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周公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董作賓  出版时间:1972-07-15
    关键字: 周公 武王 圣人

    周公是文王的第四子名旦,上有三位兄长,大哥是伯邑考,在文王囚于羑里时就死了。二哥是武王名发,三哥是管叔名鲜,五弟是蔡叔名度,六弟是曹叔名振铎,七弟是成叔名武,八弟是霍叔名处,九弟是康叔名封,十弟是冉季名载。文王十个儿子中,以周公为最能孝顺仁厚,有贤德,多才艺;文王时,曾封在周(今陕西岐山县),故称周公,卒諡文公。武王为西伯时,他参与国家机要,对于武王伐纣的革命计谋,贡献最多。革命成功之后,武王大封功臣,把周公封鲁(今山东曲阜县),却不叫他就封,留在

  • 文章息縣葛陂古蹟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張劍華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葛陂 古迹 武王 费长房

    读史记楚世家有楚武王伐随之记述,云及楚武王五十一年时,「周台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楚武王是楚国一代霸主,有生之年对楚国以后的霸业,贡献极大。于即位三十七年时,以武力强迫随国转请周室加封王号未果,乃自立为王,号楚武王。并强与随国为盟,始引兵而去,至五十一年时,以随「背盟」而再派兵征讨,所指随国「背己」不过是并呑随国的借口而已。楚武王因病死军中而囘师,而随亦暂免被灭之患。以后发现楚武王墓至息县葛陂

  • 文章周公的故事(上)(選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历史典故 周公 武王之死

    文武的正妃太姒,生了十个儿子,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李载。几个大儿子中,发和旦最贤,是文王的左右手。文王舍伯邑考,立发为太子。旦的初封地是周(在现在的陕西歧山县),称周公。周公多才多艺,孝顺仁厚。事奉文王,一意小心谨愼,事必禀命。「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惟恐失了作儿子的道理。他自己恭俭戒愼,修身不懈。据说他的面貌并不好看,大槪是个驼背。武王时常和他共谋

  • 文章武王伐纣渡于「孟津」的年代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王保德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武王伐纣 年历 考证 孟津

    书经「泰誓」篇说:①「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羣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这是武王伐纣在于「十三年」。但泰誓序文说:②「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其伐纣年代有「两年」之差,就引起后代学者的以为「泰誓」为「伪经」,而又硏究不淸伐纣的眞正年代?将伐纣年代纷纭至十余种之多的乱论,全不得其实,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不知怎样去计算出伐纣年代的年月日期?才不知道「一月戊午」及「二月甲子」在于何年

  • 文章江蘇泗陽境内的徐國古城(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武王伐纣 历史典故

    也就在商帝乙迁都的同时,陜西省中部,有一个姬姓新民族兴起。一方面对内部实施农业改良,生聚教训;另一方面整军经武,积极向外扩张领土,肆行兼并。伐崇、戡黎,最后终于推翻了商朝最后一代国王受辛的统治。武王伐纣,是经过一番苦战的。在尙书武成篇里说:「大会诸侯于牧野,血流漂杵」。在周书里也说:「武王远征四方,凡憝(认为十恶不赦,加以征伐)国九十有九国,馘(杀之以献左耳)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不过那时的计算,是以十万为亿);俘人三亿万有一百三十;凡服国

  • 文章順天應人的湯武革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汤武革命 孟子 武王伐纣 鸣条之战

    唐,詩聖杜甫「赴奉先縣詠懷」詩云:「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 文章伯夷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黎寧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四个伯夷 资料考证 孟子 武王伐纣

    据史书记载,我国历史上有过四个伯夷,第一个是颛顼之师,第二个是舜的臣子,第三个是孤竹君之长子,第四个是孔子和孟子书中所说的伯夷。前两个现在丢开不说,只考查一下第三、第四个伯夷问题。第三个伯夷是司马迁《史记》上所叙的伯夷:「商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父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曾扣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往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那里。」第四个伯夷《论语》和《孟子

  • 文章「中原忠勇世第」林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林氏 殷纣杀比干 武王封墓 闽台林氏 河洛郎

    一对石柱上刻有一付对联曰:君德难回;当此众判亲离,若但如微子去,箕子奴,无以激亿万人忠贞气节;臣心不死;即此魂飞血溅,犹得以周日兴,殷日丧,上而诉六七王陟降神灵。以上一联甚佳,颇能道出比干部份心情,但如对比干之「忠勇」「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之义,则尙未完全道出。武王封墓待周武王伐纣后,释放被囚之箕子,并特来「封比干墓」。在抗战前,国民政府林主席子超先生,特至汲县拜祭其祖比干墓。并拟成立一「比干大学」。后因

  • 文章岳飞与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7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82-01-02
    关键字: 岳飞 岳母祠 九江岳忠武王祠遗址 岳夫人墓

    (編者按)作者李安先生專攻宋史,著作有岳飛史蹟考,文天祥史蹟考(均正中出版)、精忠岳飛傳(三民書局出版)、文天祥年譜(商務出版)等書。茲承以「岳飛與江西」為題,考述岳武穆傳世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是在南昌講的;名作「滿江紅詞」是在九江寫的;贛縣人感其德惠有繪像而祀的史實;九江有其舊宅曁母親姚太夫人曁夫人李氏墓;南昌楊子洲四個村落今仍是其謫系後裔;文中引錄宋代有關江西文獻多則,請讀者詳閱。作者並盼指正提供補充資料。

  • 文章沿着武王伐纣的足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丁方文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武王伐纣 古迹探寻 扣马石碑 汜水 朝歌城垣 牧野战场

    本文作者丁方文先生,河南南陽人,服務於北京軍事博文館,「軍事史林」編輯部,曾在台北龍雲出版社出版「戰爭沉思錄」一書,文筆流利,幻想力豐富,爲豫藉作家中前途不可限量的後起之秀。——編者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