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共返回1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求学记趣(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求学 读书时代 军训 游泳 抗战

    高小畢業時,班中同學以楊昌久及余爲最年稚。迨入學初中,余成爲同班之較年長者;蓋彼等泰半均在十五齡以下,且有高小低余八班者亦同時入學,以是余常與年相若者爲伍,其中最知己者爲劉滄瀾、李先富、胡紀澤,外則謝道深、鄭漢濱而己。是數人者皆於國學富有根底,且畧曉武技,課餘偕游,每以談文論武爲樂。顧其時所爲詩句均收入余早期著作「十七春」之中,今則舊稿未能擕出,難憑回憶,亦可慨矣!甫入初中,於上童子軍課程時,即以不明軍棍之持用與行禮方式等,而致笑話百出。敎師林國鈞者,以...

  • 文章秦啓榮先生的生平記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秦启荣 家世 求学 组军抗战 英烈

    予以补充,力求眞实完整,或因访问未周,有所遗漏,亦请谅宥为感。二、家世先生讳启荣字向村,生于民国前九年(西元一九〇三),世居山东省邹县城里北门书院街,大门崁有欧体正楷字门对「此地在城如在野,其人为士又为农」。[1]乃半耕半读之家。祖父曾入庠为廪生,豁然大度,交游广阔,在地方有排难解纷之善举,深受鄕里父老敬重,对数学之硏究,颇有心得。在邹县书院为潘山长所赏识,关系特别良好,潘为前北洋政府时代国务总理济宁潘复先生[2]之尊翁守廉老先生,淸光緖年间进士,学识渊博

  • 文章馬星野的家世和少年時代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马星野 教育 求学 留学

    時光易逝,新聞界耆宿馬星野逝世忽已周年。他對祖國新聞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業績,久已膾炙人口,有口皆碑。但有關他的家世和少年時期的概況,社會上可能知之不詳。馬星野是我的堂兄,為使大衆對他一生有一全面的了解,今特攄集見聞,簡述於後。馬星野原名允偉,入學時改名偉。後在大學時為報刊撰文,取杜工部詩「星垂平野闊」句中「星野」二字爲筆名,遂以字行。馬氏源出陝西扶風。祖先幾經遷徙,其中一支於明崇禎乙亥年(一六三五年)從樂清遷到平陽萬全區湖嶺鄉陳嶴村定居。陳嶴...

  • 文章黔遊紀夢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4期  作者:程時敦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求学往事 贵阳 山川胜景

    程時敦(天任),南昌人。抗戰時曾負笈貴陽淸華中學。嗣以績優保送中央政治學校,在外交部服務時,部長葉公超、黃少谷曾倚爲左右手,曾任科長、秘書、駐泰國大使館一等秘書、駐西班牙大使館一等秘書並曾代辦館務、駐聯合國代表團專門委員等職。離部後,在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任敎授。嗣受聘爲美國聯邦儲備局(中央銀行)經濟專家。七十七年應邀參加臺北國建會,爲經濟組召集人。 ——編者

  • 文章趙致文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同郷會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赵致文 郑县 求学 警政 生平

    先生諱致文,字宜斌,祖籍河南鄭縣。鄭縣古稱東里,乃春秋時鄭子產故居,西拊嵩山,北帶黃河,南毗密新,東接廣大平原,爲平漢、隴海鐵路交會處,扼中原交通之要衝,物產富庶,人文薈萃、風習純樸、崇禮尙義,先生生於是鄕,可謂得天獨厚。鄭縣城北之「趙家砦」,爲先生世居之地,村中住戶數十,咸爲趙姓同宗,鄰里親睦,雍雍風和,有仁里之譽。其家有田約數百畝,茅屋二十棟,耕讀傳家。祖考恩成公;父考本固公,昆仲四人,本固公居長,家學淵源,亦耕亦讀,雖未宦世,而望重鄕里,嘗一言解紛...

  • 文章憶母校中州中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中州中学 怀念恩师 求学往事

    民國十九年中原大戰結束,馮玉祥、閻(錫山)失敗,中央實力擴至中原,劉峙(經扶)主豫—父摰楊松筠伯任省救濟院長,聘我父賡南公任施醫主任,將就道,我向他老稟告,也想跟兩個哥哥(三、四哥已在汴就學)到開封上學,對我上進嘉許,囑俟在彼安定後要我前去。不久來信,二哥榮軒便遵囑帶我前往,在開封西大街救苦廟(救濟院址)拜見楊伯,對我倍加稱許與訓勉,當著其長子培華(秋實)送我到中州中學。吳校長表示歡迎,便命校工送我到一年甲班聽課,與四哥亢輝(直夫)同學(他在二年級),並...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㈧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2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6-08-10
    关键字: 求学历程 学堂 童年往事

    現在回想起來那幾年的訓練完全是用的記憶力和模仿力,至於創造性的作文和作詩都沒有敎過。當時聽說鎭立小學裏不要背書而講書,又有什麽算術英文博物。我來往新街小學門前過,就開始注意那門前的情形。它坐南朝北,在電報局對門。門邊掛了一塊長牌,白底黑字,寫的是「江都縣仙女鎭小學堂」,門兩旁有兩塊四方虎頭牌,左面牌上寫的「學堂重地」,右面牌上寫的「閒人莫進」。我看得很有興趣,有轉學之意。現在母親叫寫信,如何寫法?四書五經上沒有說,先生亦沒有講!無法寫,先向母親討幾個錢到...

  • 文章眞心謝謝這份贈與的善意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劉浩凌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奖学金 获奖感言 求学历程

    這不知道算不算我第一次領到奬學金?記得有的印象,是在小學的時候,若是在班上考前三名的話,父母都會給我五〇〇元做奬金,在小的時候,五〇〇元算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因此領到的時候都會很高興的把他拿去買一些平常所買不起的東西。不過上了國中後,父母大槪認爲平常給了零用錢,所以這份奬金就可以省著了。我的第一份奬學金就到此爲止,而高中就更不用說了。有點對不起父母的,似乎就是沒再考上前三名,之後第二次對奬學金的印象,則是在剛要升大學的時候。或許不該說是剛要升大學的時候,因...

  • 文章南昌李立侯先生自述(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1期  出版时间:1969-08-02
    关键字: 李中襄 求学时代 敎育生涯

    役行都,而得参预中央政法,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复忝主民政,服官桑梓,囘忆过去从业;党政军学,有如轮转,未能专一,自无大成。然因之而得交游全国英豪,朋侪友好,多直谅之士,特相与往还,各仅一时期,平时切磋,受益良多。兹乃撮述六十年所经历者,存备自省,亦以供知友之浏览,藉求攻错规诫之益云耳。一、求学时代余于逊淸光绪二十年丙申,生于浙江宁波城内。四岁父敎识字,七岁时习算学。八岁始从师,时科举未废,初从章伯初先生,章师许以四年后可应考,而未及三年科举废,学校兴,乃入育

  • 文章我與我的故鄉——阜寧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顧炳曾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离乡求学 射阳河

    人生如夢,不覺進入垂暮之年,往事時常縈繞于懷,我的人生經歷了童年、青年、中老年階段,都和我的故鄉及故鄉人有著密切的連繫,這難道是巧合嗎?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緣份?這可不是天方夜譚,我現時懷著深厚的感情來回憶過去。我的童年是生長在阜寧縣射陽河畔的一個村落裡,地名叫做花園頭東窯,我從小是喝射陽河水長大的。現在雖然遠離故鄉已有五十八個年頭了,但還留著不可磨滅的印象,如果從射陽河乘船到這裏,撥開西面射陽河邊叢生的綠色蘆葦帶,見到一條小河,從西向東可以慢慢地搖進去,在...

共139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