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色美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鄕集錦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期  作者:鄧以彭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特色美食 杰出人士

    離鄕卅載,故園山川,風物習尙,鄕賢言行,時縈夢寐,且老而彌篤。謹就過去耳聞目覩,而現在尙能記憶者,輯成此稿,以獻曝於鄕先進之前;並冀藉此有所表彰,從而激發愛鄕愛國之念。蒼梧古鳳荔枝五嶺以南,卽今廣西、廣東、越南等地,均產荔枝,蘇東坡因喜啖荔枝,因此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之詩句。一般人祇知廣東有好荔枝,其實廣西也有好的荔枝。像蒼梧縣戎圩鎭的古鳳、宕室兩村,其所產荔枝,可說是荔枝中的上品。如把古鳳荔枝剝去紅色外壳,裏面還有一層紅衣;再把紅衣輕...

  • 文章百色風物談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楊貴芳  出版时间:1982-10-10
    关键字: 历史变迁 当地特产 特色美食

    百色(舊稱田州),淸初直隸廣西布政司,康熙三年,改屬思恩府,隸右江道。思恩府同知原駐武緣縣,雍正七年遷百色,承審田州、上林、下旺、定羅、都陽等土司之命盜事件,析田州、陽萬二里,並下田里之四都置州判,予世襲,並歸承審。光緒元年,田州改土歸流,割下田、武隆、龍篆三里及篆里之四都屬百色,並升百色爲直隸廳。辛亥革命成功,廢除淸代的「道」,僅保留「府、縣」二級,原稱直隸廳者改爲「府」,民初又廢除「府」級,恢復「道」級,廣西分設六道,民國二年,百色府乃改爲百色縣。百...

  • 文章談苕溪風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8期  作者:沈秉文 出版时间:1986-08-10
    关键字: 苕溪 地方风俗 特色美食 山水建筑

    苕溪是浙西水鄕最大的溪流,它源遠流長,沿溪風物甚美,至今睽達三十餘年,仍然時在夢寐中依稀見之,令人留連不置。瓶窰與山產苕溪派頭甚多,凡昌化、於潜、臨安、餘杭等縣的溪流,尤多皆爲苕溪的源頭,而滙流於餘杭的張偃,故苕溪自張偃以下始成巨川,亦自張偃以下稱爲苕溪,流經杭縣、德淸、吳興等縣而入太湖。瓶窰是杭縣西南端臨水背山的一個市鎭,地方雖然不大,却是京杭國道上的一個重要據點,又是於潜、臨安、餘杭等縣山產的集散地,所以旣是水陸交通的要衝,也是山鄕與水鄕之間相交的一...

  • 文章灌河的四腮鱸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周前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灌河传说 四腮鲈鱼 特色美食 生存环境

    古老的灌河水深流急,是一條天然的河流,西通京杭大運河,東連黃海,每日兩次,潮漲潮落,留下很多的神奇傳說。有人講:灌河是古時王彥章用鐵篙撐船劃出來的;曾有淸代作家吳承恩從淮安沿灌河順流而下,出海北上,去花果山體驗生活,寫出神話名篇《西遊記》;還有大魚集群朝拜龍王:沿灌河的長茂鎭,原有一龍王廟,每年的夏秋季,多有成群大魚隨漲潮順灌河而上,至龍王廟一帶,而後返回,社會上就傳說是大魚朝拜龍王。其實不是,因龍王廟嚮西,河面狹窄,河水較濺,加之退潮,因此必須隨潮而回...

  • 文章貴縣的風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80-01-20
    关键字: 山川风景 地方古迹 本地特产 特色美食

    作者簡介:劉謙怡先生,廣西貴縣人,陸軍大學、參謀大學畢業、曾任敎官、團長、師軍參謀長等職,退役後,復任曾文水庫工程局副工程師,現已退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