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气节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嶺南人物明末嶺南三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魏彥才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岭南三忠 战斗事迹 民族气节

    渔人之利。结果,降淸总督佟养甲、总兵李成栋,率兵由福建急赴粤东潮惠各州府,计陷广州,绍武、苏观生、梁朝钟等许多君臣死难,丛葬于广州北郊流花桥畔。此刻,朱明的气数将尽,国祚日短,永历小朝廷只能在西江一带苟延残喘,东奔西窜了。但传统的『尊王攘夷』、『民族大防」的忠君爱国思想,却根深蒂固,一般士大夫,把『民族大义』、『民族气节』,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与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投降败类,形成鲜明的对照。于是人称『明末岭南三忠的『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的英烈事蹟,便被人们记载

  • 文章歌者張麗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陳鐵兒 出版时间:1982-03-31
    关键字: 张乔 《莲香集》 百花塚 民族气节

    者,余避寇香港无俚时,偶作歌曲付之艺坛,初为绿绮台咏邝海雪故事,其次即为百花冢,又于二乔生日集诸诗人墨客祀以酒脯,其时全国多陷于寇,余方以民族气节激励同侪,故于鄕邦文物故事务所扬榷,百花冢一曲于并时人物固多推重,对二乔遗蜕亦三致意焉……(下略)一九五四年端午日叶恭绰时年七十有三。

  • 文章藍文徴先生的學業與道業(六)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湯承業 出版时间:1982-05-01
    关键字: 蓝文徵 民族气节 朱舜水 人物回忆

    二)气节既然儒家之仁政思想与仁政设施,最易培养「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参见前节所引),则知仁政思想与民族气节,有其一与二或二与一的关系;是以述过蓝师之思想后,自必再述蓝师之气节。此所谓「气节」者,即是为实现其思想、奉行其信仰,在国难之际,而慷慨献身。世人或以蓝师为文弱书生,其启人以思想则易,其投身以牺牲则难;换言之,求其坐而言则易,求其起而行则难。此乃只认识蓝师之表相,不认识蓝师之眞质。徐复观先生对蓝师有较深的认识,他说:蓝先生表面看,与人无争

  • 文章陳奇瑜與保德釣魚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張廣明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陈奇瑜 主要功绩 民族气节 钓鱼台风景 历史遗址

    怀着“宁让朝廷负我,我不负朝廷”的忠君尽职心和“宁肯留发,不肯留头”的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去了,做为明王朝的一代封疆大吏的陈奇瑜斯人颇具复杂,他既有效忠朝廷,施惠于民的政绩也有因放纵农民起义被谪贬的悲哀,还有清军入关后“宁为明朝罪臣,不当异族顺民”的民族气节,所以当地陈氏后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每年都要在陈家祠堂举行两次大型祭祀活动,缅怀他的功绩。现在的钓鱼台还保留有三个石窟和一段石阶,而当时的钓鱼台却是相当的气派:钓鱼台凿于峭壁,构体悬空,门额“天险雄辟”四字

  • 文章民族英雄文天祥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作者:胡軍生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文天祥 历史事迹 人物事略 民族气节 殉难

    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殉难时,只四十七岁,后人在他被囚的兵马狱故址,建文丞相祠,以表纪念。文天祥的民族气节,为历代名人和许多领袖人物所景仰,共党朱德曾于一九五九年游罗冈祠(在广州市东北)赋诗赞曰:「罗冈山下罗冈祠,留有文山四首诗,忠心为国声名在,仪表堪称后世师」。毛泽东也曾亲笔默书他的诗作《过零丁洋》。叶剑英写下了「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的赞语。文天祥陵园,位于吉安县富田鄕鹜湖大坑虎形山,至元二十一年立墓

  • 文章正氣浩然的文天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8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04-11-01
    关键字: 文天祥 抗元史略 民族气节 《过零丁洋》

    瑞金 楊曉蒼文天祥,字履善、宋瑞,號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江西吉安)。南宋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生於書香門第家庭,自幼勤奮好學。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高中進士第一,頭名狀元。由於忠貞耿直,仕途幾經起落。曾歷任刑部郎官,瑞州知府、贛州知府等職。時値元軍進犯南宋,文天祥力主抗元,反對投降。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軍南下,南宋朝廷一片混亂。文天祥積極組織義軍,保衛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在國家危亡之際,他出任右丞相,赴元營談判被扣留,後於鎭江脫險。乘...

  • 文章山西省商會第一任會長——武注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武廼純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武注东 出身生平 山西总商会 保矿活动 创办实业 济困扶贫 民族气节

    总办等职,「七·七」事变后辞职归鄕,坚守民族气节。一九四五年病逝家中,享年七十三岁。省商会建太谷 武注东任会长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山西巡抚张曾敭(字小帆)根据清廷颁布的《商会简明章程》第二十六条要求各省照办,《章程》规定:「凡属商业繁富之区,不论省垣或城埠,均应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立商务分会」之精神,选准了向有「小北京」「旱码头」之称的太谷县,并写信给太谷首富曹润堂(名培德)先生,委托他负责操办其事。据《曹培德墓志铭》载:「君乃立商会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