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文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石魂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9期  作者:裴高才 陳塬樂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石文化 石景 奇石

    石不在大,以奇取胜。擅长做「石文化」的黄陂人,在武汉的北大门姚集鎭的牛脊岭南麓做起了「石文章」——古门风景区,受石头的「吸引力」,游客纷至沓来。古门风景区以木兰石景著称,我们得地独厚的当地文人,捷足先登,选择在开园前夕,专门去石头堆里读点文化,别有一番情趣。初夏的一天,雨后的牛脊岭举臂欢呼,群山竞秀,万壑朝宗。似乎是在欢迎我们前来采风。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展现了千奇百怪的巨石。古门山石景林林总总,或连绵成纵,或孤峰挺立。远眺层层叠叠

  • 文章漫话赏石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張弛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玉石 藏石 观赏石 奇石 石文化

    张弛/文连分/图赏石文化 源远流长我国赏石文化肇始于远古石器时代,源远流长,堪称国粹。商周时已盛的赏玉文化,后来衍生与发展为赏石文化,成为人类石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形成了”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的赏石文化理念。据古籍记载,黄帝是我国”首用玉者“。周武王伐纣时,曾”得旧宝石万四千,佩玉亿有万八“。《说文》载:”玉,石之美者。“,这就把玉归为石之一类。于是奇石、怪石就跻身宝玉之列了。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引《阚子》载:”宋之愚人

  • 文章刀公愛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周經綸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刀威伯 玉石传说 玉石文化 守身如玉 寄托哀思

    瑪哈那嘉廿六世干崖宣撫使司,刀公故國大代表威伯老先生在民國七十四年九月三日逝世於臺北。刀公歷來愛玉,生長於玉石的環境,足跡玉石原產地,意欲以翡翠賀總統壽。其接海外由民間推薦至最高國府,又可謂愛玉至矣!滇緬歷史,自元以降,大盈江畔干崖宣撫使司與野人山麓孟養土司裂封並立。孟養有琥珀廠及天然玉石廠。往來是親,地緣是近。瑪哈那嘉由明朝之前和之後,歷八百年的中國文化傳承,一脈而來,沿一尊之禮,襲五干年儒王之正統。周朝之前和之後,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

  • 文章玉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王汝松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玉蝉 玉石交易 《古玉辨》 孔子

    以李更夫先生释玉,写在后段结语,作为本篇结语与大家共赏。世间唯一眞、善、美,而毫无虚假的只有玉石。玉石才是人生最忠诚的伴侣,最可靠的朋友。我们生时佩戴它、欣赏它,怡情养性,去世后,它为死者殉葬,陪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共度晨昏,人们再亲的感情,再好的友谊,能如玉石一样,陪死者殉葬吗?因此我一生最爱玉石,最敬玉石,也最钟情于玉石。也因此,「玉石文化」才是眞实的「人生文化」,才是生死与共的「具体文化。」

  • 文章永康瑰寶 松化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6期  作者:朱永霖 出版时间:2004-06-10
    关键字: 永康 松化石 考证 地质成因 松化石文化

    的地壳必须是较破碎的,即地壳要多裂隙。因此该地区必须地壳运动较剧烈,地层受地壳运动的挤压力较大,才能使地壳比较破碎,也为地壳下的热液上升入侵含有树木的地层创造条件。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入侵地层中的热液塡充到树木组织的每一个部,热液置换交替木质纤维等组织,树木才能变成化石。以上三个基本条件,在过程中,顺序不能顚倒,而且,这三个基本条件必须齐全,否则就不能形成碳化石。永康松石文化据记载:自从唐宋开始,松化石就受到永康鄕亲的重视和珍爱,民间藏石成风,赏石成风。随着

  • 文章垣曲梅花石 精美走天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王志超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垣曲梅花石 地理位置 石文化 艺术价值

    有一首歌唱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只有眞正懂石的人,才能体味出这句歌词的内涵。垣曲县有种独特的石头叫「梅花石」,还有一群「石头迷」,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石友」,由此衍生出了垣曲的「石文化」。垣曲县地质结构非常复杂,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这裏绵延了八千余公里,垣曲县境内的西阳河、沇西河、亳清河、板涧河、五福涧河五条河流从不同的河口汇入黄河。在这样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无数石块剥离山体,堕水入河,激荡磨洗,渐渐形成五颜六色的画面和千奇百怪的造型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