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碑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台史評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鳴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秦台 刘邦 秦始皇 项羽 秦台石碑

    不止被淹没过一次两次,昔日筑「秦台」时的丰县城,到底现在在什么地方,也只有天晓得,但在屡没屡建的过程中,可爱的丰县人,总不会忘记秦台等这些古迹,想尽一切方法,加以重建,如果说这些古迹今天「遗址尙存」,那是假话,今天连老城在什么地方都无法知道了,那里还会有古迹呢?说话要有事实才行,不能空口说白话。今天在县城中心的大街旁边,重建一座「秦台」石碑,当然可以使丰县人顿生见今思古之心,因而产生美好的联想,也令吾人不禁想到,在五十年前大家所看到的高皇庙,凤鸣塔、柳将军庙

  • 文章高湖人的生活

    来源期刊:《闽聲》 第7期  作者:鄭南湖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郑崇德 春耕 祠堂 石碑

    紧张而忙碌,宜其有这些年中行事来舒服快乐一阵子了。高湖人养成这样勤劳的习惯,由来已久。明吏部郑少谷(善夫)公致仕还鄕后,除建祠堂,兴义塾,修族谱外,首先定下男耕女织的纯朴生活的家规。躬亲力行,造成风气后,历代递传下来。高湖郑氏祠堂建于明朝,门口走廓有文澂明书刻的大理石丈高石碑,可见其价値。祠内大厅可排酒席百余,廊下戏台下可容千人看戏,祠内挂满各种功名牌匾数百面,这个祠堂派下分九房,在高湖的有一、三、六、三房,五房分住锦江(俗称江边),距高湖仅二华里,亦有二保

  • 文章護產催生的臨水陳太后

    来源期刊:《闽聲》 第17期  作者:榕念 出版时间:1968-01-15
    关键字: 石碑 陈靖姑 乌石山 法术

    下,故家鄕祈雨,多在该处)。同时在长坑,有一鬼怪,亦往闾山学法,因慢一步致不得入门。按闾山大法院门,刻有石碑:「三十年开法界」。就是说明每三十年收徒一名,长坑鬼因之心生怨恨,在「十」上加一撇,遂成为「三千年开法界」。使后世人皆不能易于进门也。靖姑学法三载,百艺俱学齐全,惟对护产催生之法,自筹无意出嫁,故未涉及。闾山法王许眞君,再三督促,奈靖姑心意早定,不肯学之。其师算知天数如此,遂不复勉强。囘家日,法主亲送其徒到门前,嘱靖姑前行,不要回视。靖姑行有廿四步时

  • 文章风雨竹石碑续后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风雨竹石碑 读后记 档案资料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肥城尹德民风雨竹石碑,嵌于肥城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东壁外侧。与吾邑八景之一「鸾台夜月」,相距不过百公尺,石碑共有两方,每方长约二尺,宽约二尺五寸,为横长方形。右一方石上绘刻风雨竹两枝,以修竹之枝叶组成前面五言诗四句,除此诗中之二十个字之笔画竹叶外,别无闲杂竹叶混托其中,气韵生动,出于自然,眞是天衣无缝。诗的前面两句:「不谢东君意,丹靑独立名」,十个字计八十八笔画,组成风竹一枝。风竹枝叶为自右向左方吹势,极富

  • 文章松台山將樹立永嘉大師證道歌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陳宗霖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松台山 永嘉大师 《证道歌》 石碑

    永嘉禅名扬天下至今不衰,则可见一斑。《证道歌》是见证,是活化石。今日民富国强,正逢盛世。为「以德治市」,创建温州历史文化名城。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松台山解放电影院旧址山坡,兴建大型的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石碑。以逞现其「贴近生活,契入时代,潜移默化,育人树德」的永嘉禅之魅力,淳资后世而万古流芳。

  • 文章國立中山大學新校舎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鄒魯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国立中山大学 石碑新校 筹建情况

    中華民國十三年春,吾黨 總理孫中山先生命魯創辦國立廣東大學,是年秋成立。 總理以原有校舍,散處市區,不適藏修,尤難發展、復命魯擇定石牌爲新校址。甫事經營,而 總理薨逝,本校遂易今名,以資紀念。十四年秋,余以淸黨事去職,自是新校建築,雖有計劃,莫之實行。二十年冬,曾興築農學館,未三月而中止。二十一年春,魯復長本校,以新校計劃親受命于 總理,不敢不勉力籌建,終始其事,乃先後請准西南政務委員會,撥舶來肥田料捐及洋米捐之一部爲建築費,復與本校在粤董事發起募捐,遂...

  • 文章读「风雨竹石碑」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风雨竹石碑 读后感

    本刋六卷一期尹德民先生「风雨竹石碑续后记」一文,读后感慨良多,愿就所知提供尹先生参考。当北伐时(民国十七年),余方十三岁,正在高小读书,见及当时政工人员所作漫画,并画有「竹石」中堂,竹叶是用「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字组成(皆作竹叶形),颇具巧思。另有用黄小米染成红、绿、黑色小米,组成各种字形,黏在纸上,以后虽未再见有类似宣传品,但记忆犹新。抗战期间,忘记在何处见及「风雨竹石碑」拓本(原文尹先生已经谈及,不再赘述),惟个人对此不解。关公为东汉末年人

  • 文章臨沂古蹟點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路協普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临沂 名胜古迹 石碑 五贤祠

    及悬挂地方名人题赠匾额多面,供人凭吊浏览。(据闻此冢已遭共党破坏)由亭东望,沂水一碧,北望则涑水一弯,蓝色澄然,(为临沂八景之一,曰:沂水挹蓝。)黄沙绿柳,景色宜人。亭下四围,为菜圃、苗圃,菜畦、树苗,纵横罗列,间以茅屋数椽,炊烟缕缕,时闻鸡鸣犬吠之声,使人如置身图画之中,顿忘尘嚣。城北门外有竖立相联石碑三座,右座雕勒「晋右军王羲之之故里」,中座雕勒「汉丞相诸葛武侯之故里」,左座雕勒「晋孝子王祥之故里」。城内西南隅有一「普照寺」,为全城最高之地,晚间全城皆

  • 文章念首山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許景春 出版时间:1978-11-01
    关键字: 首山 驻跸山 辽阳县 日俄战争 石碑

    还有那时的淤泥河,弹丸之地的海城,更是赫赫有名的三江越虎城哩。手山的由来,即是白袍小将薛礼(仁贵),在山顶上马的遗迹,后人为了渲染薛礼(仁贵)的神奇,还编出了一个故事,就是:「首山伏一把,鞍山上了马。」还在山顶上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了一个大手印,以来证明唐朝的人高马大,同时更形容马之快速。其实传说归传说,事实归事实,首山离鞍山,约有二十公里的距离,别说马了,就是大急行(伪满时一种快车)火车,也要走十分钟以上,附会归附会,要知详情,且看本人的秃笔慢慢写来。我国

  • 文章邯鄲古蹟觀賞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趙竹亭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邯郸古迹 武灵丛台 历史典故 七律石碑

    南北各开一门,上有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南巡过邯郸登丛台留下的御笔诗碑,七律登丛台:『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桐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碑阴面鑴刻的是乾隆自书诗七古「邯郸行」。在众多碑刻中,最著名的是郭沫若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九日登丛台所写的七律石碑:『邯郸巿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蹟,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土陵园隆水隈,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