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歌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8-06-06
    关键字: 民歌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一爬山豆,爬山娘,爬去爬來去望娘。半夜聽得河水流,我娘一去不囘頭。二艷山紅,朶朶開,爹爹接倜老奶奶,脚又大,嘴又歪,梳個毛纂往前栽。三么妹乖,嫁秀才,轎轎去,馬馬來。白綢衫,緞子鞋,莫得么妹那裡來。四三月裡,桃花紅,桃子開花李子紅,李子樹上掛燈籠,風吹燈籠團團旋,火燒燈籠滿天紅。五瀋老鼠,夜夜來,鍋裡熟的角角米,灶裡燒的把把柴,又鄺骰子又打牌。六大老爺,上任來,要請客,要請梂子客,張秀才,王秀才。吃不奶胎濶七麻雀麻雀打筋斗,一打打在孃孃後門口。我問孃孃那...

  • 文章故鄕营口的四首民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史惟亮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民歌 营口 秧歌 辽河船歌

    史惟亮敎授,辽宁营口人,为国内著名音乐家,不幸因病逝世,国丧桢干,鄕失俊彦,至堪倬惜。兹选刊其遗作「故鄕营口的四首民歌」幷附所制五絃谱。鄕音在耳,东北旅台中年以上读者,当能引发鄕土之思也。(编者)我在故鄕辽宁营口,一共生活了十六年,十六岁以前,仅偶而短时间逗留在营口市附近的小市鎭,如海域、盖平……十六岁以后,有六年的时间在沈阳和长春两个大都市中度过的,大城市里,并没有眞正的民歌埋藏,因之本文中所录下的四首民歌,实际都是我十六岁以前在故鄕营口学得的。因为

  • 文章粵劇歌樂文獻初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粤剧 民歌 《广东戏剧史略》 文献资料

    册一本的「广东文物」,由四百元增至千多元,拿来翻印,未尝无益于人,但书中粤剧内容,多记近百年间,余则未见有关百粤戯剧歌乐进一步的硏究。擧凡有人类有声音便有歌唱,禽兽皆然,从最简单的说明,一个不懂语言唯知啼哭的小孩子,百般慰之不得,母亲唱的催眠曲,他便入睡,天性使然,故善讴者一人倡之,百人和之,很易成为国俗,盖无分男女老少,都倾向发表其时代心声,诗三百篇,不外当时流行民歌的总集。至粤歌乐之可稽者传自虞舜。(见宋苏轼书韶州九成台碑文)。南风之后,九成余韵,擧出

  • 文章秦风与陇南民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2期  作者:桓來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陇南民歌 秦风 山歌民谣 民谣列举

    中上游地区。当时远在西陲,所采民歌不多,但秦风十篇,情调意境皆佳。料此地介西戎,兼事耕牧之人民,必爱作慷慨歌谣,以抒其情怀。三千年来,变迁甚大,近世陇南一带之居民,多非三千年前秦人之苗裔,惟笔者所留印象,秦陇民间好作歌谣之风,依然甚盛。笔者从小被讥为「没有音乐细胞」,也不是注意研究民间歌谣者。因生长好作歌谣的陇南,也记得若干当地民歌。抗战期间,唱民歌之风盛,其中有的民歌被稍加调整,至今仍作抒情歌曲演唱,如「绣荷包」,如「我送大哥清水河」,皆为幼时听鄕人习唱之民歌

  • 文章二〇〇八南宁国际民歌节盛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9-01-10
    关键字: 国际民歌节 节日盛况 节目安排

    文·蒙天祥二〇〇八年第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去年十月廿二日晩在南宁民歌广场举行,约有三万来自海内外的观众。本届民歌节「大地飞歌」的舞台设计,以广西的「梯田」、「山水」、「石鼓」为主要布景。这些布景也是活动的「舞台中的舞台」,很有美感和巧思。舞台前后左右以九朵巨型「朱槿花」为点缀,它代表在此期间举行的「东盟博览会」。在晩会进行中,「朱槿花」不时打上不同颜色的灯光,很有艺术美。与历届不同的是,本届的节目在安排上注入了浓重的我国古典文学气息。晩会以中国的曲牌

  • 文章撒尼民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撒尼族民歌 阿诗玛 原诗选段

    撒尼族有一首口頭流傳的長篇敍事詩,楊智勇先生及黃鐵、劉綺、公劉諸先生,曾譯爲國語,承楊智勇先生寄贈一册,首有楊智勇先生執筆的「阿詩瑪」第二次整理本序,首云:「阿詩瑪」是彜族支系撒尼人民口頭流傳的長篇敍事詩。這部長詩歌頌了勞動、勇敢、自由和反抗精神,體現了撒尼人民反抗強暴、追求自由幸福的堅強意志,塑造了兩個不向封建統治階級低頭的撒尼人民的代表人物——聰明、美麗、勤勞、堅強的阿詩瑪和她的機智勇敢的哥哥阿黑。爲了反抗熱布巴拉對阿詩瑪的婚姻掠奪,反抗熱布巴拉家的...

  • 文章川康民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許牧野選輯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川康 民歌 集锦 歌词 选摘

    守空房上樑燕子雙雙飛,早晨同出夜同歸;奴守空房十五載,不知情郞幾時回?清早起來淸早起來不新鮮,打開窗子望靑天;好個靑天不下雨,好個賢妹不團圓。淸早起來不新鮮,抬頭一望火燒山;火燒茅草根不斷,半路丢姐心不甘。淸早起來開大門,一對鸚哥鬧沉沉;鸚哥愛的梭羅樹,小妹愛你有錢人。新修房子新修房子未曾裝,明月出來照花窗;小哥好比明月亮,走一方來亮一方。新修房子紅柱頭,美貌姣姣在裏頭;心想與你說句話,又隔花窗又隔樓。新修房子四合頭,四合天井栽石榴;石榴樹上鸚哥叫,出門...

  • 文章川康民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許牧野選輯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川康 民歌 选摘 歌词 集锦

    打飄岩——流傳白玉一帶我在牆外打飄岩,打到姣的花園來;石頭落在花朵上,人可憐來花可憐?(註)打飄岩,就是投石子挑逗女人。月亮光光——流傳嘉黎一帶月亮光光在半天,手摘花枝望團圓;手摘花枝望結子,我今望妹開金言。天上星稀——流傳雅江一帶天上星宿朗朗稀,地下白米好餵雞;蘆花雞公好做種,十七八的大姐好做妻。野郎强——流傳康定一帶家葱沒有野葱香,家郞沒有野郞强;家郞說話像棒打,野郞說話像蜂糖。野郎强——流傳雅江一帶毛毛細雨滴在小奴頭,靑絲細髪水直流;親丈夫看見瞎了...

  • 文章川康民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許牧野選輯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川康 民歌 诗选 集锦 歌词

    我的母亲,故国的诸姑姊妹!关山千里,何处是我的家鄕?茫茫世路,能不悲哀烦恼懊丧!问了皎洁的月亮,也遭了白眼,只是嘲笑我!问了灿烂的星儿,他也是缄默着!可怜的我,何处是我的家鄕?(注)这段民歌,康人称为「凄切的预言」,为锅庄词中之一节。跳锅庄有译为跳歌装,为康藏祀神喜庆节日之一种歌舞活动。

  • 文章一年四季怀故鄕(民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6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故乡 诗句 四季 风景 怀念 民歌

    春之歌春風吹醒了冬眠的大地,春雨滋潤了萬類的心田。春日愛撫着紛擾的宇宙,春雲舒卷在崔巍的巖巓。春來何方,春歸何處。看春色萬紫千紅,聽春聲鶯啼燕語。誰說春愁無限,我却不曾接着春的愁訊。誰說陽春有脚,我却不曾找到春的脚印。迎春當歌,望春長住。春意闌珊,春情幾許。但願,春帶羽衣,飛翔四方。隨手拈來春信,到處都是春光。夏之歌一陣雷雨,一陣薰風。薰風吹人解慍,雷雨洗淨天空。黃梅天,好田家。朝看四野麥秀,晚聽池塘鳴蛙。假如沒有這個夏,何以成百物,何以樂歲華?一任它炎...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