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心雕龙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歲老根彌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刘勰 文心雕龙 文学理论研究 学者观点

    用北宋王安石的「孤桐」诗句,来形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是再恰当不过的事了,因为它是历久弥笃,光景常新的杰作。南朝齐梁间人刘勰,目睹当时文学风气,受玄学佛学以及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颓废和安于现状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文学价値观虽然受到新的肯定,但文人写作却以雕虫篆刻的文字技巧为能事,忽略了文学为人生服务的基本要求,以至数典忘祖,舍本逐末,发生种种流弊,于是愤而著述,决心从传统学术中,为中国文学找出源头活水,遂高揭征圣宗经的大纛,向六朝华而不实的文坛宣战。他大约

  • 文章飛流直下三千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8期  作者:王更生 出版时间:1987-08-30
    关键字: 文心雕龙 艺术特征 文论宝典 学术研究

    文心雕龙既是中国系统完备的文论宝典,也是刘勰运用高度的艺术技巧,写成的文学名著。他那惊人的才华,挥洒自如的辞釆,正像李白笔下的庐山飞瀑,令人不禁叹为观止。我国学者之谈文章修辞,除陆机文赋以外,刘勰可谓开创风气的先驱,他不但「标心万古之上,送怀千载之下。」更公开了自己平生从事创作的经验。因为一般人讲文章作法,总喜欢说「文成法立」「文无定法」,弄得人丈八金刚摸不着脑袋,然而刘勰不但是「鸳鸯绣了从敎看」,且进一步的「更把金鍼渡与人」。所以我尝说诸子史传的文章之

  • 文章文心雕龙——一部中国文学发展史迄今仍属空前伟大的巨著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謝世寧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文心雕龙 刘勰 中国文学发展史 巨著 指导写作

    文心雕龙,为南北朝时,南朝梁代刘勰所著。文心是讲如何用心写文章,雕龙是指言辞修饰细致,如同雕镂龙文。刘勰写作此书,原意是谈如何作文的原则与方法。因篇目多,首以五篇导引,再介绍著者,最后作综合性述评。「序志」篇指出: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辨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时序」篇举历代唐、虞、夏、商、周、西汉、东汉、魏、晋、宋、齐等,除了描述各代文学的风貌特色外,并针对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而由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二句

  • 文章王更生硏究文心雕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台湾师范大学 王更生 文心雕龙 文学批评 学术成就 刘勰

    批评,对注重情面的中国人而言,像一道鸿沟,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跳过沟来,作主观的批评。最常见的文学批评和艺术批评,就在人们彼此的情面下,变得没有什么内容,同时,也没有章法。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王更生敎授说:「古人已留下了可供依循的范本,如果能有领会,相信能引导大家走正确的批评之路。批评,是很重要的工具,它能鞭策大家加速进步。」这位古人,活在一千四百九十多年前的南朝梁国,名叫刘勰(彦和),他的著作是文心雕龙。王敎授说,「文心雕龙」一向被学界奉为文论的宝典,翰苑

  • 文章談武進文學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3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武进文学溯源 文心雕龙 文学作品的传承

    我们武进,自秦汉以迄魏晋,朝中无名公巨卿,也无与名公巨卿相交结,其无文学作品流传,是在意中,但我们并不可因此认定我们武进在文学上便是空白。齐梁之间,武进文坛出现了颗巨星,那便是刘勰文心雕龙的著成。刘勰,字彦和,史籍上都说他是东莞莒人。其实他是生于武进,长于武进,应当算是武进人,东晋侨置东莞郡于今武进境,下辖东莞、莒、姑幕三县,其郡在今武进之东南,当时是属晋陵县境。故齐梁之东莞,实是在晋陵境内的侨置郡。刘勰虽是宦门之后,但到了他的一代,已是穷得衣食不周,不得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