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省立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對母校之囘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1期  作者:艾鶴亭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省立七中 鍾祥一中

    注:照片说明一、本照片系一九九三年十月在钟祥一中校内所拍摄。二、前排中立者为,笔者本人。三、前排最右者为艾有明副局长。四、余为校友联谊工作组接待人。)余原住湖北钟祥县城南旧口鎭物阜鄕之沙家集。幼年时,入私塾就读,唸完四书五经,及长随同宗族艾冬洁,艾秀棠两位,背着行李,拜别父母,赴我对母校之囘忆揷班就读,斯时又与冬洁,秀棠同住县城南门外大街刘锡光友人家住宿,及搭伙食。彼此朝夕硏读功课,相互增进学识,至高小毕业后,又一同考入湖北省立第七中学校,到校注册时

  • 文章「记六十年前山东省立剧院」读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徐繩武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剧院 江青 郎定一

    山东省立剧院不是韩复榘主鲁时才成立,前身是省政府从泰安迁回济南即成立的省立实验剧院,训练话剧演员,每星期六和星期日夜场公演,不卖票,入场券函索,附回邮信封按收到信先后次序赠送;笔者民国十八年在济南求学时曾索入场券看过几次,一次演出剧名「恂慓」,看过两次「父归」,演员不同,其余剧名忘记,座位中间有几根柱子支持屋顶,座位分到柱子后面看戏就困难了;江靑是考进省立实验剧院学习演话剧,原名李进,以后艺名蓝苹,二十三年前后演过电影,拍过「王老五」、「狼山喋血记」等

  • 文章省立第六中学回忆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程發軔  出版时间:1971-09-16
    关键字: 省立第六中学

    国立师大敎授前国文系主任,大冶程指云先生发轫,余负笈六中时之业师也。六中囘忆,系程师应文献征集第五十四次座谈之讲词,由刘昭晴先生笔记者。题目虽小,而所涉及之范围,则颇广泛,诸如江苏当日中等学校分布情形,以及鎭江名胜古迹等等,此乃五十年前之事,程师讲来,如数家珍,弥足令人囘味。又昔日屋舍巍峨之六中,左旁民初改设省立第三工场之原知府衙门,及鼓楼等建筑,均已于抗战沦陷时为莠民拆毁。卅五年春,余尝驱车专诚前往凭吊,至则遍地麦浪起伏,无复可见一瓦一砖,遑论楼屋

  • 文章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 山东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山东省立师范学院 教育 名单

    ×先,安邱人。生物学佟元俊,字秀亭,山东大学生物系毕业,昌邑人。论理学王书天,靑岛某报编辑,笔名老徐娘,讲周易辩证法,颇学生欢迎,安邱人。及至学校迁到昌乐下灶户,上述许多老师便离校他去。[2] 刘道元呈敎部代电与致陈立夫函,见敎部档案。[3] 见第二次中国敎育年鉴第五编。[4] 山东省立专科学校校址,为日人所建之日本小学校,确否待考。[5] 孙维岳北大毕业后,由山东一师校长王世栋聘为一师前期一班国文敎员,左倾作家李广田臧克家等,皆其

  • 文章江西省立宁都师范学校简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溫輔朝 出版时间:1969-08-02
    关键字: 江西省立第九中学校 学校简史 历任校长 江西省立宁都师范学校

    民国三年,本省敎育当局创设中学八校,全省四道,豫章道设三校,浔阳庐陵各设二校,而赣南十七县,地方辽阔,道路崎岖,则仅设一校于赣州。当时邱潜夫先生璧,力争宁都必须设一中学,遂奉令将宁都县中收归省立,名为江西省立第九中学校,委潜夫先生为校长。校址原在梅江书院,因与宁都县立小学共在一处,房舍偪仄,乃筹募款项,将试院旧址改建校舍,颇宽敞。邱校长在职十载,毕业九班,毕业学生升入各大学专门而为党国宣劳颇多。民国十三年,邱校长调厅主持编审事宜,改由项赓云接办。十四年项

  • 文章民初省立中等学校槪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雨香  出版时间:1967-09-30
    关键字: 省立中等學校 民初 江蘇中等學校

    民国十年前后之江苏中等学校,大别可分为中学,师范学校,及甲种职业学校三大类,各学校均冠以江苏省立字样兹略述之如次:一、中学:苏省共有省立中学十一所,以成立之先后,定其第次。第一中学,设南京,第二中学,设苏州,第三中学,设松江,第四中学,设太仓,第五中学,设常州,第六中学,设鎭江,第七中学,设通州,第八中学校,设扬州,第九中学,设淮阴,第十中学,设徐州,第十一中学,设海州。以上各校,大都由淸末各府(直隶州)所设之府中学堂所改设,均为四年制。二、师范学校

  • 文章辽宁省立师专忆往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劉勝超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辽宁省立师专 校史 往事回忆 教师 学生

    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是在奉天两级师范(包括初级师范及优级师范)停办后,所创设的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之高等敎育机构,位于沈阳市小南门外黉业胡同,与辽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一校园。周围环境不算理想,校舍不够宽敞,设备未尽完善。自民国十四年开办至民国十九年秋,英文科第二班毕业结束。可以说它是一所校史最简短的学府。但历任校长及部份敎师,均为当时东北敎育名流,革命志士,学识渊博,品德崇高,办学认眞,敎学热心。不仅重知识之传授,亦重学生道德品格之薰陶,与革命思想之启发

  • 文章抗戰時我就讀的中學歷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湖北省立联合中学 同学

    话说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日本军阀发动「七七」芦沟桥事件,爆发我国全面抗战局面,不及一年后的时光,我国大部精华地区,悉被日军侵占,武汉也已弃守;湖北省政府播迁恩施。主席陈诚将军,为了全省学校,因逃离而停课解散,乃成立联合中学校,校名定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简称「联中」;以公费待遇,军事管理,招收全省失学青年就读,时在一九三八年的下半年。在鄂北设立两所分校;一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阳分校,由原省立襄阳第五中学为基础,设于郧阳县城内,李国魁任分校主任

  • 文章介紹國立英士大學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童一中 董服官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陈英士 浙江省立英士大学 校史

    一、本校沿革本校初名浙江省立战时大学,于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开始筹备;二十八年二月正式办公,设办事处于浙江丽水。同年五月,浙省府决议:为纪念革命先烈 陈英士先生,将校名改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分设工农医三院于浙江之松阳丽水二县。并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擧行始业式,本校亦即以是日为校庆纪念日。三十一年五月,倭寇窜扰浙赣,决定内迁,勘定云和泰顺为临时校址,并于同年八月迁移竣事,旋即继续开学。十二月间,行政院第六〇六次会议决议:将本校改为国立,并将省立英士大学

  • 文章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同学录弁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 筹备复校 时局

    余於三十五年春,奉省命來海籌備復校事宜,時敵寇初降,遣俘未竣,而匪勢鴟張,隴海突告東斷;抵徐後,欲折回而私心不忍,乃潛蹤微服,間關到達,接收旣畢,得堅貞之士四百餘人,程度雖有參差,而皆能身歷艱苦,抱志不移,固足嘉也。一載以還,經良師訓廸而礱琢之,則質美而文,更能彰吾校譽,不孤本人行險之意;此後行者,或負起建國基層之任務,居者或繼續攻讀,均望一本初衷,努力精進,成功之途,寧在遠乎,特書諸端,以作他日印心之證云爾。民國三十六年元月牛雲峯序右文係海師之國文老師...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