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相关诗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城蜿蜒一萬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长城 发展历史 相关诗句

    筆者於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偕拙荆由北平循昌平而登上長城,並奮力爬上最高烽火臺。佇足良久,緬懷著中國數千年來留下這些歷史軌跡。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而阿穆斯壯登上了月球,惟一能看見地球上所顯的景象,就是萬里長城,挺立在中國北方蜿蜒的山崗上。回憶中國幾千年來,肥沃的中原地區始終面對著北方那個廣縱深的蒙古高原而直接對峙,把平原大河流域,作爲覬覦的目標。整個古代史,幾乎就是游牧人同農耕人爭奪生存空間的歷史。在工業文明出現以前,中原人必須保護它不受游牧文化...

  • 文章山西將復建鸛雀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鹳雀楼 史料记载 相关诗句 概况简介

    被歷代騷人墨客譽爲「華夏第一樓」的山西蒲州鸛雀樓,不久卽將動工復建。目前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硏究所已制訂出復建方案。鸛雀樓亦名鸛鵲樓,相傳爲北周(公元五五七至五八一年)鮮卑族大將宇文所建,至唐代日趨興盛,對其題詠讚譽者不計其數。其中最爲膾炙人口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千古絕唱。但是,元初鸛雀樓却毁於兵火,僅存基址;後因黃河氾濫,河床不斷加寬,致使基址亦毁之不存。近幾年來,隨着旅遊業的發展,人們要...

  • 文章太原掌故竹枝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張乃賡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太原掌故竹枝词》 内容概述 历史传说 相关诗句

    原作者佚名 註釋者張乃賡清理舊籍,發現早年在太原市攤購得的《太原掌故竹枝詞》手稿,内容都係描述太原過去歷史上各種文物者;其中有些已爲今人所不知,而帶有神話傳說的則更爲有趣。然原手抄稿已殘缺不全,作者亦已佚名,僅據内容推斷,乃民國初年所作,由此尚可窺視太原過去歷史地理、經濟貿易、文物古蹟、風土人情之一斑。特予整理并加註釋,以饗讀者。由于參考料不足、文化水平又有所限,註釋中不當與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尚希編者與讀者予以指正。錦 太原本壯觀,情高河深堪稱堅;百樓八...

  • 文章五台山輯要(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五台山 台内佛刹 相关诗句 地理位置

    佛刹五台山旣爲文殊菩薩道場,所以每一座寺院都有文殊殿,塑有文殊菩薩像。又五台山的和尙分爲靑衣僧和黃衣僧,靑衣僧係一般和尙,黃衣僧則爲西藏蒙古喇嘛。靑衣僧十大寺爲顯通、塔院、圓照、廣宗、殊像、碧山、南山、鳳林、金閣、靈境等等。黃衣僧十大寺爲菩薩頂眞容院、台麓、羅睺、玉花、壽寧、金剛窟、七佛、三泉、普安、鎭海等等。五台山佛刹,代有興廢,北齊有二百餘所,明有三百餘所。而淸涼山志所載,台內六十八所,台外三十六所,合計一百零四所,與山西通志,稍有出入。台內佛刹大顯...

  • 文章再介交城石壁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石壁寺 相关简介 历史记载 相关诗句

    山西文獻第十七期,我曾介紹過「交城石壁寺」,係根據交城縣志和山西通志撰寫的,不夠詳盡,看過以後,還是不能了解它的眞面目。說實在話,我自己也不曾遊過石壁,很難介紹詳盡。近來閱讀了多項圖片和文章,仔細硏究,才有較深的領悟,不像以前陌生,故「再介交城石壁寺」,供大家有個比較淸楚的認識。石壁寺鳥瞰交城縣城西北二十里石壁山之石壁寺,創建於北魏延興二年(西元四七二年),名玄中寺,今天王殿殿門前檐卽嵌有「玄中寺」三大字。進入石壁山山區,過玄津橋,幾經轉灣,有明代木牌坊...

  • 文章杏花村美酒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杏花村酒 历史简介 相关诗句 相关介绍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流傳最廣、知名度最高吟酒詩,當推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七絕了。詩人所描繪的令人神往的杏花村,就是被譽爲「酒中珍品」的中國傳統名酒山西汾酒的誕生地。早在公元六世紀的南北朝時代,汾酒已享有極高的聲譽,北齊武成帝給他侄子河南康舒王手書薦曰:「吾飮汾淸二杯,勸汝於鄴酌兩杯。」在汾酒之前,白酒均是帶槽的濁酒,汾酒是史書所載最早進行蒸餾操作的白酒,產品無糟淸澈透明,故稱汾淸。汾酒開創了中國百酒之先河,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酒以地...

  • 文章中條山上牧羊時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中条山 牧羊事宜 人物回忆 相关诗句

    年幼,未悉其硏究之远源及内容。历经五十余载于兹,此次回鄕探亲,邀集昔日牧羊知友,探访石佛寺,只留一个虚名,松林寺神像均毁了。内住人家,正在制造跳蚤药物,尙留二棵白松,王官峪瀑布前水泥厂挖掘山石,水虽流着,但不是以前的石燕碰雪,惟五老峯正在赶修,现在铁绳已挂起,山路也整修好了,并赶修庙宇,由鄕侄牛普及先生负责策划整修事宜,整年累月在山野间奔波,备其辛劳。并绘制五老峯十二景观:⒈灵峯皓月。2五老夕辉。⒊奇峯霞擧。⒋云海日出。⒌云山积雪。⒍王官瀑布。⒎五老石林。⒏西屛

  • 文章五台山紀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五台山 旅行游记 相关诗句 名胜古迹

    「山雲呑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峯。」上面這首七言詩,是元好問:《五台山雜咏》。我是四月二十四日,遊完巴蜀後,從成都乘坐了三十個小時的火車於四月二十六日淸晨抵達太原,二十七日由重型機械廠硏究所提供一輛小包車逕赴五台山,因部分還是泥土路且因大雪初霽,山陰處處還積有很厚的積雪,車行過處,吱吱作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金閣寺,我便取出相機,獵取鏡頭,煞風景的是一個乞丐見有遊客來,便躺臥在寺廟前的梯道中,進了寺院,淸靜寒凉,滿院厚雪,老...

  • 文章五台山輯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五台山 相关简介 历史记载 相关诗句 五台古迹

    中國之佛敎聖地,有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爲觀音菩薩道場;四川峨嵋山,爲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爲地藏王菩薩道場;山西五台山,爲文殊菩薩道場。惟此四大名山見於佛經者,祇有五台山。大華巖經:「東北方有處,名淸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衆,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衆,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寳藏陀羅尼經:「佛告金剛密迹主言:『我滅度後,於南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爲諸衆生,於中說法。』」五...

  • 文章昔陽的山川名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玉璽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昔阳县 地理位置 下辖地区 山川名胜 相关诗句

    昔陽縣之疆域位置昔陽周舊志爲東山皋落氏之國,漢置沾縣,東漢末立樂平郡。自此而後,歷晉、隋、唐、宋、元、明迄淸,郡縣廢置不常,而樂平之名不替。民元後,以與江西之樂平縣名重複,因本縣爲春秋時肥子封地,其都昔陽城在焉,遂改爲昔陽縣。縣之疆域,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七十里。東至河北贊皇縣界,黃沙嶺、石板村,百二十里。少南至縣治一百八十里。西至壽陽縣界堡底村,一百二十里。南至和順縣界松子嶺四十五里縣治九十里。北至平定縣界風火嶺、二十五里,縣治五十里。東南至邢台縣...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