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州市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只緣我生在梅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5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1-02-13
    关键字: 梅州市 返乡见闻 情系两岸 客家

    先生是台湾台北县三峡鎭人,操客家语,五年前退休于警界的中级警官,我与他们只是在九月十二日于金门的水头码头乘船至厦门的东渡码头间一个多小时的时空中而结缘,也只不过是我与他们用眞言或眞情,让他们眞正知道什么是只缘此生。于是,我主动的相约他俩,于三天后在梅州见面。他俩一如古人山东今乡的范式和河南汝南的张劭,不失信的依约来梅,他俩虽然来去匆匆,仅仅不及十八个小时(含住宿),但我却让他们不虚此行,把我梅州市的美好处,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中。为了方便行动和发挥时效,特

  • 文章何如璋陵墓遊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蕭紹彬 楊燕秀 何豫海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何如璋陵墓 游览纪行 文物古迹 梅州市志》

    何如璋,字子峨,大埔县湖寮鎭人。同治七年中进士,中国驻日首任公使,黄遵宪时任参赞。出使期间为捍卫国家尊严,争取侨民利益等贡献殊多,有“不辱史命的何如璋”之美誉。光绪十七年九月病卒于韩山书院。何如璋陵墓在灵山秀水的莒村伯公岗,山形及「九龙朝珠」。此墓载作《梅州市志》中“文物·古迹·胜地”篇,为文物保护单位。据莒村前辈说,何如璋出殡时极尽哀荣,幡轴数以百幅,沿途鞭炮声不绝于耳。不少人自动聚集在两侧道旁,敬其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更独特罕见的是何如璋之子寿朋

  • 文章建设梅州市为『梅花鄕』,大家一起来种梅。——响应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决议的号召为梅州市添光彩,为梅州人增荣誉——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梅州市建设 梅花乡 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 散文诗联

    如由有心人士热心推行,必能实现。建设梅州市为梅花乡,系所有海内外的梅州人的共同心愿。凡海外游子返乡后,都有共同惊异、失望的感觉,就是梅花乡不见梅花树,当然也不闻梅花香。乡亲相见,总希望梅州市多种梅花,成为名实相符的梅花乡。如果梅州市政府与人民发起建设『梅花乡』,遍地都种梅花,大家都愿尽量捐输,共襄盛举,早日完成『梅花乡』美艳的新貌。建设『梅花乡』不是休闲小事,是梅州海内外乡亲的重大心愿。梅花乡的建设是深化梅州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繁荣地方的重要关节的一环

  • 文章台北市梅州同鄉會組團返鄉參觀訪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梅州市同乡会 返乡探亲 家乡变化 客家联谊 两岸乡情

    十一月十日,台北市梅州同鄕會回鄕參訪團一行三十多人應梅州客家聯誼會的邀請,從台灣回到家鄕梅州參觀訪問。下午,市政府、廣東梅州客家聯誼會在梅州迎賓館舉行「梅台客家鄕親座談會」,對各位嘉賓、鄕親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台北市梅州同鄕會回鄕參訪團代理團長鍾如海、副團長溫懷粦,市政協主席、梅州客家聯誼會理事長何萬眞,市政府副市長、梅州客家聯誼會副理事長鄭少偉,以及市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鄭少偉在會上作了梅州鄕情通報,介紹了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後說,近年...

  • 文章梅州勝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曾海鷹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梅州市 文化胜迹 文物保护 客家风情 旅游发展

    本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曰,省文化廳廳長曹淳亮、省文物專家考察組到梅州,對該市申報第四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點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點進行實地考察。目前申報第四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點共有十五處,分別是:大埔花萼樓、泰安樓、張弼士故居;梅縣南華又廬、棣華居、聯芳樓、繼善樓、林風眠故居;蕉嶺謝晉元故居、石寨土樓(二處);五華李惠堂故居、李威光故居;梅江區的人境廬榮祿第;興寧潮州會館。其中大埔花萼樓、泰安樓同時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點。省文化廳廳長曹淳亮和以...

  • 文章实现世界客家联谊会的决议——『建设梅州市为梅花乡』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世界客家联谊会 梅花乡建设 梅州市发展

    客家乡也是客家人的故乡华侨的故乡客家文化的故乡足球的故乡梅州金柚的故乡「梅花乡」;每农历新年,梅花盛开时每年举行梅花节。满天美景,花团锦簇遍地飘香,精神振作客家山歌,仙乐飘飘笑声盈耳,赏心乐事探亲祭祖,欢聚一堂梅花乡是梅州市的地标,梅州人的精神标竿突显梅州市的特色,立足梅州市,面向全国为梅州市增光彩,为梅州人添荣誉,开展旅游观光,吸引投资加速现代化,团结梅州乡亲,开拓梅州市视野建设梅州市为梅花乡,是梅州市的三峡工程,有利当代,惠及千秋,为梅州市创造光辉

  • 文章百年探親見闻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6期  作者:陳欣華  出版时间:2012-02-11
    关键字: 探亲见闻 梅州市 交通建设 园林绿化建设 城市发展

    每年返鄉探親都有三五鄉親同行,不會感到寂寞 今年一同返鄉人數少了。主要原因是鄉親們多數以年長,加上今年暑假太熱,七月中正值暑熱季節,少數鄉親提前在三、四月間成行,有的則擬延至九十月天涼後返鄉。不是筆者不怕熱,是因平時尚有孫輩放學後需要照顧,因此必需利用暑假,實屬無奈。今年更出乎意料的竟然一個多月中,台梅兩地走了兩趟。七月十一至廿四日探親返梅二週,返台後七月卅一日接獲庶母仙逝,於是八月一日又趕回梅縣奔喪。而兩次均經港返梅,搭粵港汽車,行程六七小時,說不累是...

  • 文章梅州市简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本刊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5-02-12
    关键字: 梅州市 资源特产 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发展

    梅州市自昔称程乡、敬州、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辖梅县、兴宁市、蕉岭、平远、五华、大埔、丰顺七县市和梅江区一区,面积一.五八万平方公里,人口四四七.六万,其中九八%是汉族客家人。客家先民自西晋起从中原南迁,经历五次大的迁徒,定居岭南,以至远涉重洋驻足世界五大洲。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文化,艰苦的环境,孕育著世代人杰,使梅州成为飮誉海内外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旅居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二九〇多万人

  • 文章梅縣龍頭村人在台概況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李祥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龙头村 在台同乡 人物名单 简介资料

    龍頭村在梅縣屬小有名氣的村子,在海外如印尼等經商者頗有人在,而從軍者亦有不少,且出了三位將軍,村人以此為傲,尤其是李鐵軍中將,在西北軍當總司令時,蔣經國前總統經常到他家造訪,名氣十足。談到村人到台灣來的情形,一部份是民國三十八年隨軍或自由來台,來台後多半在軍中發展。另一部份則是從海南島撤退來台,這些人亦在軍中發展者多。其中少部份則隨警界來台,來台後在警界服務。全村約有四千多人,在台的人數約有二十多人左右。在台人員姓名、身份概述如後:(以軍階為先後)李鐵軍...

  • 文章梅縣石坑溫氏家訓對我們的啟迪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7期  作者:溫楷正  出版时间:2013-02-24
    关键字: 梅州市梅县区石坑镇 温氏族谱 《家训六则》 传统道德 客家精神

    廣東嘉應學院退休教授溫楷正梅縣石坑是溫氏良善公系族裔聚居較集中的地方。石坑溫氏族譜最早成稿於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一七二二年),距今已有兩百九十年之久。其譜首所載《家訓六則》在其他族系的溫氏族譜中尚未有發現,想必是良善公系族人自已訂立的家訓。一、家訓的內容其六則家訓全文如下:一曰孝順父母。蓋聞七十母親,老萊足式;一言還母,閔子堪稱。從可知孝為百行之首,六經所載,孝經所傳,聖論之訓彰彰矣。充其量,聖人固有所難為;循其分,庸人皆可以盡職。凡為人子者,所當致其愛...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