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甘蔗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无锡的土甘蔗甜芦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9期  作者:黃梁  出版时间:1974-09-20
    关键字: 无锡 甘蔗 芦粟

    我们故鄕吃的甘蔗,并不是本地所产,而是从外埠运去的,(浙江义乌最多)一过春天,就没有了。故鄕在夏秋季节的菓品很多,除杨梅、水蜜桃、枇杷、李子、梅子、西瓜、香瓜、菱、藕、雅梨、苹菓、枣子等外,在鄕下人家,还种有一种甜芦粟,鄕下人叫它为土甘蔗,尤其儿童们都把它当作甘蔗吃的。把甜芦粟的茎梗一段段切断了,徬彿像甘蔗差不多,不过它的梗比甘蔗细小不少。吃起来也像吃甘蔗一样,把它一段段咬入口中,细细咀嚼,吮吸它的甜汁,而把它的渣滓吐去。虽然也有好的品种,甜味比甘蔗

  • 文章甘蔗与糖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甘蔗生产情形 岷江流域 甘蔗 糖房 甘蔗

    上期杨春柱先生于川蔗一文中,谈到川中甘蔗种植生产情形,尤其是沱江流域数县。现在再谈谈岷江流域甘蔗生产情形,与大小糖房之一斑。岷江流域,出产四种甘蔗。红甘蔗:紫红色,节距短,大者有玻璃茶杯大,壮茁可爱,食时用刀削皮。嘉定以上皆产,运销到下流至于重庆。重庆有压蔗机,锯下一节甘蔗,可压出一杯汁。疥烂甘蔗:长可至二公尺,大者牛眼睛杯大小,皮薄,每节都开冰口一二条。用牙齿撕皮,吃来很泡,很甜。专供食用。白甘蔗:小于疥烂甘蔗,节距较长,质较坚,仍用齿牙撕皮,专供食用

  • 文章將荒地變良田 石礫地坡地河川地等都難不倒他過立先見證台糖發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洪茗馨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台湾 糖业 过立先 甘蔗 农田水利

    过去嘉南平原施行三年轮作制度,第一年先种稻米、第二年种杂粮、要到第三年才种甘蔗甘蔗可以获得的土质实在相当贫乏,但过立先却运用他在农田水利的丰富知识,一点一滴逐步开垦改良,一片荒芜遂成绿油油丰田。水利局副局长退休后,过立先就到台糖担任机工处厂长,被公司调派至花莲,他花了十年时间天天研究、开发,终于让只有七百公顷的农地糖产量从每年三千公斤变成八万公斤。有了花莲糖厂的成功经验,台东糖厂松软、低劣的土质,就不是大问题,过立先先行定区轮流放牧,再利用牛粪当肥料,拿有

  • 文章走進滇境 調侃雲南人的飲食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張新洪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饮食文化 甘蔗 乾巴 原汁牛肉 高粱饼

    打着赤脚,向我走来。吃,这不是梁山上的阮氏兄弟吗?我想起儿时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句子。面对这尊出土文物,我迎上前去准备考古:「大爷,您回来啦?」「晻。你是随咱舅来的吧?」我回答一声:「是的。」然后问他多大年纪,他回答:「三十八囉!」我心里格登一下,愣在当场:「这老家伙,比我还小半岁呢!」●甘蔗酒云南人不仅嗜烟,也好酒。家家门口靠著烟筒,这是待客的礼数。爷们儿抽,年岁大的婆姨抽,抽得「咕噜咕噜」地响,让路过的人,都觉得惬意。寻常百姓家,上好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