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烹调方法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4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6-12-10
    关键字: 解文译字 烹饪字词 烹调方法

    这是陈广沅鄕长自美来信相问的,我也想不出是怎么写,曾请敎其他鄕长,一时也想不出,只好用「胖」来代替,因为任何东西,次气使其加胖,便会浮起,吾鄕对暴富而浮夸的人也称他「胖起来」哪。三、烹调:扬州的吃是有名的,今日在台湾,家庭主妇,酒舘厨师,还不少有善烹调的。谈到烹调方法很多,得其法则味美可口,什么菜用什么方法,那要请敎名厨,这里只是将烹调各种方法所用的字略加擧例而已。㊀烧—大多指红烧而言。如烧肉、烧鱼、烧鸡……放酱油及各种佐料,甚至还加红色。㊁煑—除煑饭,煑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5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7-02-10
    关键字: 烹饪字词 烹调方法 解文译字

    熬—这和煎似是而非,煎比较快,熬便慢了。像:生猪油切成小块,慢慢地熬出熟油。熬糖,将糖汁由稀熬稠,耗去水分,凝成固体。(十五)熯—读「汉」。这是把熟的食物再下锅去调和煎炒,最普通的,像劗肉(狮子头)里的白菜,和饭去炒,用铁铲尽量地拌,使饭菜不分,叫做「熯饭」,非常好吃。(十六)烹—本来烹就是烧、煑,可以包括全部制菜的作业,所谓「烹调」是也。这里的「烹」,非常简单,就是食物煎好或炒好以后,浇上一些糖水或其他作料,再将锅盖覆蓋片刻,然后起锅。(十七)熏—用烟火

  • 文章雲南的「烤茶」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書璽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云南烤茶 烹调方法 响雷茶 饮用方法

    茶,是最普通而又最普遍的飮料。不论是什么茶,不论是中式、西式、日式,都不外是用开水冲泡,方法大致相同。然而,云南的传统「烤茶」却属独特的烹茶法。在云南西部一些地方,人们不说烹茶、冲茶、泡茶、煮茶,而说「烤茶」。茶怎么个「烤」法呢?原来,他们用一只砂质的罐子(质地类似瓦罐或砂锅),先放在火上烤热。到一定程度,放入茶叶,让它受热。烤茶的时候,非常讲究技术。既不可让茶叶立刻焦黄,又必须让它全面烤透。主要是用文火焖。待茶叶发出一种扑鼻的焦香,即趁热取出,放入茶盅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川菜谱 麻婆豆腐 材料 做法 烹调方法

    麻婆豆腐本菜提起来还有一个掌故。起源于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陈麻婆所创。相传是一位麻面寡居妇人,以设摊卖挨刀饭为生,(即将锅里饭用刀切成块卖),原对象顾客,不过一般穷苦、推车抬轿的下力人,因为她祇卖有小菜、客人要加菜,自行买来请她做,最后算点火钱,和佐料费而已。她为人和气,对顾客服务周到,且做的菜味道很好,尤其是豆腐,以致相互传颂,生意大发,贵官大贾,也多有慕名前往品尝的。子孙承其衣钵,设店继续经营,但仍保其原有特色,故生意鼎盛不衰。这道菜,烹调方法简单

  • 文章桂林馬肉米粉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陳冠南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风味小吃 马肉米粉 烹调方法

    一套,厨司烹调手法,有独到功夫。就桂林的马肉米粉而论,其烹调方法独特,浇薄的马肉一片片浮列在米粉上面,加上好几样鲜美佐料,肉质酥嫩,入口即化,口味之佳,更是令人历久难忘。其能盛名远播,诚非偶然也。

  • 文章冬筍(時令佳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李月桂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冬笋 命名由来 烹调方法 故乡美食

    且故意附带黄泥,益发美观而有淸新之感。更値得称誉的还在于内部的白肉,格外的洁净而生水色。同时终比往常生产的笋,更要脆嫩多汁,甜美淸香。于是特又名冬笋,也等于说入冬后的黄笋更好吃。因品质珍美,大受鄕人爱好,虽价钿较贵,仍为抢购之物,畅销盛况,常供不应求。因此冬笋做菜,在家鄕也称得上是一道应时的美好肴馔。其烹饪方法很多,惜本人非行者,故祗能仅以所知略述于后。爱素食者可做香笋豆腐汤——调制法,即以冬笋切片和豆腐为主,另加香菇及少许素油大葱,多放水使成汤。如此素净

  • 文章黃魚——白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慈谿時緜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故乡土产 舟山群岛 黄花鱼来历 烹调方法

    越王岁时贡献。奈当时无冷藏方法,且运送困难,乃设计晒干而进之。吴主称之谓「美鱼」,此即「鲞」字之所由来,今简写始作「鲞」。(按周敬王十四年即西元前五〇六年吴伐楚、越,距今二四七一年。)「改名换姓」:「黄鱼」晒干后,其色净白,谓之「白鲞」。好比一个人的改名换姓,海边渔民以此为谈话笑料。其实鲞的好处在无咸味、而鲜味不失,故可单独成肴,亦能佐使佳肴。「鲞的食用」:按「本草」云:石首鱼鲞、性甘平,开胃消食、治暴痢腹胀;菽园杂记:「痢疾最忌油腻生冷、惟白鲞相宜,以其无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