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叔同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绝代才华绝世姿 一生身世一篇诗 一代诗人李叔同与温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李叔同 弘一法师 律学 佛学 晚节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出。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 文章弘一法師與晚晴山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1期  作者:胡國樞 出版时间:1995-11-10
    关键字: 李叔同 弘一法师 晚晴房 佛教

    在杭甬铁路的中心点驿亭,美丽的白马湖畔,有一幢小小的精舍,这就是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一九二八年冬,弘公的好友与学生夏丐尊、刘质平、丰子恺、经亨颐、穆藕初等,鉴于大师住无定所、健康不佳,再加灭佛风潮时有所闻,征得弘公同意后,在此结庐三椽,作为他晚年栖息之所。弘公借用李义山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中的「晚晴」二字,题名曰「晚晴山房」。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一八八〇—一九四二),从一九一八年杭州虎跑出家,共二十四年佛门生涯。以振兴佛敎、弘扬南山律宗为己任

  • 文章芳草連天·知交零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蘇遲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李叔同 送别 犬童球溪 旅愁

    李叔同的歌典中,《送别》一首无疑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故事又特别多。长期以来,《送别》几乎成了李叔同的代名词,大陆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的插曲或主题歌采用《送别》后,这首歌更是家喩户晓。关于《送别》歌词的各种版本然而对于《送别》,却有一个不易引人注意的宣传失误。由于人们对此歌传唱、渲染得多,硏究得少,以致很多人都以为此歌的词与曲皆为李叔同所作。其实《送别》的曲子原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P··奥德威(John p.Ordway,一八二四—一八八

  • 文章城下寮所思——曾是高僧潛修地,殘磚斷瓦示無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乘健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城下寮 李叔同 历史遗迹 随感遐思 人物纪念

    附記:本文,今虛幸得先讀快甚;但又不能自禁而擅敢插加數句於末段,還祈作者曲宥其冒失。一九九五年夏至,胡今虛記。

  • 文章李叔同和夏丏尊合创《中国儿童时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陳星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夏丏尊 李叔同 《中国儿童时报》 浙江文报

    一九三〇年六月一日,中国近代首张儿童报纸《中国儿童时报》在浙江绍兴诞生。它的创办人即是弘一大师李叔同和敎育家夏丏尊先生和学生田锡安。《中国儿童时报》的宗旨,正如该报发刊词所言:「培养社会儿童与科学儿童相结合的新中国儿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编辑者对报纸的版面曾有精心的安排。其第一版为时事综述,意在引导儿童关心国家大事;第二、三版为科学、文艺;第四版名为「自己的园地」,专门刊登少年儿童自己的作品。国内著名画家,像丰子恺、潘天寿、万丹书等也经常为报纸作插图

  • 文章弘一大師溫州蹤跡——披露一批新的史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6期  作者:韓山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李叔同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温州足迹》 史料

    弘一大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弘一大师温州踪迹》一书问世了。此书收集了大师行脚温州十二年间的言论、事迹、书信、著述,收图片墨迹五十余件。在公布的一百六十五封书信中,有一百四十三封是从驻锡地温州庆福寺寄出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编审徐正纶先生的其中八封致郭奇远的信(现收藏在温州博物馆)作了详细的分析,反映了温州人对弘一大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郭奇远,浙江瑞安人,他曾在一九〇一年至一九〇二年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与出家前的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同班同学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