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构造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岑溪鄧公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0期  作者:蒙芳榮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邓公祠 建筑构造 乡间传说

    本刋第十九期「廣西聯話」一文中,謝康博士曾記述柳城「崇福廟」供奉鄧公爺爺史蹟,並提及鄧公爲岑溪人,因而引起我想起兒時目覩鄕人對鄧公爺之信奉及聆聽「鄧公祠」立祠之經過,就記憶所及,摘述於次,倘有遺誤之處,尙望我鄕賢前輩,有以正之。岑溪人稱「鄧公」一律以「鄧公爺」稱呼!鄕人視爲不可冒犯的一位神明,岑溪十八鄕鄕民,不分男女老少,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鄧公爺」的顯赫與神威。一年四季,遠近善男信女,前往參拜者,絡繹於途,尤其是他的忌日或誕辰,更是人山人海,盛況空前。該...

  • 文章英烈廟簡介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魏新華 出版时间:2012-12-23
    关键字: 英烈庙 外观构造 历史背景

    魏新華供稿英烈廟,座落在雙華鎭高山寨頂,距縣城約29公里,建於明代,是爲祭祀敕封英烈相女謝聖仙娘(謝二)而興建的,此廟建築全部採用青色花崗岩石打成石磚、石柱、石窗、石簷、石頂砌築而成,石體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前亭後殿,緊密相連,屋頂石板用4條梅花柱支撐,廟內有石獅、花鳥動物等圖案,工藝精巧。英烈廟的建築,充分表現了五華高技巧匠的智慧,是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精品。英烈廟不僅建築獨特,而且還留傳了許多謝聖仙娘的神奇故事。1989年,列爲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文章内鄉古縣衙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劉仙根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县衙 历史沿革 内部构造

    春節前接獲鎮平堂弟友三寄贈劉鵬九主編之「內鄉縣衙與縣衙文化」一書,內容搜羅週備,讀之足以增廣見聞。據說,此乃清代全國一五九一個縣治中,唯一保存完整之縣衙古蹟,富有地方政治文化特色。此外,金代文學家元好問,曾任內鄉縣令,關懷民生疾苦,賦出動人詩篇,流傳後世。茲經參據該書編述這篇「簡介」,以饗鄉友同好。一、內鄉縣歷史沿革內鄉縣古稱菊潭,位於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原為秦代析縣(今西峽縣);今日內鄉縣境卻是秦代酈縣(治所在今縣城北酈城村)。秦始皇設置郡縣,析...

  • 文章(四)播種者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期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播种工具 播种楼 构造 播种方法

    发土绝草之工具,粲然大备,在农业上长迈一步,延至今日,依然沿用不废。播种楼的构造,是以三只较小的单犂复合而成,牠是由犂演进而来,极近情理。其形状颇似昔日的一部黄包车,系以木质构成,亦有少许铁件。前有两根拉杆,以备牛力曳引;后上方有一短横木柄,以便摇楼者双手把持摇动;下面是横排三条前钩形的腿,皆中空,成木管,三腿脚尖端,各装有生铁铸成箭头形的小犂尖,以备刺入土壤,犂尖稍后下方,各有小孔,以备小麦种子由此孔垂落进入土壤中;中间是一个扇形的木斗,木斗中间有一横

  • 文章好山好水好地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温州 地质构造 地貌 山脉 瓯江

    三)地质地貌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在地球漫长演化的历史中,造就了温州地质构造复杂的特征,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温州属华夏古陆,早在八亿年前就已形成。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到二亿三千万的石炭——二迭纪时,由于我国东南遭受较的规模的海浸,古温州一带及其以南地区再次遭受海水淹没。后经华力西——印支运动,地壳才全面隆起成陆,再不接受海相沉积。中生代时,由于太平洋的板块进一步俯冲作用,形成了惊天动地的陆相火山活动,产生了频繁又刻烈的火山喷发和岩浆喷溢,大量火山岩浆盍

  • 文章十八年窰居瑣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趙永樂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窑洞 构造 特点 冬暖夏凉

    鞏縣是豫西一個小縣份,西距洛陽一百里,東距鄭州一百八十里,是隴海道上的一個二等站。在這個縣份內,少說點,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住的窰洞讀過地理書的都知道,豫西是屬於黃土高原。黃土黏性大,細而密,在這種土質上開挖成的窰洞,很少有崩坍的情事,在我住窰洞的那十八年中,從不曾聽說過因窰洞坍毀而人畜傷亡的事發生。窰,可分三種:■■■■■■■■■■■■■房用,人住在窰內。這種窰最講究,寬有十來尺,高有三公尺,深有四十公尺。窰外是用石塊砌起來,直至比窰頂積土高出一公尺多,窰...

  • 文章故鄉圍屋百年滄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陳樞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故乡围屋 兴建缘起 构造概要 历史变化

    衣物等避入围屋以保安全。二、围屋构造概要:客族围屋槪分方形、圆形及不规则形多种,常依地形而异,丁陂围屋属于前者,其外墙四角为堡垒,建有瞭望台、射击设备、交通路及简易之通报警讯设施。连接各堡垒之外墙,高十余丈,分为三层,内侧各层设施,因区位用途而制宜,但均具观测、战斗防护及交通诸功能;外墙厚约三至五米,槪以粘土、碎石与水拌和后浇灌而成。墙外西南侧有深水池塘;东北侧各为四×六米壕沟,围屋前后各有通道配合厚重坚实之多层铁门,另四周各有若干狭小曲折之密道,以备紧急

  • 文章拮芳園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2期  作者:秋風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拮芳园 园内构造 赞美诗词

    園在無錫西區福山鄕上舍,爲邑人陳石村的小圃,面積廣百餘畝,遍植四季花木,而以梅樹最多,佔地數十畝。園中經營布置,亭臺樓榭,朱欄紅檻,都由巧匠設計,分爲十二景,它們是:竹門、桃溪、蘭畹、玫瑰障、芙蓉淵、櫻桃塢、橘垞、檉橋、桐林、蘭畦、薜蘿牆、梅竹。邑詩人陳近思有詠拮芳園十二景詩,茲錄其詠梅七絕一首:「百畝方園曲水涯,孤梅寒帶草堂斜;江南冰雪催遲暮,又見春風第一花。」滄海桑田,此園已無跡可尋,地方人士知道的幾乎沒有了,但在錫山景物志中記載甚詳。至於該園建於何...

  • 文章酒泉魏晉墓具歷史價値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巫新增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魏晋墓葬 酒泉市 墓穴构造 夜光杯

    遊畢嘉裕關,來到酒泉賓館,又是黃昏時節。晚飯後,大家閒來沒事逛街去,街上處處是人羣,有露天迪斯可舞池,幾位團友盡興的參予,內陸的人們,總顯得熱情些。大夥兒還特别觀賞了一場歌舞表演,門票出奇的便宜,折台幣不到五元。節目內容不是民俗歌舞,而是現代式表演,大槪是缺乏經驗,表演內容不甚精彩。市街中央有座鐘古城樓,城樓下有四個門,分别通往東西南北方向,據說是漢代霍去病的傑作。酒泉的夜市和台灣比較,顯得格外短暫。在酒泉市的第二天,我們參觀了距酒泉市五十公里的魏晉墓。...

  • 文章手風琴知多少?手風琴簡介解說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巫秉章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手风琴科普 历史起源 原理构造 学琴往事

    都很适合,携带又方便,其外观音色悠扬优美,别具另种风格,喜爱者亦有之,不致被时代埋没,如今各型吉他普及,价廉物美,手风琴已然瞠乎其后。手风琴它虽是由簧片震动发声,其原理构造,完全仿钢琴模式,优点更不亚于钢琴,然而各色的电子琴,却夺去其锋芒,由于其不太好学,在这忙碌的社会生活,受各种压力紧张折磨,已抽不出时间精力投注,又不对现在青年学子胃口,无心不屑一顾有此原因。其实学好手风琴并不难,时间与毅力最为重要急不得的,需要有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心理准备,本人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