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习性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烏岩嶺的黃腹角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黄腹角雉 生活习性 乌岩岭

    今年是農曆乙酉年,民間俗稱雞年,因而家雞分外引人注目,尤其雄雞受贊頌。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珍稀野雞,仍然掙扎在日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當前,自然界生活著八百三十種雞形目鳥類,其中有不少雉科鳥類是世界著名的珍禽。在我國最珍貴的『十大名鳥』中,除了丹頂鶴、黑頸鶴和雙角犀鳥外,其餘七種都是野雞:褐馬雞、黃腹角雉、綠尾虹雉、白冠長尾雉、藍鷴、金雞、銅雞。黃腹角雉為雞形目雉科角雉屬的一種。世界上現有五種角雉:西藏西南部的黑頭角雉,喜馬拉雅山北坡的...

  • 文章雲南「蝴蝶嶺」發現人類化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組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蝴蝶人化石 古人类 生活习性

    〔美聯社北平二十八日電〕考古學家在雲南省境發現了四百萬年前的「蝴蝶人」的化石,這項發現使得人類最早會使用工具的祖先再向前推了大約二百萬年。雲南夷族自治區古物管理中心一位「官員」說,在雲南小河村(譯音)所發現的二百顆化石牙齒,六十五個石器和十三件骨器,可能代表人類的開始。不願透露姓名的這位「官員」說,這種史前「人類」是根據一名村民今年二月在化石所發現的「蝴蝶嶺」一地而命名的。他說,這種古老人類的身體大小和外貌還有待確定。不過他說,「蝴蝶人」可以直立行走,以...

  • 文章説猴子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5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3-01
    关键字: 四川 猴子 生活习性 动物趣事

    ——鄉俗雜譚之二十六巴蜀猴子,從古聞名;古歌謠云: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涙沾裳。杜工部也稱:聽猿實下三聲涙。他如巫峽啼猿幾行涙等詩句,唐宋甚多甚多。蜀人呼猴為三,又呼三兒。猿猴與三字有何關係,尚待查考。猴子為極聰明之動物,根據古生物學記載,其腦髓在六百至八百西西,僅次於人類之八百至千二百西西。臺北市燈謎專家名詩人蕭貫昌兄謂:渠客四川彭水縣時,親見猴子渡江。先是一大猴抱大樹,然後大小猴挨次抱腰,結成一串,如打秋千樣,盪幾盪,以試能否達到彼岸。凑巧還少一猴...

  • 文章老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陳淑英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历史古树 自然环境 生活习性 感怀诗文

    歷盡滄桑幾十年,老樹挺立大道邊;曾經繁盛如華蓋,韶華風采憶當年。風霜雨雪多磨礪,電閃雷鳴只等閑;喜看新苗正茁壯,枝枯葉落也欣然。

  • 文章沙光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呂述堯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沙光鱼 生活习性 性情残暴 以物喻人 七言诗

    且說沙光性暴狂,自殘同類毒心腸;小魚活活充飢胃,大腹便便作鼓腔。莫嘆時風吹冷熱,須知水域演悲涼;惡行十月終遭報,刀俎凌遲命必亡。

  • 文章寧武岢嵐一帶的國寶——褐馬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張國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褐马鸡 生活习性 观赏禽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中國的特產禽類裡,像大熊貓一樣稱得上國家的非褐馬雞莫屬。褐馬雞也叫「鶡雞」,它的體型和雉雞(俗名野雞)相似。全身披著油光閃閃的濃褐色羽毛,頭和頸羽漆黑如墨,耳羽潔白似雪,從面部向頭後突出,像兩隻別具風彩的角;面頰裸露,如醉酒一樣紅紅的,喙呈粉紅色,眼呈橘黃色,十分艷麗。天鵝絨般長長的尾羽鬆散地垂下去,猶如駿馬揚尾,雄姿勃發,因而得名。褐馬雞喜歡叢生的灌木和野草,也喜歡松樺密生的樹林,因此,大多數褐馬雞生活在丘陵地帶。它們怕人,總是和人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 文章雲南邊區及台灣幾種蜂類的習性生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石安玲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云南边区 台湾地区 蜜蜂种类 生活习性 生态环境变化

    蜂爲能營社會生活的節枝昆蟲,尾部有刺能螯人畜,大至分蜜蜂、水蜂、土蜂三種。萬寶全書說:土蜂作房於地穴中,形大體黑;水蜂作房於樹上腰長而體黃;蜜蜂有人飼養及在野營生,身短而足長。中國大辭典說:蜂有蜜蜂、馬蜂等種。筆者生長於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森林遍佈適合各種蜂類生長地方—雲南邊區。從小喜歡爬山玩水,愛山中各種昆蟲動物。對蜂類有所接觸,亦有所瞭解。來台灣以後四十餘年興趣依然。近年見台灣部份人士,一提到蜂似就有過敏反應,認爲除了蜜蜂,任何其他的蜂類都會主動攻擊人...

  • 文章獨龍族望春風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陳琦俊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独龙族 地理位置 与世隔绝 妇女黥面 风土习俗 生活习性

    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獨龍族可說是最特殊的民族,因在他們長達半年的雪封山期間,一直過著旣單調又苦悶的日子,所以在他們的聚居環境裏,常有些無奈但又有趣的事情發生……。第一次聽到這民族的名稱,腦海不禁浮起中國古代有關「龍」的圖騰傳說,不過根據漢人的史料記載,這民族早在唐代就已生活於現今雲南高黎貢山與緬甸當力卡山之間的獨龍河谷,並且在那時候獨龍婦女就已有黥面的習俗。每年有半年與世隔絕由於每年冬季高黎貢山與擔當力卡山,因受大雪的影響,都會將羊腸小徑的山路掩蓋,如此...

  • 文章警世篇 也寫「葛藤」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葛藤 生活习性 药用价值 华佗救人 葛根熬鸡汤

    「辭海」上說:「葛,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蔓草,莖長二三丈,纏繞他物上,葉爲複葉,形大互生,秋日葉腋開蝶形花,紫赤色,總狀花序,實爲扁莢,根可採澱粉,供食用,纖維可織布。」「海州文獻」第七十一及七十二號兩期有三篇介紹有關葛藤的文章,均由吳舟鄕長發表的,其中一篇並提到:「相傳,雲台山中有一位採藥老翁,用葛藤拯救了一位葛員外之子,保住了葛家的這根獨苗(獨子),故又名葛根。淸代『鏡花緣』作者李汝珍讚葛根最解酒毒,葛粉猶妙,惟有海州雲台山所產最佳。」作者曹爾建先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