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画像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族英雄鄭延平故里——南安縣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英雄 画像 九日山 葵花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大名,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丘仓海咏郑成功诗郑祠所祀延平王夫妇画像南安位于闽省东南,邻泉州,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历代人才辈出,最著名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氏。县中建有郑氏祠堂,内祀延平王和夫人的画像。祠宇庄严。邑人多崇敬郑氏大义节操,德业功绩,香火甚盛。民初年,许世英氏任福建省巡阅使时,曾亲临致敬,并题联云:「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擧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另有联云:「庙貌端严,万顷朝宗追祖德

  • 文章南陽發掘豪華漢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南阳 考古发掘 汉墓 画像

    △据「新华社」报导,河南省南阳市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市郊麒麟岗发掘一座罕见的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画像石一百一十块,上面刻有各种各样画像一百一十五幅。报导说,这座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汉墓,面朝西方,长四点一公尺,宽三点五八公尺,由一前室和三主室组成,打破了南阳一带以往发现的一前室、二主室的模式。据悉,这座全部采长方砖和石条砌成的特殊墓,规模十分豪华。门楣、门柱、门扉、门槛及室内顶材、梁材和壁材,各处刻满了各种画像画像内容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科学、汉代

  • 文章我以审美的观㸃看汉代南阳石刻画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南阳文物 汉代画像石 画像石研究 南阳石刻

    ①南阳石刻画像之发现与结集诗人痖弦先生,最近来信,并寄给我南阳石刻画像数十幅,供我作为研究的资料。在早也有大陆学生梁德楹君从南阳回来,赠我墨拓南阳石刻画像多幅。回忆民三十六年我在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任教,学校东隔壁就是县立民众教育馆。该馆走廊壁嵌石刻画像一百多方。我因与王馆长新光是同道好友,所以常去观赏石刻画像。在西汉末年,南阳农村有一位刘秀,卖牛买剑与他的胞兄伯升起义革命,把王莽政权推翻,迁都洛阳,逐登上东汉第一任皇帝的宝座。跟刘秀起义打拼的功臣

  • 文章一扇历史之窗东汉画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翟羽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石刻 东汉 画像石 文物 考古

    宋书礼志二记有:「汉以后天下送死者靡,多作石室、石壁、碑铭等物。」寥寥数语的记载,说明中国陵墓由秦及汉建构完美,且装饰华丽,厚葬的风尙普遍,不仅是帝王如此,贵卿、富室、官吏也就效法。从考古发掘显示汉代墓葬的遗存,使古代艺术得以重现,成为后世社会的无穷宝藏,具有无上的价値。尤其绘画方面至为显著。例如漆器及陶器上装饰的图画与纹样;许多石室或砖室装饰著各种壁画;石或砖用浅浮雕刻着画像,形成硏究汉代造型艺术的丰富材料。在中国美术史上値得称道的名词术语,有「画像

  • 文章張我佛兄得名畫鍾馗像記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5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6-01-20
    关键字: 钟馗画像 佛系兄弟 人物事迹

    筆者有三位佛兄,一位是家兄汝軾,佛蘇,一位是憲兵第四團團長,後任第二綏淸區司令張慕陶將軍,世佛,一位是中原大戰隨 委座擔任報務員的張祖鴻我佛,那次在彰德車站被孫連仲部騎兵鄭大章師所圍,經奉高秘書長凌百叔之命,隨侍 委座身側,危急時以身掩護委座,激戰澈夜,死傷累累,天明黃杰率旅趕達馳援,得以解圍。黃上將年前閱讀無錫鄕訊後,重溫往事,經贈我佛兄七言詩曰:「陣雲高壓憶當年,勇士爭看負羽先,翊護元戎功不朽,秋風鐵甲抗前賢。」跋曰:我佛志兄與余共參中原大戰,侍 蔣公...

  • 文章先賢黃山谷自撰像讚似僧有髮似俗無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鄒瀾清  出版时间:1982-10-02
    关键字: 黄山谷 石刻画像 县志资料 学者观点

    宋代以诗书画三绝见称的黄山谷,为吾赣修水县人,曾经作过太平知州,就是现在的芜湖。在芜湖县署旁滴翠轩尙有山谷的石刻画像,并有山谷自题像赞:「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悟身外身。」凡是到过芜湖在滴翠轩去瞻仰山谷遗像的人,莫不钦赏黄山谷赞词的超脱,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寓意何在。因此,要看过修水县志的人,才能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前两句是指黄山谷为信奉佛敎的居士,后两句是指黄山谷前后两世的一段因缘而言。据修水县志记载,黄山谷为太平县知州时,年仅二十六岁,也就

  • 文章天寧寺的羅溪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8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5-03-15
    关键字: 天宁寺 石刻罗汉画像 罗汉堂 罗汉像 五百罗汉

    曾见报端刋载了一则广吿,说是发售天宁寺石刻罗汉画像拓本复印本。有人问我曾否见过此原刻?说来惭愧,小时候进出天宁寺不下十数次,却没有注意到曾否有此石刻罗汉画像。只知道大雄宝殿前两侧有罗汉堂数十间,供奉泥塑金身罗汉数百尊,只觉得这些罗汉像,高大一如眞人,比他处所见的更多、更好、更大,当时连到底是多少尊也懒得去管,那里还问其他。至今离鄕数十年,家鄕正罹浩刼中,这些佛像,是否还能保存?不胜感慨系念。今在台居然还有石刻罗汉画像拓本复制品发售,又觉得似有若干安慰

  • 文章香妃像的錯誤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夏元瑜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香妃像 圆明园 乾隆皇帝 香妃考证 汉女画像

    十里薰风的死象,却不敢吃臭豆腐。传说中的香冢,我去看过,有块短碑,说「扫集落叶,葬之于斯」,旁边是一只鹦鹉的坟,这全是吃饱了无事可做的文人干的。现在我要说到本文的主题,现传的容妃画像有两张,其实全出于揣测,都没法证实。有人说这两张油画半身像都出于意大利的郞世宁手笔——也无从证明。在乾隆前期如意馆的洋人供奉除郞世宁外,尙有艾启蒙(波希米人)、王致诚(法国人)、潘廷璋(意大利人)、安德义(罗马人)、贺淸泰(意大利人)等神父和修士。最初发现的一张甲胄美人像,脸型

  • 文章化石似地記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柳樹集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山东汉画像石 研究历史 金石学研究 考古学研究

    十三、十七、十八卷中酌录摹刻了部分带有文字的画像石,惜今本《隶续》第十三、八、十七、十八卷中的画像已付阙如。宋代金石学家对山东汉画像石的着录与考证尽管不乏灼见,但由于多据拓工的拓本而乏实地调查,其失误亦不少[2]。北宋以降,有关山东汉画像石的金石学硏究陷入沉寂,长达六个多世纪。至淸代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随着武氏祠的重见天日,山东汉画像石的着录与硏究一时蔚为壮观。许多名流宿学纷纷就山东武氏祠等画像石著书立说,举诸黄易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翁方纲著

  • 文章安邱汉墓画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安丘县 汉墓画像石 山川文物 史料考古

    民國四十八年在安丘城西南十八里汶河南岸的董家庄發掘出用二百二十四塊大石板砌成的東漢墓。有一〇三塊石板上刻着六十餘幅畫面,內容豐富,細緻綿密,均衡對稱。所畫絕大部分是神話傳說和奇禽異獸,社會生活及歷史故事較少。墓室門額上刻仙人騎鹿像,各室頂石有日月、伏羲、女媧、雙鹿朱雀,樂舞等,壁上刻仙人、朱雀。大部分野獸均有翅膀。雕法有淺浮雕、高浮雕、陰刻三種。全奇禽異獸及裝飾紋都用淺浮雕,已接近圓雕,較武梁祠刻更有立體感。高浮雕主要旋於門額墓室三柱。內容多神話人物,有...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