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经历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立湖北中學之始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楊展雲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国立湖北中学 求学经历 往事回忆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軍閥在盧溝橋點燃戰火,遂卽派遣十餘萬大軍入關,於七月十八日在豐臺成立最高司令部,其大擧侵略野心昭然若揭。其時平津各大專學生暑假留校自修者,都改變原意,紛紛南下,以免交通梗阻,流落戰區。至七月二十八日南苑失守,北平危在旦夕。平津至濟南津浦鐵路已行車失常。南來靑年學生間斷逃至濟南者,每日約數十人或百餘人,均蓬首垢面,徬徨無所投宿,狀極堪憐。何廳長建議韓主席予以接待,並資助其南行。我遂被派爲招待主任。第一日到津浦站接車,卽有八十餘靑年...

  • 文章廟和小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4期  作者:李峰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庙宇 小学 故乡风貌 求学经历

    從故鄕探親歸來的夢眞兄說故鄉瑞安的城裏已經沒有廟,在我的記憶裡,廟就是學校,學校就是廟,但是夢眞兄說現在只有學校沒有廟,那些廟拆掉了,戲台也拆除了,我的思潮不禁跨越時空,又回到半世紀前的故鄉。那時候我大約是七歲,我要「啓蒙」上小學,我的學校就是道濟廟,也稱為西北小學,從前的「啓蒙」好像很鄭重,媽媽幫我打扮,穿著藍綢新長袍,還外罩黑馬褂,頭戴小學士帽,胸前佩懸著大紅花的綉珠,模樣應該很滑稽也很可愛,不會輸給「靈山神劍」中的「丫丫」,只可惜那時候家裡沒有照相...

  • 文章追悼印效先(永法)學長點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何秀閣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印永法 求学经历 人物悼念 往事回忆

    前言月前王廸生兄(慶吉)自美函告,據謂:「前不久見效先彳于獨行,未得停車與之語,旋卽承王心錦兄來言,印學長已去矣……。」筆者以噩耗轉電大任兄,大任兄謂已知,並囑卽速寫一文,趕刋文獻,乃成此拉雜之急就章,略誌悼念。正語:民國十四年春,不佞初進大北關一中(卽瀋陽市內之奉天省立第一高級中學)讀補二,效先學長讀文二,是時學制,預科二年,本科三年,升入本科始有文科理科之別也,先生之文二,係改制後文本科第二班(屆),將畢業矣,不佞之補二,乃附設爲升考預科之補習班,同...

  • 文章考古及歷史學家衛聚賢(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郭汾陽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卫聚贤 家庭背景 求学经历 考古成就

    一、悲慘身世衛聚賢(一八九九—一九八九),字懷彬,號助臣、耀德、衛大法師等,又曾化名魯智深、韋大痴子等,山西萬泉(今萬榮)北吳村人。衛聚賢是民國著名學者,亦堪爲其時學界之一怪,他拔起于逆境,以自學出身,終有志者事竟成,考入清華國學硏究院,得王國維等國學大師之親炙,後成爲著名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衛聚賢一生的著述頗爲豐富,堪稱著作等身。其活動能力也不同尋常,中國現代史學和考古界的許多著名活動,他都是其中的一名組織者和活躍分子,可惜大槪是由於他的許多論點過於...

  • 文章就讀戰時國立第五中學的回顧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作者:孟明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个人回忆 求学经历 投笔从戎 抗日战争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好的河山相繼淪陷,千千萬萬的無數同胞,扶老攜幼向大後方逃亡,政府為搶救無數的失學青年學子,特設立了廿二所國立中學,直屬教育部,當時部長為陳立夫,給公費待遇。聞知設立在天水的國立第五中學,也招收非戰區生的時候,雖然只有十位名額,也激起我一試的念頭。記得有位同我在武山南關小學畢業好友,名叫李靜,山東運城人,其父是我縣的庭長,非常鼓勵我同他一起投考,因為他認我在校成績不錯,以第一名的榜首成績畢業,大可一試。因為他屬戰區生,內定的必然錄取,就這...

  • 文章兩越秦嶺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石臨生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两越秦岭记 求学经历 人个回忆

    後記:張大叔靈庥先生(國瑞),係父親結拜兄弟,日本留學,原任國立七中校長。另一結拜兄弟樊叔虛心(向離),曾任山西建設廳長、內政部次長,係余一九四六年元月進空軍的保證人。行憲後,被選爲監察委員,但他因對時局看法不同,並未赴任,留在北京住所。解放後,因與中共元老薄一波有師生之誼,聘爲國家文史館員。張大嬸,名涂薀玉,湖北人,當年讀山西川至醫專。

  • 文章段世革敎授簡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3期  作者:熊德揚  出版时间:1995-01-25
    关键字: 段世革 生平 求学经历 教育事业

    段敎授世革,乃吾鄉興仁鄉人,多住虞塘新街。就讀鄧氏渡敦化小學時,因考試每名列前茅,「包頭生」之雅號,連看牛小孩皆知。最是,讀中華中學一學期,因病輟學一年,後竟轉學安化建國中學—二年下學期。所以,初中三年畢業,實際只讀兩年而已。民三十六年隨青年軍來台,不久因病退伍,入台大法學院圖書館任雇員,正如毛澤東當年在北大圖書館一樣,無書不讀。不幸於民三八年,被台灣警備總司令部以「匪諜」被捕,至民四十年釋放,整整被折磨兩年。雖孤苦令仃,浪跡天涯,但仍力求上進。偶一機會...

  • 文章山旮旯裏的大學畢業人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0期  作者:蒙振澍 出版时间:2005-01-20
    关键字: “国立空中大学”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沒有大學畢業,對於我的人生,將是最大遺憾……,沒有大學畢業,站在大學畢業人或學者的面前,總覺得比人家矮了半截似的……,現在大學畢業了,七十七歲的我得感謝父母給我這一付健康的身體,更要感謝貴州的高山峻嶺,從小養成刻苦耐勞的本領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 文章古稀回憶錄(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8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求学经历 个人回忆录

    「前文摘要:唐彬姨父認爲窩在敵後,坐食山空,乃隨廣西省立醫學院師生,翻山越嶺,進入貴州省境,而以榕江縣城爲終點。在榕江縣城,借宿民宅。我則利用空地種植蔬菜,清晨到城外山中撿枯枝及已傾倒樹桿,背回家作燃料。也油煎小吃沿街叫賣,以節省生活開支。也練習挑水供家人使用,到農村買米挑回來。在偶然情形下,發現爹所屬部隊在牆上標示番號,乃利用軍郵修書設法連絡,爹果然收到三封信,便至廣西三江縣等我。三十四年七月二日別了四孃,獨自到三江尋父。而後父子束裝北上重慶。八月十日...

  • 文章張光宇自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張元和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张光宇自述 求学经历 人生回忆

    張元和恭錄余姓張,名焯福,字光宇,山西省崞縣,原平鎭班村人。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農曆八月初六生於廣西省全州州衙內。時家父張杲老先生任全州知州。我母生我前,已生三男二女,都是自己親自喂奶長大。生下我後,母親奶疼,不能自己喂養,即僱奶娘代奶。奶娘喂養七個月後也無奶,暗自以甜米湯喂我充饑。母親因前已有五個兒女,又身爲一個州官夫人,雜事繁多,忙裡忙外,就忘了我的存在。過一年,母親又生下五弟,奶也不疼了,又自己喂養。我營養不良,小時,身體並不好,到七歲時才長...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