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煜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唐曾迁都南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迁都南昌 皇殿侧 南唐迁都 李璟 李煜

    升,立国仅卅九年。公元九五八年,国势强盛的北方后周,怀着统一国家的雄心,南下一举攻陷了南唐北方重镇扬州。当时南唐第二个国君李璟在位,在位期九三七—九六二,史称南唐中主,国力衰竭,丧师屈降,只好割地赔款求和。后周出于权宜之计,将南唐降为其属国(国君不能称皇帝,只能称国主,故称李璟为中主,其子李煜继位后称后主),然后掉转矛头,挥兵北上攻打北汉。乞和之后,李璟忧虑国都金陵同后周强兵仅一江之隔,处于强敌虎视眈眈的觊觎之下,凶险近在咫尺。他与大臣计议,迁国都于洪州

  • 文章地方古蹟——金娥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7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2-11-20
    关键字: 金娥墩 李煜 周国桢 名胜古迹

    金娥墩是我国词坛上一位震古铄今的大作家南唐后主李煜妃之墓,位于无锡泰伯鄕,妃工词翰,美且贤,对煜常进忠言,煜宠之殊甚,年二十一,随煜东会吴越王,在途中得病死亡,因葬于此。金娥墩在明以前,土人俗称金鹅墩,相传有金鹅见于墩上,后发现墩内之墓,墓上封甎皆刻有唐王宝印,于是知俗称金鹅墩为误传。吴县诗人周国桢有金娥墩诗若干首,兹录其一如下:「芳原仿佛玉勾斜,斑駮甎文识李家,走马向时营细柳,啼鹃终古泣桃花;近邻绿水沉西子,远惜靑谿葬丽华,此是盛姫埋骨处,翠钿零落怨天

  • 文章漫谈文学史上诗圣杜甫与词圣李煜文学名家论述系列之十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杜甫 李煜 诗圣 词圣 人物生平

    的许多诗人所不能做到的,这就是杜甫的作品之所以被尊为伟大雄奇之所在。自幼生长深宫养尊处优穷奢极欲在中国文坛史上,一向被称为词圣的李煜,一是由于他是继唐朝下来,成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因此,史称他为李后主。他的词确实写得十分高妙,与其父亲李璟齐名,父子两人,合称为「南唐二主」。李煜生于南唐烈祖的升元元年(西元九三七年,即后晋高祖天福二年),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西元九七八年),享年仅四十一岁。初名从嘉,字重光,在皇族中排行第六,后来却得以继任为南唐国君,如前

  • 文章亡國之君的「智」與「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涂繼文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亡国之君 李煜 刘禅 施政理念 处世哲学

    」(魏《策命》中语)的决策,对于保全广大人民生命财产作用大矣!「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国演义》开卷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不合合久不分。」如果说刘备是分裂时代的英雄,那么刘禅可谓统一过程中的俊杰了。2、在对内政策和用人上。南唐后主李煜天性柔弱,政治上不但平庸而且无知,完全不懂得为君之道,具体表现:一是妇人之仁,不懂法治。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载:他「性宽恕,威令不素著」一次视察监狱,见一死刑女囚,已判产后执行。不久生下一对双胞胎,他无任何理由,即下诏改判流放

  • 文章金陵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潘萬慶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李煜 人物事迹 金陵古城 探访亲友

    快,不负少年头」何其壮哉!然而曾几何时,思想偏差,竟反而走出抵御外族的抗战大营,甘冒私通敌国之大不韪,建伪政权于此城,虽然他当时统制下的影片钟山春里,也曾为其伪都歌颂过「龙盘虎踞石头城」,却也只徒令名城蒙羞。最堪怜的,却是约近距今千年,五代十国时代的南唐后主李煜了。南唐,乃李煜祖父李升篡于杨姓之吴,按李升本杨吴之部将徐温养子,原名徐知诰,温死,知诰篡国,复李姓名升,在位头尾仅七年,死后由子李憬继之,在位亦祗将及十八年。李煜于公元九六一年继父嗣立于金陵,通称

  • 文章索居低唱(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壬申 張仲五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南京 太平军 李煜 佛经 镇江 薛家巷 诗词作品

    五、南京秦淮风流自六朝,太平军后便萧条,恢复旧观曾相国,韬光还是遣无聊。画舫欵乃双橹摇,桃叶渡口大中桥,河房笙歌传户外,金吾不禁每通宵。李煜也能知进兵,载美又作陇西行,倚声虽是传千古,不及区区辱井名。两度舍身崇佛经,谤木政治也修明,如梦六朝多多恨,梁武饿死在台城。城西小湖名莫愁,湖上却有胜棋楼,平添俗气污颜色,卢家少女亦蒙羞。罗列江心八卦洲,燕子矶上要回头,后湖四月樱桃熟,才有游人荡小舟。二水中分白鹭洲,血影石在皇城头,乌衣巷无王谢宅,李黾年有唱经楼。无

  • 文章词中之帝亡国之君的后主李煜文学名家论述系列之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3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李煜 词中之帝 人物生平 词作欣赏 南唐历史

    文·邓海翔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罗。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破阵子》这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被迫辞庙北上降宋后写的一首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罗开头两句,「四十年」和「三千里」对举,包含了悠长的时间和广大的空间。气象万千、魄力沉雄,开启了苏东坡、辛弃疾豪放词的先驱。接下来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罗,「几曾识干戈」,「识」字用得高妙。意思是说爱好和平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