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泉州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州史实鳞爪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作者:淳于旭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泉州 历史考究 贸易 市舶司

    泉州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一大港口,有许多事蹟不为人知,略述几项,可见一斑:出洋宋人咸淳十年(公元一二七四年)吴自牧「梦梁录」曰:「若要航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又曰:「若有出洋,即从泉州港口。」可见泉州在当时是对外交通的门户。直到如今,我们家鄕人到海外来,叫作「过蕃」,也作「出洋」。铜钱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评南宋的经济问题曰:「南渡后经费困乏,一切倚办海舶,岁入固不少,然金、银、铜、锡、钱币,亦由是漏泄外境,而钱之泄尤甚。法虽严禁,奸巧愈密,其弊

  • 文章從傳統到現代——刺桐城裡記繁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0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泉州历史沿革 泉州与晋江 泉州的贸易 泉州的海外交通 洛阳桥

    泉州位居闽南晋江口,自唐代末期逐渐繁荣,成为对外航海贸易的商港,其后地立日益重要,在宋元之际,跃升为航海贸易枢纽,也是东南沿海的最大国际港埠,明清两代泉州因海禁政策,及港口淤浅,腹地未能开拓,终至衰微,先后被漳州及厦门取代。但在中外交通史上,泉州仍有其辉煌地位。清代台湾开发,泉州一度是联系鹿港的港口,而后泉州人口大量外移,包括台湾及东南亚各地,转成重要侨鄕。泉州建置沿革不若中原开发历史久远,上古时代洪荒难稽,以中原相关位置而论,泉州应属古扬州地。秦并天下

  • 文章秋游福州、泉州、厦门纪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宋國璋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福州 泉州 厦门 游记

    绝,附近还有蔡襄、李纲、朱熹等宋、明以来几百处摩崖刻石,也是东南少见。寺西十八洞,松林石径,深邃清幽,登临绝顶,可见三山簇翠,一江东流,气象万千。十一月九日上午乘大巴士由福州开往泉州,公路宽广平整,行车快速,未到中午即抵泉州,下榻华侨大厦,中午受友人邀宴,酒肴丰硕,眞是口福不浅。泉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州一名,据说因为城北清源山有一甘美的石乳泉而得名,别名叫刺桐城。因五代时期沿城周围曾种植大量的刺桐树,故享其名

  • 文章中古时代的刺桐城泉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葉苔痕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文化城 闽南 泉州 马可波罗 石刻

    凡是居住闽南较久的人,都会知道泉州是座古代的文化城,因为这个地方历代文人辈出,在文化上有了很多贡献,所以有『海滨邹鲁』的雅号。近代以来,由于晋江人的向外拓殖,相率南来,菲律滨,马来亚,印尼以及印度支那,处处都有晋江人的足迹。因此,这个闽南的文化古城,便成为海外华人眷属荟聚之区了。据笔者所知,古代时泉州,不仅仅是座文化城,最重要的,它还是个中国中古时代对世界通商的大港。元代以后,世界各国人士的来到中国,都是从泉州港出入的。公元一二九〇年(元世祖时)来华任枢

  • 文章宋明史上的泉州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5期  作者:陳允洛  出版时间:1969-03-10
    关键字: 泉州人 古代先贤 史料记载

    有六百三十七名,福建九府中,福州一府所占数目最多,泉州一府得一百十五名,就九府平均数字而观,几乎加多一倍,亦算不少。不过此篇所列姓名有遗漏,如表上宋史人物,曾氏者只见曾孝序一名。按宋代泉州曾氏甚显达,为宰辅者数人,贡挙列鼎甲者,有状元榜眼,表上却不见列入。我于此引起兴趣,想将泉州人在宋明史有列名者,就其中在当时政治文敎,起了作用的事蹟,略为擧出,使人知其梗槪。惟旅中无志书可检录。近游台南,借得宋史一部,又得吾友庄为玑先生编著的晋江新志一册,将宋代人物选写一篇,明代待

  • 文章東西塔與洛陽橋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舍人  出版时间:1973-09-30
    关键字: 泉州市 东西塔 洛阳桥 风景名胜

    闽南的名胜古蹟,首屈一指的,是泉州的东西塔与惠安的洛阳桥。东西塔以石佛浮雕著名;洛阳桥则以古蹟特多称胜。而建筑的庄严伟大,也是极罕与匹的。所以,闽谚有:「站若东西塔,倒如洛阳桥」,以喩男子汉大丈夫,站的时候要像东西塔,顶天立地,伟岸巍峨;倒的时候要像洛阳桥,枕岸卧波,挺正宏壮。东西塔东西塔矗立于泉州(即今晋江)城西开元寺两旁,宛如一对巨人,竚看环城万家,塔身都是选石砌造的,深雕浅琢,坚实伟丽。不过,两塔并非同时建筑,亦并非一开始便是石塔,而且各有一番类似

  • 文章古代泉州世界最大港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泉州市 最大港口 史料记载

    在中国宋代时,福建泉州,曾以其繁荣著称于世,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港口。泉州港亦称剌桐港,因初筑泉州城时,城周围广植刺梧树而得名。泉州城东南隅的泉州湾及其邻近的安海湾,围头湾,深沪湾等一起组成了著名的泉州港,它东临大海,港湾曲折,可停泊巨轮。据记载,早在公元六世纪中叶,泉州与马来半岛就有船只往来。到了唐代,泉州和广州、扬州等,并称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大港口。自唐代到宋代,随着东南沿海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南宋政治中心南移至临安(今杭州),地处东南沿海要衡的泉州港获得了

  • 文章發揮海濱鄒魯的精神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5期  作者:新嘉坡 陳延反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晋江 泉州 宋朝 海滨邹鲁 新加坡

    自从公元四世纪,中国被北方的胡族侵入,东晋士人大量南迁,促使南蛮之地获得移民的开垦,到了宋朝时期,文化兴盛,我们家乡人材辈出,如陈从易、曾怀、洪天锡、留正、曾从龙等人,或为宰相,或为状元,都是以文学胆识影响中国的政教人物,所以,我们的泉州一时有「海滨邹鲁」的称誉。「邹」是指孟子的家乡邹县,「鲁」是指孔子的家乡曲阜,都是文风茂盛的地方,以此来形容我们僻处海滨的泉州,那是特殊的光荣。我们泉州人,都是东晋移民的后裔。遥想我们的祖先在千余年前,避难南迁,聚居在晋

  • 文章陳國輝擴建新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8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军队收编 泉州驻守 拓宽乡路 商人失言受罚

    陈国辉在泉州的南安以及永春一带做民军头目,约于中国国民党淸党前后受编为「福建第二混成旅」。「受编后的旅部,设在泉州东街旧府衙门里,他的部队则分驻在各大寺庙。驻鎭泉州时,陈国辉对敎育、交通,更是大力建设,在泉州西门城外并开辟一个小型的飞机塲。福、泉、厦交通要道的泉州南门新桥,原是古时代用厚大石板建造的,桥面不宽,祗能容一部小汽车单行通过。他就决心把这座大桥拓宽,使用钢筋水泥材料。当拓宽施工时,工程费很浩大,都交由「财务处」,负责措筹,颇费周章。一天,一个

  • 文章送顺风祈求平安泉州原是通海大道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泉州 风土习俗 名胜古迹

    泉州府城亦即晋江县治所在地,乃是闽南重鎭。因为泉州界于福州、厦门之间,距福州约二百公里,距厦门约一百公里,故在历史上是我国中世纪的对外交通要港,宋元时即为中外闻名的东方大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勃罗曾于一二九二年到过泉州,盛赞它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为当时世界两大贸易港。穆汗默德的第三、第四大弟子,曾来泉州传敎,逝世后也便葬于泉州,郑和从泉州下西洋时,即曾到过墓前行礼。所以,在中外一父通史上,甘肃的酒泉和福建的泉州,可以并称为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