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石曾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煜瀛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李石曾 人物事略 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

    先生李姓,諱煜瀛,字石曾,筆名眞民,石僧,晚年自號擴武,河北高陽人也。父鴻藻公,在清季仕至軍機大臣,有政聲,卒諡文正。先生誕生於民元前三十一年辛巳(清光緒七年)五月初二(一八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幼而歧嶷,甫六歲,鴻藻公卽教以詩書。年十五,從齊禊亭習漢學。禊亭,壬辰進士,鴻藻公門生也。名令辰,自為易州書院山長,稱高陽碩儒。先生從游幾達十載,學思俱進。又從王法良(弼臣)習書法,功尤精深。曾手抄說文部首數通,今尚有存本,時人臺靜農嘗謂:「石曾先生榜書排闥入魯...

  • 文章李石曾先生一生事業平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 李石曾 人物传记 世界社 学术研究 国际机构

    一 前言党国元老李石曾(煜瀛)先生一生事业,多彩多姿,复杂无穷;郑彦棻先生曾称石老为「一代高人」,自是的论;我则称李氏为「一代奇人」,盖石老活了九十三岁,在事业上,其多、其广、其活跃与其永远无休止的动态,在党国元老中除 国父中山先生及 蒋总裁外,很难再找出第二人,能与李氏嫓美。但其人并非交际能手,也非酒肉征逐之辈,他虽有文人特立独行的个性,但为了某种事业,他又不惜投身于群众之中。我曾说:「以石老事业之繁多,就是请他老自己写自传,也未见能写得周全,何况别人

  • 文章怀念李石曾老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李石曾 人物回忆 追思悼文 革命精神 往事夙文

    五十八年的重九,天朗氣清,風和日麗。一早,石曾先生即以車至大直寄寓,邀往北投登高,並詳詢有關滇緬邊區未撤部隊的情況,因我剛由泰國北部歸來也。途次,司機山東孟君對先生說:「老先生,偌大年紀,應該休息休息了!」先生曰:「人生在世,怎可休息,你要知道,休息就是等死」。司機聞言,半晌不語,我也惘然若有所思。我常冥想,假使所有的天體,忽然休息了一秒鐘而不運轉,則整個宇宙,將會發生如何的災變?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先生仁哲素食,勇於不息,與天地合其德...

  • 文章李、吳、蔡倡導「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及影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李石曾 吴稚晖 蔡元培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推动原因 组织办法 影响结果

    民初,李石曾(煜瀛),吴稚晖,蔡元培(孑民)先生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曾引起社会热烈的回响,尤其是青年学子,趋之若鹜,纷纷报名参加。民国八、九两年之中,即有近二千人赴法,在我国留学教育史上,堪称空前盛况。惜后因遭遇许多意外的困难与变故,不易克服,无以为继,只好草草结束。李石曾先生,河北高阳人,清末大学士李鸿藻幼子。虽出身官宦世家,却无意仕途,自幼立志环游世界。光绪廿八年(一九〇二)年二十三岁,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初学农,继入巴黎大学斯巴德学院硏究生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