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共返回4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檐頭親爺』與『敲瓦瓴』傳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馬允元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民间 传说 皇上

    在温州民间,素有「檐头亲爷」的说法和古历七月初七「敲互瓴」的旧俗。提起这两件事的由来,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说,这都与温州历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张阁老有关。张阁老姓张名璁,明朝世宗时曾官至道辅,充任文渊阁大学士。由于他是历史上唯一入阁拜相的温州人,所以一直被鄕人尊称为「阁老」。张璁出生在温州市永嘉场三都(今温州市龙湾区瑶溪地方)他少怀大志,熟读经史,十三岁时便赋诗以「卧龙」自许,十八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人,嗣后曾七次赴京参加进士会试,皆

  • 文章闲话浙江民间招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8期  作者:樓圭璋 出版时间:1971-08-30
    关键字: 民间 招魂 科学依据

    之法:家鄕民间所流传者,即为「招魂」。意即「招囘失去灵魂,囘附原体」,而令灵魂体复合而为一,再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魂不附体的病患,往往经过一次招魂以后,即能霍然而愈,亦一奇事也。关于死人的招魂计有二种,一种是因客死他乡,甚或尸体也不曾运囘,诚恐灵魂流落异地,成为他鄕孤魂野鬼,受人欺侮,因之招囘家鄕,免在他处受苦。期能与家鄕父老同享祭祀,不致成为野鬼孤魂。另一种只是丧事的仪式之一,诚恐死者在阴间受苦,由和尙或道士招来死者灵魂,诵唸经文予他超渡。此为我国

  • 文章憶乘篼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果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乘兜 交通工具 民间习俗

    我有過兩次乘兜的經驗,那是因爲往返的關係。在故鄕的山區裏,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兜,也就是竹製的轎子。一張細竹編的小型太師椅,兩側各綁一支粗竹竿作爲轎架,頂上是用竹片編成長方形如竹蓆,狹的兩頭各捆在兩條轎架上,就成了圓弧的蓬,以遮擋風雨與烈日。椅子前橫放一小塊狹長的木板,兩端穿以藏繩縛在轎桿上作爲踏脚用。前無轎簾,後無帳帷,異常簡陋。因此,我雖只乘過兩次,却能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裏。那時我大槪是十歲吧!記得還在小學讀書。有一天日本飛機突然來轟炸,嚇得全城的人惶...

  • 文章南宋孝女——林默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7期  作者:香園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林默娘 妈祖 民间传说

    有人还说,默娘心肠太好了,所以已经升天,成了海神。于是,大家都尊称她为「妈祖」。关于「妈祖显灵」的故事,民间有太多的传说。有人说,有一个大官出使外国回来,在海面上遇到了台风,眼看船就要翻了,于是跪下来,向天祷告说:「妈祖!请您救救我们吧!」说也奇怪,不久海面上就风平浪静了,那只大船平安回来了。大官回来以后,特别在沿海各地建立纪念妈祖的「天妃庙」,据说,湄州屿上的妈祖宫,也是这时候盖的。妈祖传到台湾来,也有一个故事。有一年,福建沿海有一条渔船,正在捕鱼时,遇到

  • 文章臘月送竈閒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民间习俗 祭祖 送灶王

    我國古代習俗,要在年杪,祭祀百神和祖先。夏曰:「嘉年」,殷曰:「淸祀」,周日:「大臘」。蓋臘是一種盛大祭典、所以逢臘月,稱「臘祭」。故邑是魚米之鄕,每逢農曆十二月,所醃鷄鴨猪肉,相當普遍,幾乎比比皆見,統稱、臘鷄、臘鴨,尤其是臘肉,又稱醬油肉,不用防腐劑,醬油及鹽分量適中,塗抹均匀,紅白相襯,呈半透明色,晒得恰到好處,放口中咀嚼,其味不鹹不淡,肉質不硬不鬆,香而不膩,風味絕佳,堪稱上品。實遠超過湖南臘肉,南京板鴨。鄕間各家,俱以磚砌大竈,燃草稻,竈之高處...

  • 文章銀灘蟾蜍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银滩镇 蟾蜍石 民间传说

    從大埔縣高陂銀灘沿山坑小道入小桃源,約三里處,有一高、寬約三米蟾蜍狀大石,渾然天然,當地稱之為「蟾蜍石」。「蟾蜍石」有段傳聞:明末清初,銀灘人口繁衍日盛,部份人便遷居內山小桃源。他們披荊斬棘,開荒種地,發展生產,其時,這一帶少有蚊蟲滋生,人們都說是因有那石蟾蜍剋星把口(俗謂蟾蜍專食蚊蟲)之故,後來,有人嫌那石蟾蜍眼中無珠,便妄自雕鑿,誰知經過一鑿,蚊子逐漸便多了起來,其實,據了解,過去蚊子少是當地清潔衛生工作做得好;而後來人多了,忽視了環境衛生,蚊子便有...

  • 文章《民初景色》提莊(續前)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8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2-12-20
    关键字: 无锡 当铺 民间服装 提庄

    无锡大当舖,以月息一分八厘,十八个月满期没入,其中百分之六十为服装,余者为眞珠百宝,其没入物品,珠宝类,自有珠宝商来议价收购,贵重古董、名人字画、希珍奇宝、个别议价,余者均搭配后一堆堆标价出售,以衣服为最大宗,先将名贵皮毛件个别标价,其剩下衣服,集五十件或一百件为一大包,统一标价,新旧好坏早由当方在打包前搭配妥善,每包售价一样,收买者都是所谓专售旧衣裤的『提庄』。当舖储藏库中还有仓底烂货衣裤,特别捡出,由北门鞋店贱价购入,然后送民间妇女加工,将破布加浆糊

  • 文章當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包殿貴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当路村 民间传说 邹衍

    花果山西邊有個小山村,叫當路村,原先叫擋驢村,提到「擋驢」,還有個故事呢。相傳在漢代,有一天天剛麻花亮,朐城的東門被「吱溜溜」地推開了。一個身穿粗布褂,腳穿草鞋,騎著一頭灰色小毛驢的老頭兒出了城門。他沿著田間小道,過了黑風口、黑風渡,又沿著崎嶇的山道向東行走。別看這人一身農夫打扮,卻是個朝廷大官。他姓鄒,名衍,常常趕著毛驢兒走縣串鄕,察看民情。春風送暖,陽光和煦,小毛驢跑得飛快。鄒衍騎在毛驢身上,望著滿山桃花、杏花,樂得不住地摸著鬍鬚。不覺來到一個山村,...

  • 文章武進鄉間見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9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武进 乡间 民间动态 趣闻

    违难来台,倏逾廿稔。山河之恋,莼鲈之思,其何能已。爰不揣谫陋,将在鄕习见民间动态,敷陈一二,以供谈助。㈠捕鱼鄕间水塘四周,最宜培植杨柳。须根伸入水际,恰为鱼类安乐窝。此时苏北勤苦壮汉,结伙操舟渡江,沿运河南下,到处停泊。反着自颈至足特制牛皮套,背负竹篓,倂持铁钗,下水逐株搜索。手到擒拿,百不失一。所获均为大型鲫鱼,活蹦鲜跳,争购一空。㈡捉龟初夏过后,河畔时见小舟麕集,口操吴音。上岸时,男赤膊,女跣足腰纒长型布袋。三五成羣,四散逡巡于沟浍间。先用长竹柄铁钗

  • 文章人心到此再惺惺无锡民间警世故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3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75-11-20
    关键字: 清朝 割肉 民间故事

    淸康熙年間,邑人黃某,結交縣衙胥吏捕役,在地方有惡勢力,橫行不法,無惡不作。一天,他突然發狂,赤身裸體,一絲不掛,走到門外,把刀割他自己的肌肉,每割一塊,則說:「這是做某一惡事之報。」割下他的陽物時,則說:「這是淫人妻女之報。」割下舌頭時,則說:「這是誣人閨閫之報。」人家問他:「你的舌已割去,怎能再會說話?」他說:「這是寃鬼附在我的身上代替我說的。」最後他又說:「我現在已經到剝皮亭了。剝皮亭上有一副對聯,寫的是:『寃業而今重對對;人心到此再惺惺。』」於是...

共424条记录 1/4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