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回忆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悲苦的歲月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彭利芸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日军扫荡 盟军轰炸 求学回忆 澎湖列岛

    從記事起,似乎都是過著動盪不安、顚沛流離的生活。先後經歷對日抗戰、土匪、內亂的浩劫,後經千辛萬苦,輾轉來台,一番奮鬥,好不容易得以豐衣足食的安樂生活,可是目前島內亂象叢生,危機四伏,我們生於民國二十年次左右的一代,能不悲哀?對日抗戰的情景,略記一二。鬼子掃蕩,狂暴的行爲,盟軍轟炸,劫後的慘況,也目睹鬼子騎著洋馬,挎著大刀,穿著皮靴,看在眼裡,恨在心裡。鬼子掃蕩,那時不知所以,現在憶起,大槪不外乎鎭壓、掠奪、展現兵力吧?記得有一次,現已忘記年月,住在鹿灣外...

  • 文章濟汴中學與洛寧教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李新民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洛宁教育 济汴中学 求学回忆

    洛寧是豫西山區一個縣份,洛河自盧氏西來橫貫縣境,東出宜陽而洛陽,洛河兩岸有很多如葉胍狀的支流,支流的河谷平地我們那裡叫做「峪」,以盛產竹子聞名全省,洛寧自民國後即常有土匪出没,洽安欠寧,民不聊生,地方建設及教育均頗落伍,記得抗戰以前全縣僅有高等小學五所,中等學校僅有初級師範乙所並附有初中每年級各一班,那時上中學的大部份是去了開封和一部份去了洛陽。一直到對日抗戰開始,在開封歷史悠久,甚負盛名的濟汴中學,因爲校長李潔菴是洛寧人的關係,疏遷到了洛寧縣城,也帶動...

  • 文章中學時代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求学回忆 教会学校 五四运动 江津中学 成都帮

    我住中學,先後經過六年,最後因爲鬧學潮被省敎育廳明令開除學藉,結束了我的中學時代。民國八年上期,我畢業於聚奎高等小學校,很嚮往重慶的求精中學。這原因一方面是當時求精在重慶很有名,其英文敎學,可以說得上爲川東各中學之冠;一方面我也受了舅祖王溢中先生的影響,他是求精早期畢業的學生。於是在這一年的七月初,我同我的堂兄和兩位同班同學,便相約到了重慶,到曾家岩求精中學見到訓育主任蕭體仁先生。求精中學是淸光緒十七年由美以美會創辦的,這時是四年制的舊制中學,校長爲加拿...

  • 文章潺潺江水憶故鄉

    来源期刊:《江津》 第8期  作者:楊治國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扬子江 江津女中 求学回忆 江津公园

    窗外,一片翠竹搖晃,再過去便是潺潺的河水聲了。星期天無事,我放下手中的惠特曼詩集,慢慢向永和堤走去,傾聽那別有韻緻的新店溪的水聲。自從把家搬到永和以來,我又可以悠閒的在河邊散步了,有雅興聽到潺潺泪泪的河水聲音了,再加上修篁滴翠,眞是一種別有詩情畫意的境界。少女時代,我就喜歡聽楊子江的水聲。那時,我正在江津女中讀書,星期假日,獨自坐在公園圍着朱紅欄杆的亭子裏,一面自修,一面傾聽濤聲,有時更凝視着大江滾滾東去的江水,往往忘記回家去吃飯。長大結婚以後,離開了家...

  • 文章小學讀書記

    来源期刊:《江津》 第9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二郎庙 求学回忆 二郎传说

    民前四年,余就讀本鄕二郞廟鄕立小學。廟固山間百年老屋,拾級上,俯瞰嵩光變滅,正殿兩端,拓築僧舍,一衲居之。供像八·九尊,石製,刻飾非精巧,然殊不俗。庭院闐潔,繞以槐榴蕉竹,黛色橫空,入其中恭嚴深正之思,不覺自至。初入校,業師鄺竹屛先生,某歲廩生,雙河鄕人。時新舊生四十餘入,依程度分班,授以當時學部審定之國文、修身、歷史等課,有加授經學者。每晨坐定後,按所指唱五、六人至其座側,抽背前所敎書,次逐班講課,迄午竣事,未聆講者各就原位默誦。因之午前全校,除透出斷...

  • 文章錫金二字聯合之淵源(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1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86-07-20
    关键字: 《锡金识小录》 求学回忆 无锡县 金匮县

    案頭有錫金識小錄,錫金志外諸書,客見而問錫金二字結合之由來?!作者答曰:此事說來話長,遠在淸雍正四年丙午,我無錫縣析邑之東北境爲金匱,改制爲二縣、此爲錫金二字相聯之胚胎、經過百數十年之行政遞邅、至嘉慶道光年間,史册尙有無錫人金匱人分別得中進士舉人之榜示,作者民前十六年出生於無錫本土,讀小學時,鄕土地理敎科書中、亦有「常州爲江蘇省之一府,下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荆溪、江陰靖江等八縣」之記載、印證符合、至於金匱何時歸倂還無錫一節?!據推測:當在道光之後,...

  • 文章憶戰時國立廿一中學求學生活片斷(下)遷校途中,趣事數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林少凱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山阳县 荆紫关 平汉铁路 卧龙岗 求学回忆

    一、夜闖平漢線一九四四年,日寇瘋狂竄犯,進攻中原大地,太和小城岌岌可危。規模龐大的國立廿一中學,莘莘學子,手無寸鐵,如何應付未來的局面,經學校硏究,呈請批准,決定學校西遷至安全地區。計劃學校分三批遷完:第一批初中部;第二批高中部和女生部,第三批師範部和職業部,暫時不遷的,照常上課。暑假前,第一批走了,並安全抵達豫西鎭平。暑假我們初三已考試結束。準備出發。我們的行裝極其簡單,除幾本書和筆記外別無所有,打一背包即可。出發順序:高中部在前後,女生部在中間,因此...

  • 文章我的中學生活回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杜志儉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北京大学 中学生活 私立徐州中学 求学回忆

    民國二十三年暑假我考進了私立徐州中學。本校原名江北中學。係由革命先進顧子揚先生所創辦,後因顧先生年邁,省黨部業務繁忙,而委由朱立民先生代理校務。朱校長係某法政大學畢業,爲人精明強幹,頗知精打細算,在學校經費極端困難下,經營副業,在奎山塔附近養羊,把做成的毛線,賣給學生,由劉樂夫先生在勞作課時教授編織。其次也曾養豬,買牛皮製作皮革,同時利用軋皮革的機器自磨麵粉,也節省了不少錢。顧先生本意是辦一所完全中學,所以所聘之教師均極優秀,例如教英語的寧幼三先生,是日...

  • 文章初編「四聯中鄉親師生通訊錄」感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孫鍾城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济南第四联合中学 求学回忆 同窗聚会 乡亲师生通讯录 感怀纪念

    一、四聯中成校始末本聯中成校於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當時山東各地流亡學校多已到達湖南等地,山東省敎育廳(廳長李亥刪)於十二月十五日電令,將駐在郴縣(棲鳳渡)、宜章一帶原嶧縣中學與台兒莊勝利中學合編爲濟南第四聯合中學,並任命弓英德先生爲總校長。成校後勝中編爲第一分校,嶧中編爲第二分校,由李祺曾、宋東甫兩位先生任分校長。事實上以上兩校來自同一地區,流亡途中原爲一體,早在當年十月初即由嶧中校長宋東甫先生領軍,會合勝中校長孫業洪先生將兩校全體師生同時帶離原籍,從徐...

  • 文章幼年時期的新舊教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山西洪洞县 维新运动 私塾科举 求学回忆 新旧教育 新式学校

    懷念中的故鄉家園我於民前八年,生於江蘇省的徐州豐縣。在上古時代,徐州原爲禹貢九州之一。秦朝統一天下,廢封建設郡縣,豐縣當時爲豐邑,屬於泗水郡的沛縣。在這時期,生在豐邑的劉邦,率豐沛子弟起兵滅秦,以平民而爲天子,把沛縣改爲沛郡,豐邑改爲豐縣。所以我們在外提到籍貫,就會引起人們對這過去人傑地靈輝煌歷史的回憶。在漢朝時代,因爲是湯沐邑,得到減輕賦徭的優待,當時縣民的生活自然要好一些。此後每逢戰亂,因地當交通要道,常受兵災。到了明朝弘治六年(一四九三),黃河在河...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