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父母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初晋籍台湾父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清朝初期 父母官 晋籍

    淸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克台湾,收入大淸版图,需治殷切,有晋籍儒生二人,先后被命为台湾父母官,一位是山西崞县的张,于康熙二十九年署诸罗知县(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乱,台湾厅县相继沦陷,惟诸罗坚守年余,五十三年乱平后,特诏改为嘉义县)。一位是山西曲沃的卫台揆,于康熙四十年,任台湾知府(淸台湾府辖一厅四县,即埔里厅、台湾县、彰化县、云林县、苗栗县)。这两位父母官,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持身廉洁,对拓殖地方,振兴文敎,碌力以赴,满任升官他去,鄕民念其德,倶建祠祀之。连

  • 文章母親節的懷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韓梅林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父母故事 怀念母亲 追思缅怀

    最后决定将家当处理一下,带着我和哥哥回哈尔滨外婆家,生活虽苦,但尙能在艰苦中活下去。也就是这一年,是祖父逝世三周年,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回到山西徐沟县北尹村纪念祖父,同时也能和大伯父母、姑母等见面团圆,眞是难得。哈尔滨自民国二十(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就落入日本魔掌之下,对于抗日份子大肆搜捕,甚至牵连无辜,母亲带着我们惊恐不已,唯恐使外婆家受到无端灾害,于是母亲又带着我们星夜离开哈尔滨去天津,在天津找到了世交又是同鄕的高文轩先生,在高世伯的安排下,我们一家

  • 文章家鄕媒妁的地位及流弊淺探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媒妁 婚礼 父母之命 相亲

    家鄕男女婚姻中,媒妁占极重要的地位。欲探知媒妁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必先了解「媒妁」二字的意义。说文解字注,第十二篇下云:媒,媒也,谋合二姓者也,从女某声。段玉裁注云:周礼媒氏注曰,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又云:灼,酌也,斟酌二姓者也。段玉裁注云:斟酌二姓者,如挹彼注兹,欲其调适也。所谓「媒妁之言」的作用,就是如此。在往昔的婚姻程序上,视为与「父母之命」同重。除谋得「二姓」的「门当户对」外,还得负有斟酌任务。于礼于法既有关系,那么媒妁在婚姻上

  • 文章吾欲孝,斯孝至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7期  作者:莊政 出版时间:1981-07-06
    关键字: 孝道 伦理 父母 祭祖 道德

    多年來臺灣的經濟快速發展、斐然可觀,惟其社會風氣迄未改善,「敎化,國家之急務也……。風俗,天下之大事也」。可是最近作奸犯科者多爲高級知識分子,士大夫之無恥是曰國恥,言念及此,能不悚然。

  • 文章撫今追昔念親恩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余致堯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父母厚望 辞别双亲 考师训班 感恩师长

    不忙了才行」。家父敲敲烟灰后又接着趁机谆谆敎训我说:「炎书啊!你胡爹(祖父俗称)自当「知根」起,[2]因应酬关系,比前吸烟唱酒机会多,多所以我和你叔叔们都学会了吸烟喝酒。这不是好事啊!像二舅爹他老人家少年得志,当过修防主任,还当过区长和淸鄕团长,有钱有势,却烟酒不沾。栖梧(先凤)表叔学问好,在外面做事,家里有钱,自己还开糟坊,也是烟酒不沾。你要学他们父子的榜样;再说观音州到白螺一带,不尊敬他们父子的人很少,二舅爹看得起我家,夸奖你,我很高兴,我一定听他老人家

  • 文章讀觀悟亭記感言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宋為林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碑记 父母官 施政思想 利国利民

    汗滴,而吾辈不耕而食,袖手做游观,安乎哉?虽然不观犹不悟也……馌者获歛者利,遗秉者杏花菖叶……当憬于物力维艰,不致妨吾民,并有以资吾士……」。看完这两篇碑记,不由不有所感触,深深的觉到当时所谓父母官,是如何做事的!虽然时代演进,本不应以现代眼光,议论前人,但是李记的时间,不过距民国鼎革,才二十几年的事,论思想风尙,应该是趋于实用利民的了,而当时身为县令,职责所重,无非是在如何设敎化、利民生、决争讼、以及实库典、敎工稼;如果作好这些,已经功德无量实用裕民了。若

  • 文章我的父亲和母亲——纪念父母亲七十双寿——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李士珩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父母纪念 七十寿辰 人物事略

    Incorporation工作;我与外子金鎭亚均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一直从事敎育工作,将以敎育为终身事业,是以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加上另一半,共计十二人,可说人人都有谋生的能力。第二关于勤劳节俭习惯的养成,我们从小就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之下,学习打扫庭院和厨房琐事,早已深深体认到:勤则不匮,劳则不逸,节用济急,俭以养廉,以及赚钱难用钱更难的道理。我们尤其知道勤劳节俭,正是安分守己,崇法务实的起点,因之,我们都会身体力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华儿女。第三就替他人着想来说,这是中国恕道

  • 文章孝親 兄弟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孝道 父母子女 伦理道德

    吉安 胡荣祥为人在世不可不知其孝,盖双亲之情,养育之恩,如同大海,无以可比,观现今社会,五常道德,沉沦含糊,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无以伦焉,苦不堪言,败坏风气,沉沦无规。古训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二老,全无烦恼。」可知亲如宝,金钱万贯难买一老,老者即生吾育景之双亲,古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想而知,师长亦可称为双亲,盖双亲身兼教,养儿女之职,身教,言教,以身作则,世人皆知也。父母恩亲 山高海深,十月怀胎,三十哺乳 十年教养,历尽

  • 文章明朝時河南孝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孝子 孝顺 品德 子女 父母

    前言论语学而篇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人生能孝顺父母,又知尊敬别人,这实在是件大事。又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此处可看出敎孝、敎悌的重要了,所以我根据明史,写出河南几位孝子。一 开封丘文振丘铎,字文振,祥符人。宋眞宗大中祥符二年,改汉时浚义县为祥符县。明朝时为河南省开封府管辖,清朝时沿袭明朝未改。民国初年,废祥符改为开封县。丘文振的父亲,在元朝末年,曾经任过湖广儒学提举,不幸早故,后来因为

  • 文章尋根之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羅碧英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返乡寻根 家乡印象 祖居现状 追怀父母 华侨捐建

    我於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八日從台北到家鄉廣東大埔縣湖寮。本來我們一行八人是十五日經香港飛往梅縣的,大姐璇新,大哥德新,二姐瑞新和姐夫范一星,二哥紹新,秀瓊妹,還有宗叔羅維新都順利上機,我卻因為證件不齊被海關欄住了,因為我未依親丈夫曹祖寧,他這學期從美國來台灣作客座教授,算外勞身份,要許多證明才能出入境。我即刻趕回,次日週六只半天時間,能辦好這麼多證件,成全此行,定是家鄉祖宗看我心誠特別保佑我的。山明水秀的故鄉當天我趕回台北,補機票順利成行,一到梅縣,看見許多...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