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瓯江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甌江口的明珠——靈昆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汪仁傑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灵昆岛 瓯江 风景 特产

    灵昆岛,象一把古老的琵琶,波涛滚滚的瓯江把它紧紧搂在怀中。它在瓯海县境内,一个廿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屿。全岛就是一个鎭,鎭以岛名。东濒临大海,南与温州机场一衣带水,西与龙湾经济开发区遥遥对视,北与一百四十五万千瓦温州电厂,万吨级深港码头隔江相望。全鎭九个村,一万八千多人口,有耕地面积一万五千六百亩,其中水田八千亩。滩涂四万七千余亩。土地后备资源相当丰富。全岛一片青翠,满目葱笼,是个遐迩闻名,风景别致的「海上绿园」。灵昆岛地势低洼,位置险要,岛上有天然的双昆山

  • 文章鳴咽甌江水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何雲凌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瓯江 侨胞 回乡 人物感怀

    一、溫州佬溫州在浙江的甌江口,瀕臨東海,與台灣一水之隔,相距很近。淸光緖二年(公元一八七六),因中英「煙台條約」,與宜昌、蕪湖、北海,同時闢爲商埠,並派領事。當時列强,挾其「船堅炮利」,威迫屈從通商,迄今已達百餘年之久。在淸季一連串喪權辱國,簽訂種種不平等條約中,可說溫州也被踩上了「醜陋的一脚」。抗戰初期,敵騎縱橫,全國沿海港口,俱遭封鎖;僅「溫州港」仍可對外通航。它爲內地各省市,提供了必需的重要物質,貢獻殊大;因此,有一點輕工業基礎,商業發達繁榮,而稱...

  • 文章梦绕瓯江旦暮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王大兆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瓯江 人物回忆 怀旧 故乡

    和世界各国,当天就会见报。香港《明报》在系列报导中国十四个开放城市时,几乎用一个半版配照片介绍了温州。其中一个标题是:“雁荡山媲美瑞士,大排档通宵达旦。”外国通讯社拍发的温州一位少女骑自行车上街的照片,香港很多报纸都剽登了,争看温州小姐,说长得漂亮又打扮入时。上述种种关于温州的报导,使海内外的同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近年自开放以来,温州的面貌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瓯江大桥、楠榽江大桥、飞云江大桥相继建成了,海外同乡们奔走相告。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我应邀参加了温州

  • 文章开发瓯江四岛屿的思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1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文化 开发 温州 瓯江四岛 江心屿

    近来风传开发江心屿之说,这是佳音,把江心屿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地方,不仅仅是温州人的心愿。在我看来,所谓「开发」并不简单地是环境设施的建设,而是一项庄严的文化事业,首先应从文化上思考。瓯江不止一个江心孤屿,从中游到入海口,共有四个岛屿:灵昆、七都、江心、西洲。应该将瓯江四岛屿的开发以文化意义上作通盘考虑。文化开发最忌杂乱无章,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杂凑在一起。会给人以极不协调极不和谐的感觉。应该突出各个岛屿各自的特色,概括言之,是洋、新、古、朴四个字。灵昆岛

  • 文章犹忆瓯江舴艋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3期  作者:王治文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瓯江 舴艋舟 交通工具 金温铁路

    月前与数友人旅游金华。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金温铁路,车启动后,谈笑间就到了丽水站,看看手表,才过了两小时十五分钟,我惊叹道:「当年从温州到丽水需走三天两夜啊!」这一声惊叹把我自己的思潮如电影一样,拉回到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黑白镜头」。那是四十年代的中期,当时我供职丽水电信局,每年总得要回家几次,而交通工具只有一条水路:乘坐瓯江的舴艋舟。从温州去丽水是逆流,要三天两夜,而回来是顺流也得两天一夜的时间。上去时,几十只舴艋舟纵横联贯,著在温州安澜码头由一只小火轮一直

  • 文章好山好水好地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温州 地质构造 地貌 山脉 瓯江

    年前的第四纪以来,古温州的地体还有间歇性的上升运动。一万多年前古温州的海岸线,和今天就完全不一样。那时的海岸线在现在的海面下一百二、三十米的地方,洞头群岛和大陆还是相连一片的。地球内部物质运动造成的沉降,引起了海浸,才改变了地貌,使大陆近海部份与大陆相隔,形成了今天星罗棋布的岛屿,第四纪间的古温州至少经历了三次海浸海退活动,特别是六、七千年前的冰川后期最大海浸,对地貌发育影响很大。海浸活动像「水漫金山」一样,滔滔海水滚滚而来,浸漫了大陆。冰川后期的最大海浸使瓯江到温

  • 文章芙蓉江畔話芙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瓯江 芙蓉江 芙蓉 温州 历史底蕴

    金秋时节,瓯江两岸,层林尽染,繁花纷谢,惟有美姿丽质的芙蓉花,独殿群芳,点缀得寥廓江天,分外壮美。正如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诗赞道:”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瓯江又名芙蓉江”闺藏深山人未识,一朝闻名天下惊。水送山迎入芙蓉,一川游兴画图中。“这是清代梅若翁题于重庆芙蓉江畔的诗。本文所指的芙蓉江,不是四川乌江下游那条名为芙蓉江的大支流,而是浙江丽水、温州境内的瓯江瓯江,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是浙江省的第二大

  • 文章黄华关的许公堡—瓯江旧时江防要塞堡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2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78-02-06
    关键字: 江防要塞 许公堡 瓯江 黄华关 罗浮山

    瓯江为浙东境内的巨大河川,源远流长,注入东海,在我浙沿海许多河流中,眞是第二条主流,仅次于「浙江」。瓯江流域,包括温州、处州两府,民初的行政区域,属瓯海道,道尹衙门设温州城内(即温州府属永嘉县治),温州又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商埠,利用瓯江水运,呑吐物资,为浙东经济发展要津,商旅辐辏,贸易繁盛,所以温州为浙东重鎭。如东海海域一旦有警,瓯江下游的江防,便成为战略的目标。黄华关,位于瓯江口北岸流域的起点,是乐淸县辖的一个滨海鄕村—黄华鄕。乐淸县境的地形,成个斜

  • 文章浙南交通枢纽瓯江二桥开工建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2期  作者:長青 出版时间:1997-02-10
    关键字: 瓯江二桥 建设 交通枢纽 桥梁

    瓯江二桥纵跨浙南瓯江口,北起乐淸市白象鎭馆头村,中间经过永嘉县七都岛,南至温州龙湾区状元鎭,全长一六·六公里。之所以称它为瓯江二桥,是对十年前建成的「温州瓯江大桥」(今称瓯江一桥)而言。瓯江一桥在二桥西边,居江流上游规模较小。东北起自永嘉梅岙鄕六岙村,西南至温州鹿城区练墩村,长七百三十五米,桥面宽九米,于一九八四年九月竣工。它是金华——温州公路中的一段。瓯江二桥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全国沿海大通道(即北起黑龙江省边境同江鎭,南至海南省三亚港的,沿海主骨干汽车

  • 文章千年孤嶼不夜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中川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江心屿 孤屿 焰火晚会 亮丽工程 瓯江蓬莱

    江滨路上几家饭店宾馆成了观赏焰火晚会的好去处,东瓯大厦一百二十个客房在两天前就被预订一空。停泊在瓯江的海上皇宫游轮上的茶座也在两个小时前卖出去了。建设集团公司一位姓高的退休工人花了二百元钱高价买下三个座位与老伴、小孙女同上游轮度过这个难忘的节日之夜。一对结婚的新人堪称「幸运一族」,他们兴奋地说,有这么美丽的烟花为我们婚礼助兴,再好不过了,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礼物。各礼仪公司的技术师傅扛着摄像机不失时机地抢占滩头拍下这美好的瞬间作为日后婚礼庆典的图像资料。瓯江欢乐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