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清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史乘·數家珍.説武進(四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6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73-05-15
    关键字: 史乘 明清 科举

    (一六七) 〔黃刑部讀書燈〕黃永:字雲林。性孝友,少遭家難,與弟初子易衣並食,以養父母。淸順治十一年,擧進士,官刑部員外郞,以奏銷案觸忌罷歸。由此怠於仕進,日惟以書爲樂,至老猶手不釋卷。所居小閣,臨城河,舟人曉發,每指熒熒紙窗曰:「此黃刑部讀書燈也。」(一六八) 〔龍居士〕陸簡:字廉伯,號治齋。少負才氣,明成化元年解元,二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預修宋元史綱目,累升詹事兼侍講學士,侍經筵,兩典會試,時稱得人。學問賅博,識趣高遠。人稱「龍居士」。卒贈禮部侍郞...

  • 文章故乡近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现大批明清建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2期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南水北调 明清建筑

    故乡近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现大批明清建筑大陆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近频发现重大文物。继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天津干线发现三处金元明时期的文物,中线工程库区的十堰市张湾区新发现大批砖木结构的会馆、民居等明清时期建筑。新华社报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专家日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的十堰市张湾区,发现大批砖木结构的会馆、民居等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黄龙鎭传统民居群、黄龙鎭六十四号民居和六十四附二号民居、武昌会馆、黄州会馆、江西会馆等六处。湖北省考古

  • 文章淸代廣東海防中路前哨——東涌寨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沈思 出版时间:1983-03-31
    关键字: 东涌堡 历史沿革 明清 军防要塞

    前言位于香港西部水域大屿山岛北岸中央,东涌鄕岭皮村的东涌古堡,传说是在宋代大屿山寨城的基址上,堞石为墙所修筑[1]。香港博物舘展出的东涌古堡照片资料所显示,该堡乃建于公元一八一七年(嘉庆廿二年)。此亦为该堡与建年份的一般说法。在香港政府拨款修葺东涌堡后,东涌堡一方面成为了大屿山岛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的大众所参观。另一方面,东涌堡以香港境内现今所仅存的清代堡垒式寨城,备受研究香港历史者所重视。多年来,有关该堡历史的文章推陈出新[2],使大家充实了对

  • 文章漫談浙江的南明義軍(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1-01-20
    关键字: 南明义军 王翊 浙江 明清战争

    紹興陷後,魯王偕肅樂等走天台,富平將軍張名振時駐師岑江,聞訊卽遣禆將率軍迎駕由江門入海,親自衞護御舟暫碇蛟門,後移蹕健跳,不久,入舟山,設行朝。自此以後,魯王的監國尊號支持到八年,其行朝,僅前後二次在舟山,時間共爲二年,爲陸地。其餘歲月,皆以海島爲金湯,舟楫爲宮殿,海舶苦無充份之淡水,扈從者晨沐,不過人各一盞,艙僅周身,穴而下,仍復蓋之,與處棺中無異。監國舟名「河艍」稍大;其船頂充作朝房,爲諸臣議事所在。當落日狂濤,君臣柑對,亂礁窮島,衣冠聚謀,雖金鰲橘...

  • 文章沭陽明淸兩朝之自然災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沭阳 明清两朝 自然灾害 记录

    沭陽縣,自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一四九二年)至清愛新覺羅·溥儀宣統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共四百一十九年。在此攸攸四百餘年中,旱、潦、風、雹、蝗,加之瘟疫等自然災害,交錯頻仍,造成千萬計黎庶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而帝王后妃深居宮廷,過著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之糜爛腐朽生活,其子民處於水深火熱困境之中,竟熟視無睹,無絲毫憐恤惻隱之心。餘對此驚心動魄而慘不忍睹之災情,進行粗略之探索,綜述如下,俾今日之海峽兩岸海屬人士有所瞭解。明,正德二年(公元一四九二年)、六...

  • 文章讀史乘·數家珍·説武進(四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7期  作者:沈霞飛  出版时间:1973-06-15
    关键字: 武进 朱二采 顾秉信 陈炼 明清

    (一七七) 〔不爲無用之人〕朱二采:字立人。其先世自湖廣遷常州,遂爲武進人。少好學,於理學尤能窮探精微。嘗言:「治道欲復之於唐虞三代,秦漢以來之法,或什佰而取一焉。」時値明末,慨民生之多艱,官吏之苟安,嘆云:「世道之壞,起於人心;人心之變,由於學術。」是以終身不爲無用之文,亦不願以文詞見譽於儕輩,鬱鬱以卒。(一七八) 〔淸初吾常三端士〕顧秉信:字確士,弱冠聰慧好讀,卽講求正學。時陝西李禺,主講延陵,確士往觀而慕之;尤悅太倉陸世儀所著書。(按世儀爲當時名士,...

  • 文章程德全重建寒山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7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78-08-15
    关键字: 程德全 重建 寒山寺 明清

    唐人張繼楓橋夜泊詩有句云:「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中所指寒山寺,爲馳名海內外,蘇州之勝地。「寒山寺」並非本名,寺始建於梁武帝天監年間,名妙利普明塔院。或以唐代高價僧寒山曾結茅於斯,唐人呼之爲寒山寺。宋太平興國初,節度使孫承祐重新建塔七級,嘉祐中賜名普明塔院。元末,寺塔俱燬,明洪武中重建,永樂及正統間再修,嘉靖中,僧本寂募鑄巨鐘,淸末被盜。據說明鑄巨鐘在日本,戊戍變法領導人康有爲曾題詩勒碑於寺云:「鐘聲已渡海雲東,冷盡寒山古寺風。勿使豐千又饒...

  • 文章走进棠阴古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3期  作者:宜黃台辦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棠阴古镇 夏布集散地 明清古宅 明清文化博物馆

    从中感悟和惊叹古建筑独特的艺术的魅力。这里至今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街、古巷、古祠、古庙、古宅、古塔、古桥、古牌坊,古色古香,韵味无穷。临镇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恩塔」,雄踞龟山,六面临风,巍巍壮观。这里的民宅以「吴、罗、符」三姓居多,民间有「罗三千、符八百,吴家老馆无价尺」之说。于是,入街便见得一栋造型独特、气势非凡的吴姓大宗祠,名曰:「八府君祠」。建于明神宗万历八年,中厅三门,东西二廓二十八柱,大梁雕有「雀、鹿、蜂、猴」图案,隐喻「爵、禄、封、侯」之意

  • 文章明清湘籍历科进士名籍纂录(下)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蔣勵材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明清时期 湘籍进士 历代人名录 明清史料 科举进士

    (乙)清代湘籍進士淸代共行一一二科,取進士二七四一九名,湘籍六八六名。一、世祖朝 在位十八年(順治),計八科取進士二八八二名(湘二一)。査淸順治三年丙戍科,共取進士三七三名,(一甲三、二甲七七、三甲二九三)未殿試者三十名。多爲北部冀、晋、魯、豫等省人,我省無名。査順治四年丁亥科,共取進士二九八名。(一甲三、二甲五七、三甲二三八)多爲江南各省人,我省無名。査順治六年己丑科,共取進士三一五名,(一甲三、二甲七七、三甲三一五)江多爲南江北各省人,我省仍無名。黃...

  • 文章明淸一條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明清一条街 明清遗存 民族风味 儒学旧址 城市规划 仿古民宅

    海州傳統的明淸一條街即中大街。舊時,這條古街上廟觀林立,綠枝成蔭,商貿發達,布匹、百雜貨店,雲集沿街兩側。古街雖經歷史長河的沖洗,可時至今日仍充滿著濃郁的古意。兩旁建築,多爲明淸遺存,四合院、黑瓦、粉牆、出檐、古牌匾、石踏步,舉目可見,頗具民族風味。中段爲儒學舊址,現爲一所重點小學,狀元橋、欞星門等古建築,已基本修復如初。東段點爲鼓樓(即鎭遠樓),現用塊石構築城堡廣場,樓頂新建飛檐翹角大殿,油飾一新,一眼望去,幽深淸靜,令遊人頓生懷古之思。近二十多年來,...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