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习惯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族扫墓节史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黃敬齋 出版时间:1979-04-25
    关键字: 中华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 寒食节 民族习惯 历史渊源

    纪元前四千六百一十五年,我国始祖黄帝轩辕即位,他为我国奠下了许多基业和深厚的文化;国民政府定都以后,为了纪念他的功蹟,就定每年淸明日为「中华民族扫墓节」。民族扫墓节的由来,既是渊源于固有的淸明节,民间习俗每当这一天,必须祭扫祖宗墓地,也就是追念祖先的意义,现在改为民族扫墓节,是继承固有的宗族观,扩而追念民族远祖,以为发扬民族道德,增强民族自信的社会敎育,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古时祭祖本来在宗庙擧行,或在家中祭祀,扫墓祭祖自三代以后才有的,至于「淸明佳节,上

  • 文章客家先祖「郎」名的由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客家先祖 “郎”名 族谱记载 风俗习惯 民族关系

    逃亡迁移,并重组为若干个支裔。现今居住在贵州、广西、湖南、广东的苗、瑶等少数民族,都是武陵蛮分化出的后裔。古代闽粤赣边一带的土著居民,主要也是畬、瑶族。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排郎名」是畬族的一种习俗仪式。畬族中长幼排辈份称为「排行」。祭祖时不同姓氏的祠堂其陈列的香炉数目不同,显示各姓之排行不同。据民国《建德县志·风俗志》卷三载:「雷姓之祠有香炉五只,蓝姓之祠有香炉六只。相传雷姓分大、小、伯、千、万的行次,周而复始。蓝姓则分大、小、伯、千、万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