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杂记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談家鄕民俗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仕軍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湘乡 民俗 杂记

    在湘鄕文獻,先後拜讀了陳劍平鄕長的「我鄕的民俗」。曹效之鄕長的「濲水民俗活動槪記」。與羅得嶲鄕長的「故土風情與童年見聞」三篇大作,再加上最近政府解除戒嚴,主動展開對大陸「政治反攻」基於人道,首先宣佈開放民衆赴大陸探親。使我那原已麻痺了的思鄕病,如池中投石,激起了波盪的漣漪,死灰復燃!好幾個晩上,怪夢叢生,每夢不是徜徉在故鄕阡陌的田壠鄕道上,就是徘徊在街道巷尾之間,久別家鄕四十二年的父母親友重又歡聚一堂,高興之餘,不禁手舞足蹈,縱聲大笑起來,不料「你發神經...

  • 文章速寫陳槐鄕長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2期  作者:知名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陈槐 乡亲 杂记

    住在台南的陳槐鄉長,近年來只做了兩件事:一是享清福;二是在大陸湘鄉市仁厚鄉做「思源莊」。前者留在后面介紹,先談他做「思源莊」的經過。少小外出的陳槐鄉長,跟絕大多數的旅台同鄉一樣,自政府開放探親之後,他迫不及待回到湘鄉探親,不料他的遭遇,卻與其他同鄉不同,就是雙親大人俱已不在人間,骨肉兄弟亦已作古,他想自己血親旣已不存,找找傍系親屬也好,想不到他們都同歸天國。他想人没有了不說,那麼祖宅那個老破舊房子,應該還有幾塊磚頭,可是天不從人願,他的祖宅都變成水庫了,...

  • 文章郑熊番禺杂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阮廷焯 出版时间:1980-06-30
    关键字: 《番禺杂记 考证 辑本

    考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地理类)番禺杂记一卷,摄南海主簿郑熊撰,国初人也。莆田借李氏本录之,盖承平时旧书,末有河南少尹藏六字,不知何人也。祕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一)(地理类)番禺杂录三卷。郑樵通志艺文略(地理类)番禺杂录三卷,郑熊撰。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五)(经籍考地理类)番禺杂记一卷。宋史艺文志(卷二)(传记类)郑熊番禺杂记三卷。昌彼得说郛考番禺杂记,题唐郑熊撰。按是书唐志不载,陈振孙云国初人,则此作唐人误。原书元明以来不传,类说尝删节

  • 文章怀乡杂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9期  作者:楊貽達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怀乡 杂记 回忆 北郜村 先祖

    杨贻达 遗稿老家崞县北郜村我全家由大陆来台,忽忽已整十五年了。儿辈每于闲话家常时询及故鄕地方情形和老家家庭状况,我因在家时少,过去全凭内人给他们随时讲述。去冬内人病逝,我给他们零星的个别的讲说,实感不胜其烦,惟念儿辈念鄕心切,追本情热,特写这篇怀鄕杂记,一面对儿辈做个整个的解答,一面也藉做我个人离开老家二十多年来的回忆。我的老家是住在山西省崞县第五区北郜村。崞县位于太原以北忻县与代县之间,全县分五区,共四百八十多村,人口约二十五万;地域虽大,而山地几占

  • 文章探親病倒曾繁焄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曾繁君 湖南 探亲 杂记

    【記者鄭桂平專訪】七十六歲的曾繁焄老先生今年三月底返回湖南老家探親,他的身體不太好,有一點糖尿病、胃潰瘍,出發前,他曾想過要不要保一個旅行平安險,但最後還是作罷。原訂一個月的行程,到了五月底曾老先生台北家中的電話還是沒人接聽,友人都暗自擔心。六月九日,少許舊識終於接到他已回到台北打來的電話,原來老先生果然在大陸生病了,住了半個月醫院,又休息了二十多天,這一波折,連回程的機票也過期了,臨時在香港機場又買了一張票,六月八日才平安返台。老年人最多各種病痛,最難...

  • 文章雲樓散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杭州 名人 方言 杂记

    一、簡介李唐鹽官許遠之行誼許遠,不詳其字,號、別署,李唐杭州鹽官人也。其先,自高陽南渡,世仕江左。七世祖亨,陳衞尉卿。六世祖善心,楊隋禮部【龍按:禮部,一作黃門】侍郞。高祖敬宗,字延族,徙家新城,相李唐高宗,史特稱其才優而行薄。曾祖昻,虔化令。祖彥伯,太子舍人。考望,右羽林將軍。遠爲人,淸幹寬厚,明通吏治。初,從軍河西,爲磧西度支判官。章仇兼瓊鎭劔南,又辟爲從事。兼瓊慕其門,欲以女妻之。遠固辭,兼瓊怒,積他事中傷,貶爲高要尉。後遇赦,得還。迨孽胡安祿山作...

  • 文章西湖名勝楹聯偶憶(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方延豪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西湖 名胜 楹联 杂记

    冷泉亭除了機鋒相鬪的幾副問答聯語外,尙有一聯云:「泉水淡無心,冷暧惟主人翁自覺;峯巒靑不了,去來非佛弟子能言。」傳係金安淸所作,雖語含息壤之意,然略帶說敎了。孤山除林和靖墓,放鶴亭、鶴塚,梅林外,後來又增出林廸臣墓、林典史墓。林廸臣係光緖間杭州知府,創辦蠶桑學校,作育農桑人才,有功地万。林典史名汝霖,則在太平天國時,一門殉難。故孤山成爲三林鼎足之勢。有人撰聯,包括三林事迹,語語切當,亦大手筆也。惜乎已忘却作者姓名,聯云:「樹穀一年,樹林一年,樹人百年,兩...

  • 文章返鄉掃墓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曹明仙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扫墓 杂记

    民國七十八年三月三十日晨,約同杭州俠仙二哥嫂,一行四對夫婦,由杭州出發,在臥車上經過了一夜兩天,抵達徐州時,已經又是夜晩了。姪女君芳夫婦在車站月臺上等候,他們只認識俠仙二哥嫂,經一一介紹後,始親切地寒喧起來,當晩下榻宏達賓館。次日搭乘小型客車(麵包車),直駛家鄕蕭縣。初春的淮北地方,還有點兒寒風料峭,午後多雲的蒼穹,不時飛過三、五隻在臺灣難得一見的烏鴉。我們的旅行車,奔馳在兩旁種著白楊樹的國防大道上,心中眞的體會到了「近鄕情怯」的滋味,似欣喜也有些兒悲涼...

  • 文章「闽杂记」的考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期  作者:王天昌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闽杂记 学术研究 论文著述

    中副六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刋出「咸光饼之恋」一文。二十二日的中副小简,陈草先生认为咸文中所提的「闽杂记」一书当系「闽都别记」之误。笔者特地翻检一下闽杂记,咸文所引用的那一段有关光饼起源的记载:「戚南塘平倭寇时……。」确实见于卷十。未有错误,或许是因陈先生没有时间翻阅闽杂记,就想当然耳的认为凡是记载闽省琐闻旧俗的应当是闽都别记其书。闽都别记,记载闽省旧闻,至为详尽。三十多年前,笔者负笈福州三牧坊省立福高,曾经浏览一遍。虽然爱不忍释,毕竟高中功课繁重,无法细读

  • 文章我在中原杂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杂记 诗词 观光游览 嵩山

    四、登中嶽嵩山五嶽中之中嶽嵩山,位于河南登封。予在洛陽,曾偕友人陳遠湘、周揮彥往登,時年少氣盛,身凌絕頂,大有攬轡澄淸天下之志,所賦三律,亦頗豪壯。其詩如左:中嶽縱覽嵌「一至十」數字「一」柱擎天獲「九」重,嵩高久合受皇封中州坐鎭「五」千載(就有史以發言)「二」室分占「六」「十」峯。直取「三」山供几席,遙將「七」澤照心胸;輸他「四」嶽爭雄長,「八」表應須作附庸。二凌雲壯志任翔翺,俯瞰中原意志豪;萬里黃河來禹穴,千年巨壁立嵩高。地靈合有英賢出,天險不須士衆勞...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