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殷墟发掘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甲骨文字書列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甲骨文字书列 殷墟发掘 安国钧

    甲骨文字,孙诒让称契文,然以后又发掘有用朱墨书就而未刻者,以契刻为名,似有未妥,故经多数专家学者同意,正名为甲骨文字,简称甲骨文。此类文字,为我国商代之文化遗产,于淸末民初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洹水之南,古殷墟之小屯村附近,据专家统计,共有十万九千六百余片。盖殷商之世,帝王常灼甲骨以卜吉凶,用后积藏宫中,殷亡宫室圯毁,甲骨悉掩埋地下,至淸光緖二十五年,始为当地农民所发现,并为中外古董商人及学者所注意,纷纷收购刻有文字之甲骨。自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间,中央

  • 文章照片編年史平廬影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陳長華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平庐影谱》 董作宾 殷墟发掘现场 历史照片

    陪着朋友,地里走着,这就算我,「田野工作」。是看书么?坐着发楞,身在彰德,心在北平。工作太累,不如种花,扶着花枝,还是想她。雪景眞好,岂忍独享,一纸写景,寄您欣赏。」这是民国二十三年,甲骨文权威董作宾到河南省安阳县主持第九次殷墟发掘时,寄给他太太熊海萍的「照片情书」。董作宾一生献身学术,在艰苦环境中,开拓中国上古史的领域。他是温雅的读书人,也是感情丰富的有情人。即将公开展出的「平庐影谱」,便记载了他五十年既苦也眞的岁月。「平庐影谱」是董作宾以编年史

  • 文章殷商的雕刻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姚夢谷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殷商雕刻艺术 文物鉴赏 文物知识简介 河南安阳 殷墟发掘

    进入历史时期的殷商时代,在雕刻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时不仅为精美细致的靑铜器制记,为白陶器镌刻华纹,同时还长于攻坚,如玉、牙、骨、石质的雕刻,这些非有高度技术基础不能为。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民国廿三年三月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西北岗发掘的大理石枭和虎,是立体雕刻,枭作坐立状,两足与尾着地,两翼以及头背的羽毛,都予以图案化,小的羽毛如鱼鳞依次密布,周身用三十多种图案综合组成,石虎作蹲坐状,张口露齿,双耳竖起,非常威猛,周身上下也用图案组成,躯体布有八

  • 文章甲骨文新纪元西安掘出原始甲骨文字达较殷墟早一千二百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甲骨文 西安 考古发掘 殷墟 龙山文化晚期

    殷墟还早一千二百年,最早甲骨文字近于西安出土。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最近在西安巿西郊斗门鄕花园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一批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陕西考古界有关专家认为,这是自一八九九年中国首次发现甲骨文以来的一次重大发现,它把中国人最早使用文字的历史提前到四千五百年至五千年前。这批早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筓、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已淸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字体极其细小,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淸晣,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代甲骨文字体接近。出土这批甲骨文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