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习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作大福」廣東大埔的嘉年華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藍志新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保生大帝 民间信仰 民俗习惯

    总理,总理有两位:一为常务总理,由吴、蓝、罗三大姓绅士人物轮流担任。另一位为管事总理,由各姓知名人士报名参选,由近三届常务总理票决。新管事总理接任后立刻举行迎神、祭神盛典,各族族长均应参加陪祭。事后发函南洋、上海等地同乡会。共襄「作大福」盛举。2.九月初十,在鸦鹊坪(现今美食街头)开始搭木戏台(六根大木柱、离地八尺,横梁上铺上木板而成舞台,顶上盖以帆布,布棚下有四盏德国制的猪心形汽灯,未有汽灯前用花生油锅,作为照明。民国卅年现代化保生大帝纪念堂落成,上层为

  • 文章客家人來自黃河流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郭定五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客家历史 民俗习惯 精神品质

    客人是黃帝的子孫,祖先原是住在中原黃河流域一帶的漢人,於西元一世紀初,也就是在漢朝王莽簒位之後,開始南遷,先定居在江西省的盧陵一帶,後來,在西晉五胡亂華的時候,也就是西元第四世紀的初期,又再次的大批南移,搬到現在的福建西部和廣東的東北部地區,散居在現在的潮州、梅縣、大埔、焦嶺、興寧等廿幾個縣市,這些先後搬到廣東和福建的中原漢人,和他們世世代代的子孫,被原來當地的居民,叫做「客人」、「客人」一稱,由是而起。因為客人所住的地方,大都是山地、耕種困難、交通又不...

  • 文章紀五華三大奇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張民權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五华 名胜古迹 乡野趣闻 民俗习惯

    五華原名長樂,位於嶺東山區,自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一〇七一年)建縣迄今(一九八七年)不過九百一十六年歷史,地處偏僻,鮮有名勝古蹟可言,惟有幾所廟宇,為其他各地所罕見,値得一述:㈠城隍廟古榕樹:城隍俗傳為陰間縣令,每縣都有,五華亦不例外,五華城隍廟,位於西門城內,和東門的縣政府東西並峙,遙遙相對。西門外是古來行刑場地,一如故都北平之東市、或臺北的馬場町,因此「出西門」一語是意味着被砍頭遭槍斃一類極不吉利的代名詞,人多忌諱不言。這些都不足為奇,五華城隍廟之奇...

  • 文章山西民俗(三)五大区域及特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山西民俗 五大区域及特色 风俗习惯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言土语、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有密切关系,比如晋南的方言土语和民间音乐与晋中就有很大的差别,而与陕西关中相近,音乐界称之为「音片」或「音乐色彩区」,民俗界称之为「民俗文化圈」。山西民俗文化可分为五大区域或五大民俗圈,即:晋南地区民俗圈、晋中地区民俗圈、晋北地区民俗圈、上党(晋东南)地区民俗圈和晋西地区民俗圈。晋南民俗圈涵今临汾、运城两市,晋中民俗圈涵今太原市、晋中市、阳泉市、吕梁地区

  • 文章鄉思摭譚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蕭良飛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家乡风俗 饮食习惯 民俗节日 儿时游戏

    ……」这种尖锐的回忆,如果能够用到读书方面那该多好,可惜我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光想拈枪弄棒,不近孔孟子曰,惹的父母伤心,眞是悔恨万分。未履家园,卅余载,鄕愁客怅,肠断中宵,未审鄕里故旧,一淸二白之下,还赶年会也无!?拜年台湾和故鄕的风俗习惯大同小异,差不了多少,尤其对于过年(春节),大家都很重视,不过台湾的年,其物质的丰盛容或过之,只是在礼节上较差一些,比方说台湾过年,孩子不唯不给父母磕头拜年,就连躬个躬也少见了——大槪是由于工业时代影响的关系。这倒是个隐忧,因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