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杭州共返回1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幽香雪海眠藝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7期  作者:古今柏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吴昌硕 杭州 超山

    每年阳春三月,我几乎都得去余杭超山观光探梅。这不仅因为那里有「十里梅花香雪海」的奇观殊景吸引着我,更因为那里是以诗、书、画、印「四绝」载誉海内外的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长眠的地方。位于杭州东北十六公里处的超山,以奇峰突起,超然于皋亭,黄鹤之外而得名。这里几重山色,十里梅花,梅开时节暗香缕缕,沁人肺腑,素有「香雪海」之称,是具有千年历史的赏梅胜地。超山梅花以牠的「广、古、奇」的特色和无比的魅力吸引著无数游客。进入景区,只见梅树丛丛,遍地梅花。随着季节的变化

  • 文章鄕土名產話「五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陳文超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杭州 特产 杂说

    故鄕杭州,以五代时吴越武肃王钱镠,及南宋高宗的先后建都以来,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论其地理位置,处江南鱼米富饶之区,扼江(钱塘江口)控河(江南运河终点),为两浙之枢纽,全省之首邑。复以西湖形胜天成,景色壮丽,乃致名播中外,成为东南一大都会。杭州人文荟萃,物阜民康,历代以来少受兵燹的重大毁坏,因而人烟稠密工商兴盛,一向算得是恬静、安宁、繁荣,兼而有之的好地方。故往往与苏州(江苏吴县)相提并称,而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杭州名产繁多,虽不

  • 文章杭州旧俗琐忆(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7期  作者:武林樵 出版时间:1988-07-10
    关键字: 杭州 旧俗 庙祭 岳王庙

    肆、庙祀一、岳王庙杭州最著名之神庙,为岳王庙,武穆扫荡羣寇,抗御金兵之辉煌战绩,擧国钦仰,最后跟踪追击至朱仙鎭,决战大捷,金兵为之丧胆,假以时日,不难乘胜前进,直捣黄龙,桧挟金人以自重,力主和议,迎合高宗苟安之旨,欲尽罢主战各将帅之兵权,不惜在岳军大捷之时,诬陷其有背叛之意,以连下十二道金牌,召返临安,而党羽万俟卨、张俊,以莫须有之词,锻炼成狱,将岳家父子,尽行杀戮,天下寃之。迨其孙岳珂著「吁天辩诬集」,上之孝宗,始获昭雪,追諡武穆。至宋宁宗更追封为鄂王

  • 文章杭州小和山纪游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3期  作者:龔玉和 出版时间:2010-03-10
    关键字: 杭州 小和山 纪游

    历代以来,杭州小和山在杭嘉湖,甚至远到苏北的乡民中很有名气。开春以后,四乡百姓就会身背香袋,头裹毛巾,穿着青蓝碎花布衣服,抬着花烛,举著小旗,敲锣打鼓,浩浩荡荡,上山进香。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各地仍有众多香会,诸如:嘉兴的如意集、长兴的永安集、萧山的同庆集等数十个组织村民到小和山进香,戏班子也随之上山,日夜演出,一时山上山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旧有「城里灵隐寺,城外金莲寺」之说,即「翻三山,烧跑香」。由于小和山寺院香火兴旺,推动了龙坞一带的经济发展,以

  • 文章也談蘇東坡(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5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2009-05-25
    关键字: 苏东坡 杭州 沈括

    喘口气,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案卷记录上经常出现的句子是:「逐次隐讳,不说实情,再勘方招」。苏东坡全招了,同时他就知道必死无疑了。试想,把皇帝说成「吴儿」,把兴修水利说成「玩水」,而且在看钱塘潮时竟一心想写反诗,那还能活?没有想到就在此时,散落四处的文化良知,开始集中起来,毕竟还有侠义人。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当地做官时的种种美好行迹,在他入狱后,公开做了解厄道场,求告神明保佑他。他在朝中的好朋友范鎭、张方平,不怕受到牵连,写信给皇帝,说他在文学上,「实

  • 文章杭州拱宸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杭州 拱宸桥 简记

    拱宸桥当系以在城北而得名,桥本身系石制 ,,为高拱形。其地原为大运河杭州城外之终点。 所有内河小轮,皆集于此,可通嘉兴、湖州、苏 州、上海及沿线鄕鎭。民殷物阜,桑麻遍野,素 为蚕丝出产之区。桥旁有张大仙庙,香火素盛。中日马关条约,辟杭州为商埠,以拱宸桥为 日本商场。日人设有邮局,及内河轮船。浙路公 司另建江墅支线,以利钱塘江与大运河两者间客 货运之联络,长不足十英里,于满淸光緖三十三 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通车。每天午前八时与午后二 时,各往来两次。所定票价分

  • 文章辛亥革命與溫州烈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陳顯之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温州 杭州 英雄

    辛亥革命时期,温州有不少志士为反清、反帝的革命事业而效力,同时有七位烈士为之捐躯,却一直鲜为人知。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两月之内便光复了十五个省、市和江南大部分城鎭。张勋等仍死守金陵(今南京)负嵎抗,新军败退鎭江,四处求援。十月下旬,乐清白鹤寺僧民小学校长月空和尙(俗名黄飞龙)响应陶成章(焕卿)在上海组织光复义勇军的号召,与本县光复会会员周六介(李光)带领同鄕青年到普陀山,以佛寺为掩护,秘密招集敢死队员,星夜赶往杭州配合新军

  • 文章大陸古都之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旅游 探亲 郑州 南京 杭州 苏州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玉石像,是値得一看的。明孝陵早被破坏了,若是存留至今,比起北平各陵的建筑,也还是差些。国民政府内有洪秀全宫殿,在水池中间,虽然很美,只是太矮小了。 国父的办公室和休息室,都是钢筋水泥平房建筑,比起台北巿 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要差多了。乘远程汽车去杭州,途经太湖边,因为阴雾,广阔的看不到对岸,只见船只在湖中行驶。在宜兴县看到所有电线杆,都是黄龙形的琉璃瓦筑起,项端有五个展翅型的日光灯。沿路旁更有各种彩色砖瓦、佛像、观音和玩具等,这趟汽车旅游,也很有

  • 文章懷家鄕談過年的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薛章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杭州 年货 风俗

    客居宝岛光阴如弹指,不觉已是蜡尽冬残,农历又要过新年了,囘忆往昔在我们杭州,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准备许多吃的。现在笔者就先从打年货说起。打年货过年,在十二月的初头,就要忙起来了。收租米的管家们,坐着船下鄕收租米囘来,一石一石的向米仓里藏(音坑)。好的佃户、坟亲、不等东家去收租,就自己抗(音杭)到城里来,不但有大量的白米(存仓)糯米(里粽子用)香秔米(煮稀饭)血糯(做糕用)还有九斤黄的大宪鸡(接财神用)整只腿的醃蜡肉(祭祖先用)红白年糕再有几十担的大白菜(做冬

  • 文章杭州人的衣住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杭州 饮食 居住 消费 服装

    ①在八十年代初期,杭州人的爱美心理和从众心里的平衡结果就是服装跟着影视走,热情而盲目。记得当时一部《卞卡》不但满街飘动,「卞卡头」而且商店卖疯了,「卞卡衫」纯情的学生穿,年轻的妈妈也穿;小商小贩穿,参与外贸的小姐也穿。而到了今天,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淸楚地意识到追星的徒劳和可笑,人们衣着开始追求个性化、成衣化、时装化、高档化、再不「追星」,据说《渴望》在杭州播出时,上海一厂家推出慧芳衫,杭州百货大楼竟连二十件都卖不出。许多

共144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