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烟台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烟台市的苹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曹景雲  出版时间:1979-03-20
    关键字: 苹果 烟台

    每逢时入初夏之后,烟台市后海崖一带尽是各式各样的苹果应市。有的推着独轮手把车,有的挑着两个圆箩筐子,由市区的郊外福山、牟平一带各鄕村,纷纷运到都市销售,先由水菓行收购,然后再分批给小贩子,沿街吆喝着兜售,在大街小巷都可以买到香脆如饴的苹果。苹果的种类很多,有夏天的:红花皮、洋白海棠、红香蕉、大花红、红海棠、小红玉、大红玉等;有秋天的:秋花皮、秋香蕉、靑香蕉、秋海棠、五月红、六月雪等,尤以还有用红字剪成福、禄、寿、禧四个字,贴在苹果上,过一段时期就成为福

  • 文章漫谈烟台之平剧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李容之  出版时间:1989-12-20
    关键字: 烟台 评剧 华月兰

    尙希鄕长同好有以敎之。[1] 双剧—即主角在同一场戏里演两出戏。[2] 包厢—在戏院楼上间隔了五六个位置为一个包厢,给全家人看戏,因为那时男女不能同座。[3] 戏报—戏院除在戏院门口做看板外,还在各交通要道贴戏报。有句谚语:「戏迷看戏报,财迷买彩票(奖券)」。[4] 大庙—在北大街,庙对面有露天戏楼,庙前地方宽敞,这里就是烟台市的商业交易所,举凡买、卖黄金、布疋、杂货等都在这里交易,谈好价钱就算数,决不食言这种交易法在我国算是独创

  • 文章烟台市志初拟纲目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張敬塘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烟台志纲目 档案资料

    烟台市选出国民大会代表张敬塘先生(前国华中学董事长)曾于民国六十五年,慨然以纂修「烟台市志」为己任,业已订定纲目,分函征集资料,次年竟以胃癌遽归道山,斯志纲目敬祈卓予刊布以供热心地方文献者之参考是盼。郑恒萃 谨识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交通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鳳磊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烟台 抗战前 交通运输

    本资料译自A·G·阿美德编撰并自行出版的《图说烟台通志》一书,为《山东文献》第十九卷第三、四期所载《抗日战争前的烟台贸易与工业》之续篇,译文规则一仍其旧,玆不复赘述。

  • 文章针灸医学在烟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劉善志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烟台 针灸医学 针灸方法

    烟台地处齐鲁之邦,人杰地灵,名医辈出,针灸学在烟台源远流长,据文字记载,早在金元时期,道敎全眞道七眞人之一的马丹阳,即是山东牟平人,擅长针灸,名扬全国,并著有「马丹阳十二穴」。淸代后期,针灸多用于急性病的抢救,民国年间,胶东多次发生霍乱病,中医采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取得可观的疗效。以后烟台针灸名医,继承发掘传统的针灸医疗技术,在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方面均取得显著的疗效,进入五十年代主要是整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观察针灸的适应症,经过

  • 文章美南浸信会在烟台创衞灵女校,焕文男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曲拯民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烟台 卫灵女校 焕文男校 美南浸信会

    美南浸信会总部(Southem Baptist Convention)自昔迄今设维直尼亚州的瑞齐蒙市(Richmond,Virginia)。浸信会早于一八四五年开始派遣敎士到中国。天津条约成立后,该会派出敎士于一八五九年抵烟台。首先西去登州的是Jesse B.Hartwell夫妇,另一夫妇James L.Holmes暂住珠矶村。时値捻乱Holmes于一八六一年在郊外死于捻和暴民手中。此事件使美南浸信会在烟台的计划遭遇极大挫折。事后,Holmes夫人西去

  • 文章烟台益文商专」一文的补遗与更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曲拯民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烟台益文商专 补遗 正误

    偸袭珍珠港噩耗传来,陆对客人说:「美国政府轻忽了日本的侵略,是大错。日本打中国就等于打美国。我们若早一步醒悟,和中国采取一致行动,决不会有今天的。」陆思义显然受了震惊,当晚提前休息,一睡未醒。柏尔根在晚期仍致力山东的敎务和中学敎育的发展。美国长老会设立的中学除了登州,烟台,潍县,济南外,还有济宁,滕县,峄县,靑岛等地。美国长老会对山东省的敎育贡献极大,超过所有西方差会工作之总和。依甲午战前(一八九三年)的调查:西方差会派遣人员在山东工作者总数一六九人

  • 文章烟台开埠与海外交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宋玉娥 梁楊靈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烟台 商埠 海外交通 海外航运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样开为商埠的:烟台其始不过一渔寮,渐而有帆船停泊。商业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淸代道光初年,「铺户仅有四、五家,屋数椽」。十五年后,则十数家,廿年后近百家,廿六年商船大至,铺户亦加多,这时经常遇到外国侵略者的海上骚扰,如「道光十五年有双桅夹板夷船一只驶入内洋,廿三日抵威海口,阅三日,抵崆峒岛。」[1]「道光廿年六月突有夷船卅余只北驶登莱洋面,遍窥诸岛,又停泊砣矶岛及烟台等处,购买薪米、牛只、沿海戒严。」[2]「一次鸦片战争」后,淸廷把「南京条约」当作

  • 文章烟台今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李能宏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烟台市 交通 食物 娱乐 京剧

    自从政府开放探亲以来,笔者因祖墓尙在,曾数度返乡扫墓,现就烟台近况,记述如后,以飨烟台乡亲。山东省全省共十一个地级(省辖)市,烟台市是其中之一,烟台市下辖二区:芝罘区(即烟台市区)、福山区(即原来之福山县)。三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六县:牟平县、海阳县、招远县、栖霞县、蓬莱县,长岛县(原蓬莱县所属长山八岛)。烟台市面积八百三十平方公里,人口七十六万(一九八六年统计)。烟台市区现在扩充的很大,西到珠玑村。西北区,原来的西沙旺现改为幸福村,现己扩充

  • 文章烟台聋哑(启瘖)学校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曲拯民  出版时间:1989-03-20
    关键字: 烟台聋哑学校 倪维思 基督教

    专门敎育,也希望所有的中国哑童有同受此敎育的机会。儿子渐长,梅牧师果然送他返国,入纽约州罗彻斯特市迄今著名的聋哑学校去当寄宿生。说来正是天作之合,学校有敎员汤浦生女士(Annetta Thompson),本校毕业生,但她并不聋哑,后在波斯顿■■哑一年,返囘本校任敎,正是照顾他儿子的老师。两人经过多年的通信,自友谊进入爱情。汤女士在去中国前入威斯理女子大学深造,于一八八四年抵烟台,经郭显德博士证婚,祝福,夫妇西去登州工作。一八八七年梅夫人创立中国全国第一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