也,對於社會與政治制度的維繫,禮之貢獻及所佔之地位,都極重要,禮的範圍,包捺民俗習尙,行爲規範,以及政治典章等,孔夫子說:「言而禮也」所以凡是實踐力行,合乎道理的行爲規範,就是禮。在人生過程當中,生老、婚嫁、死葬,爲必經之階段,皆離不開禮,尤其喪葬,非禮不行,後輩子孫伺候父母,乃應盡其侍奉之以禮,死後則哀之傷之,歸葬道山...

  • 文章記吾鄉東嶠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7期  作者:張式玉  出版时间:1969-09-30
    关键字: 东峤镇 故乡 历史沿革 礼俗 思乡

    必唱潮州名剧,一时称盛,城东门祀伽蓝菩萨,西、南、北门均祀福德正神,以时致祭,东门内尙有魁星楼,祀奎星像,为科擧时代之学舍,今殊荒废。玉屡拟修缮,以为族中公所,均以萑苻遍地而止,憾事也!至于礼俗:我漳自 朱紫阳先生守抚后,所有婚姻、丧祭、术业、岁时等礼节,咸遵守其敎诲,人安职业,士重节义,男女远嫌,名份昭著,耻攘利,贱鑚营,可称化行俗美矣!夫族所贵者,善,有继也,敎,有率也,倘忌善,泽必匮,湮敎,众斯乖,必使喜庆,忧吊,尙让,讲睦,族斯和焉,惟前修日远

  • 文章家鄕的婚丧礼俗(续上期)丧礼方面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家乡礼俗 丧礼

    关于家鄕的婚丧礼俗,笔者已将婚礼部份就所知道的情形,述之而载于本文献的第二期。现在再就丧礼部份,也是就所知道的情形,陈述于后。丧礼是六礼之一。过去家鄕人对婚丧二礼,有轻重不同的看法。就是把丧礼看得比婚礼隆重。婚礼可以马虎,丧礼必须郑重办理。这大槪是基于孝亲义重的道理而形成的观念。因为丧礼的内容,委曲繁备,为求容易表达起见,本文的敍述,以家鄕一般丧礼进行的过程为经,而以每一事项内容的说明为纬;同时,以家鄕中一般施行的礼仪为主,以必要加以说明的内容为辅。一

  • 文章周公的故事(下)(選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77-01-15
    关键字: 历史故事 周公 定官制 礼俗

    「詩經」上有一首「東山」詩描寫一個士兵在路上的情緖說:「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西心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帽帽是蠋,烹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東下。「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嬴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灑蛸在戶。町㠉鹿場,燿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鴻鳴于垤,婦歎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烹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

  • 文章現代化與鄉村傳統的衰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賀新華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现代化 乡村传统 礼俗社会 文化传统

    四川大学哲学硕士 莲花 贺新华在所谓的现代化到来之前,我曾经生活过二十多年的那个江南鄕村,像中国的大多数鄕村一样,本质上仍旧是个有着浓郁古风的礼俗社会,以养生和送死为核心的人生礼仪活动,是整个鄕村日常生活的骨架。在繁复的婚丧嫁娶、拜寿上坟、吊死贺生和年节祭祀等仪式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相沿成习千百年的古老传统在我们血脉里的延续,这个传统和我们骨肉相连,竟至于成为我们身份的一种确证。在鄕村这个由古老传统构建的文化环境中,我们自小就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懂得

  • 文章永春之歲時儀節永春縱横談之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礼俗 风俗 风土人情

    也,言一岁之中,莫不覆载也,又事也,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注言奋起其功,以广帝尧之事。年、岁、祀、载四个名,吾永现在,还分别使用在日常话中。1年有过年、新年、旧年、今年、前年十年、八年、百年。2岁则限于人之年龄龄数,如三岁、五岁、一百岁。3祀读若已年祀(亦作年纪)而已。4载读宰旧时读书人有十载寒窗,三年五载曰之语。四、送灶君我国自古以来,家庭中有二个神,一曰灶神,二曰奥神,孔子云,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以说在孔子前,这两个神,已经存在,且为民间所崇奉

  • 文章談關帝廟祭典禮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2期  作者:郭瑞雲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关帝庙 祭典礼仪 历史加载 台湾礼俗

    關公自隋唐以來卽被奉爲神靈,歷代帝王均有封號,淸代兩百年尊爲武聖,民間建廟崇祀數量之多,可稱首屈一指,實足代表我國社會傳統忠義精神,所謂「端人正士義其忠,武夫勁節壯其勇,田畯村嫗懾其威」,而成爲替天行道之大神矣。關公之立廟致祭,明淸以來均有規定之時日與禮節,其有典册可考者如下:⑴「明祀關廟禮」「王鴻緖明史藁禮志」。南京神廟,初稱十廟,後增五。關公廟,洪武二十七年建於雞籠山之陽,稱「漢前將軍壽亭侯」,嘉靖十年訂其誤,改稱「漢前將軍漢壽亭侯」,以四孟歲暮應天...

  • 文章古代山東的媳婦如何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山东 古代媳妇 传统礼俗 女性地位 时论社评

    前言溯自淸末民初時期,山東的姑娘小姐們,到了及筓之年時,爲自己將來的終身大事,朝思暮想,夜不成眠,一則一喜,一則一憂。喜的是不久就要出嫁,有了歸宿和關心她的丈夫,共同去建立自己的家庭,將來生男育女,頤養天年,老有所依矣。憂的是出嫁後,是否能適應新的環境,怎樣侍奉公婆,如何善待小姑和小叔,又如何伺候丈夫,以及家中的一切工作怎樣去操作,同時生了孩子,如何撫育其長大成人等,都要未雨綢繆,預先考慮的事。因爲山東是禮義之邦,古年的人受舊禮敎的束縛,凡事皆以禮爲重,...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