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沭阳共返回8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沭阳紫阳观井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沭阳 紫阳观 紫阳真人

    沭阳城南濒沭河,紫阳桥横跨河上,以通南北,旧为石甃,建于明永乐四年(一四〇六),以南岸有紫阳观,故名。后圯,每夏河水涨溃,人民病涉,崇祯四年(一六三一),知县吴侣置木梁,改题迎薰桥,盖近临迎薰门外也。淸顺治十年(一六五三),知县王国泰以桥正当公署直冲,迁建数十步,改名文峯桥至今。出迎薰门或聚魁门(俗称大、小南门),过文峯桥,经南关街,即达紫阳关,为宋时张眞人所创建,炼丹于此。明天顺七年(一四六三),道会吕立中重建,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副宪仲选捐赀曁鄕

  • 文章振文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王振文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袁枚与沭阳 咏君子兰 沭阳南湖公园

    ●贺《袁枚与沭阳》付梓一、韶景年华宰沭阳,多谋是智正衙堂。操持政柄安黔首,关切农田扫莽荒。案结宽轻无误判,恩施仁厚有规章。才高望重名遐迩,著作等身寿而康。二、一卷《袁枚与沭阳》,生花妙笔述周详。聪明有誉神童子,博识无伦文翰郎。为政淸廉行正大,赋诗流畅韵铿锵。杨君融贯先贤慧,极意袁公懿德扬。●咏君子兰仪态雍容抱素心,淸芬恬淡品超群。温文娴静身端正,禀性淳和气雅馨。居室临窗窥腊雪,靓妆华冕面春神。世间难汝称君子,儒士风姿善养尊。●游沭阳南湖公园水秀山明草木馨

  • 文章战前沭阳县志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沭阳县志》 沭阳沿革 区域历史

    沿革:周成王时,置中城邑,属鲁国,后属楚。秦属徐州。汉置厚邱、建陵、阴平等县,属东海郡。后汉存厚邱,阴平属徐州。魏省阴平,属邳州。晋属东海郡。南朝宋改称僮县。南齐复称厚邱。南梁为僮阳郡。北魏始名沭阳,旋又屡更为下城、临渣、怀文、服武等名。北齐及隋复名沭阳。唐时初称厚邱,不久仍称沭阳,属泗州。以后历宋、金、元、明、清,皆称沭阳。宋、金属海州。元属淮安路及海宁州。明属淮安府,清季雍正二年又属海州。民国定为三等县属徐海道。后属第八行政区。疆域:东界灌云、涟水

  • 文章虞姬复活?沭阳起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楊士采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虞姬庙 虞姬沟 虞姬传说 沭阳

    上世纪八〇年代,国家级戏剧作家杨鹤高先生推出一本新书—〈从虞姬沟到虞姬墓〉。自此,两千多年前的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偶「虞美人」便迅速地在沭阳「复活」了,而且这位女杰从兜中掏出大把大把银子,撒向县内县外。此情此景,得从历史的过程说起。距今三百七十年前的明朝崇祯年间,沭阳西鄕颜集街建造一座庙,名曰「虞姬灵祠」,俗称虞姬庙。此庙供奉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偶—虞姬的塑像,数百年中,香火旺盛,直至抗战时期,此庙毁于兵燹。当年,这里的鄕人为什么建造虞姬庙呢?因为这里是虞姬

  • 文章古城再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修复沭阳 古城再现 历史演变

    沭阳,昔无城,自明正德六年流寇入境,七年,知县易瓒始筑土城以御寇。万历二十年,知县徐可达议修砖城,工未半而沭河决口,未果。万历四十四年,知县杜从心始成砖城。周八百四十丈,高一丈七尺三寸,东门曰承晖,西门曰宣义,南门曰迎薰,东数十步有小南门曰聚奎,无北门,城如船形。一九三七年,为了便于抗日战争,沭城全部拆除。一九三九年农历正月初九日,沭城沦陷,日军修复。一九四五年秋,日寇投降,沭城为我军民拆除。一九四七年春,国民党政府修复城垣,外加树枝圩。一九四八年春

  • 文章沭阳明淸两朝之自然灾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沭阳 明清两朝 自然灾害 记录

    沭阳县,自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一四九二年)至清爱新觉罗·溥仪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共四百一十九年。在此攸攸四百余年中,旱、潦、风、雹、蝗,加之瘟疫等自然灾害,交错频仍,造成千万计黎庶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帝王后妃深居宫廷,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之糜烂腐朽生活,其子民处于水深火热困境之中,竟熟视无睹,无丝毫怜恤恻隐之心。余对此惊心动魄而惨不忍睹之灾情,进行粗略之探索,综述如下,俾今日之海峡两岸海属人士有所了解。明,正德二年(公元一四九二

  • 文章沭阳毛氏宗谱纂修简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毛善祥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沭阳毛氏 家谱编修 纂修简要

    城三里昭德寺东南有附葬茔数十座。(三)按字命名:起首云字第十四代,二十字后修谱者应增。「云文开世系,尙善广为良。若以天应立,齐洪克树方。」(四)戒异性乱宗:乱宗事由买仆隶起,更名从主姓也。五、宗谱四修序:宗谱上叙姓氏之源流,而知祖宗之自出,下记支派之蔓衍,而期孙子之相传。伦纪而明尊卑,远近亲疏,可办喜忧庆吊。我始祖原于高邮列为沭阳,分支数十余派,历年五百余载,伯公子孙奚啻万计,雍容文藻代不乏人。谱牒零星百无一见,愚鲁者多昧其本支,贤明者亦每忘夫的派矧,相逢

  • 文章康熙沭阳县志景印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沭阳县志 沭阳历史 修志情况 重修县志

    禹贡九州,吾邑属徐州,为淮夷边缘,周成王时,置中城邑,春秋战国为郯子之国,秦属郯郡。汉为东海郡置厚邱、建陵等县,属徐州;后汉省建陵,存厚邱、阴平,仍属徐州;魏省阴平属邳州,晋属东海郡。南宋改称僮县,南齐复厚邱,南梁置僮阳郡,北魏始名沭阳,旋又屡更为下城、临渣、怀文、服武等名;北周及隋、复为沭阳,唐称厚邱,不久复称沭阳;历宋、元、明、清及民国,亦仍因之。位于江苏省境东北部,居淮海之间;古称「东接涟海,西枕徐邳,南襟淮泗,北控齐鲁,境土衍平,坟壤膏沃,农勤

  • 文章詩三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陳儒超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诗词选集 咏虞姬 沭阳诗协成立十五周年 沭阳花木节

    一、咏虞姬天生丽质绝人寰,征战随夫跨玉鞍;兴楚平秦侠胆热,摧刘御信铁衣寒。大王气尽留遗恨,贱妾歌悲誓不还;千古英风思烈女,梓桑凭吊泪盈衫!二、贺沭阳诗协成立十五周年十五年前形势优,骚人耆老结同俦;弘扬国粹成诗社,火继薪传作渡舟。双百二为方向准,十年七辑美名留;与时倶进逢龙马,三位联盟创巨收!三、中国沭阳首届花木节观感全城到处展奇葩,溢彩流光景色佳;举办金秋花木节,招来中外客商家。珠喉婉转歌如海,礼炮飞空灿若霞;十万嘉宾情切切,人人争把沭阳夸!

  • 文章沭阳县行政系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沭阳县 行政系统 行政局 乡镇公所

    縣公署:民國成立,改稱縣衙門爲縣公署,設民政長,不久改稱縣知事,新設一、二、三科,各置科長一人,科員數人,又置司法承審員一人,秘書一人、會計一人。第一科承辦民政、保安、警政,轄錄事房,承發房,第二科承辦田賦稅收,轄櫃房、庫房,各房有經承一人主其事,第三科主辦敎育,設有督學、敎委若干人,另有民、快,皀三班,民班爲傳達公事等,快班爲逮捕拘押人犯,皀班爲値堂等雜役,各有卯首一人,俗稱頭兒。三班均屬第一科管轄,以上三班及各房,係爲淸代制度名稱。民國仍照舊稱謂與服...

共88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