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研究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教學師承記(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梁兆康  出版时间:2001-10-31
    关键字: 崔载阳 民族中心教育 澄江师院 教育研究

    部,一方面即拟开办教育学系。十六年秋教育系开始招生,但同时感到大学的工作应重研究,而国内教育复太外国化不适合于国情,乃筹设一教育研究所,旋于十七年二月宣告成立,并开始发行《教育研究》。本所创办人前主任庄泽宣先生曾在「创刊号」中说:「我们想不发空论,不说废话,足踏实地的做工夫。因为研究的对象的问题小,研究的态度和方法的关系较大。」庄先生这段话之留在研究所各个人员脑子里,是万转而不变,历久而常新的。崔主任在肯定庄先生的科学研究态度与方法之后,继续指出:研究所因所内

  • 文章程伊川教育思想之研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7期  作者:田種德 出版时间:1972-07-25
    关键字: 程颐 教育理念 研究论文

    独到之处。参、教育的功用与必要人们为什么应受敎育?敎育为什么是人们必要的?伊川先生说:「万物皆有良能,如每常禽兽做得窝子极有巧处,是良能不待学也。人之初生,只有吃乳一事不是学,其他皆是学」。此种见解,深合现代心理学。他承认人类的本能不如禽兽那麽复杂巧妙,人类只有吃乳是本能或遗传的反映,其他都是后天的学习或获得的反映。惟其如此,人类应受敎育的必要亦更无限而迫切。敎育的功用,在能改善变化其气质以恢复至善的本性。气质虽有淸浊贤愚的不同,但都受敎育的陶冶,即使下愚亦可

  • 文章民国时期武汉地区女子学校德育研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2期  作者:白敬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武汉地区女子学校 德育教育 学术研究

    本文荣获第六届《湖北文献》研究生论文奖学金,作者白敬,为湖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授:康志杰。

  • 文章懷念我的父親杜光塤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杜芳若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杜光埙 父亲回忆 追思悼文 教育工作 研究精神

    生離使人黯然神傷,死別更令人錐心泣血。民國六十四年,半年間,父母親先後逝世,實人間之痛事。十週年了,悲傷的心情仍然無法平抑,那一年可以說是我生命史中最悲傷的一年,一月七日母親以肝疾去世,爲家中帶來了空前的不幸,父親以七十五歲高齡,突遭鼓盆之戚,身心之創傷,由父親時常的哀嘆飮泣,使家中悲傷苦寂的氣氛令人窒息,每日的生活也變得似浮雲似的飄盪不安。將母親的喪禮料理完畢,送二妹三妹同時返美國後,爲了安排父親的生活,消除父親終日哀淒的心情,遂將家由北投移往臺北,偕...

  • 文章歐陽漸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3期  作者:吳宗慈 出版时间:1986-01-03
    关键字: 欧阳渐 佛学研究 东渡日本 唯识学 佛学教育

    歐陽漸,字竟無,江西宜黃縣人。父暉,官淸農部,浮沉二十餘載,不得志。漸庶出,六歲而孤,家境至困,其適母,庶母,並生母,凡三人,又寡嫂一,三姊亦早孀,全家生計,惟漸是賴。兒時,夜讀,偶倦欲眠,母即警之曰:「全家所賴惟汝,汝不學吾無望矣」!母哭,漸亦哭。自是勤學不稍懈,學日進,文章古奧,不入時趨,旋入泮,爲經訓書院高材生,從叔昱讀,由程朱曾胡諸家言,博涉經史,兼工夫算,甲午,中東戰後,國事日非,乃慨然雜學不足以應世變,專治陸王之學,友桂念祖自江寗來,爲述石埭...

  • 文章從周書看周代文化的成長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周书 周代文化 学术研究 政治变迁 官制 田制 教育 礼乐

    今傳十三經注疏中的僞古文尙書,計有五十八篇,其中的周書三十二篇,經歷代學者的探究,認爲只有十九篇(顧命、康王之誥合爲一篇),是眞本,其餘如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陳、畢命、君牙、冏命等十二篇,都是後人僞造的,不足以採信。我國文化,有周一代,才得以奠基發展,在可信的周書史料中,我們雖看不到具體而完整的制度,然而我們却可從各篇所表現的修己治人的言論中,略窺其敬天、法祖、仁民、懲暴、忠愛、孝慈的精神與法則,進而推衍其文化成長的必然性,...

  • 文章加善老年大学探索开发专业研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10期  作者:王保漢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嘉善老年大学 教育层次 老年书画研究协会 性别平等

    的五十年》,以前出版过第一辑《曙光》,第二辑《风雨征程》,使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敎育。千禧年来临之际,该校正向「四上一中心」(上规发、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教育中心标准奋进。的必要。《夜航船》中张岱也说「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但他又强调夜航船中的「考问」虽多是一些极肤浅的事,但它却包罗著「天下学问」,都应重视的。这正是反映了宁绍人自古以来崇尙多知的风气。我对这种以「多知为荣,无知为耻」的求知比智精神,早就有着笃诚的崇拜

  • 文章敎育哲學宗師崔載陽先生生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崔载阳 教育事业 孙中山思想 学术研究 人物生平

    先生广东增城人,民前十年生。是宋朝有名的宰相崔与之(号菊坡)先生的后人。其高、曾、祖及父亲四代秀才。世代书香。民国七年,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即国立中山大学前身。民国十年,考送法国公费留学,入里昻大学,嗣以「比较研究涂尔干与杜威之敎育哲学」论文,获授哲学博士学位。民国十六年,先生应国立中山大学戴季陶校长之聘,回国任敎。自是任中大敎职逾廿余寒暑。民国二十年,先生受命接掌全国第一个敎育研究所—国立中山大学敎育研究所主任职务。以科学方法研究敎育问题,贯彻三民主义

  • 文章傣學硏究的先行者——李拂一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俁祖榮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李拂一 傣学研究 边民教育 东南亚之行 青少年生活

    合资为地方修桥舖路和购置图书万余册,建立佛海县第一个图书馆,供民众和学生们阅览。集资购买发电机,让佛海亮起电灯来。因李拂一先生为边地民族教育和发展边疆经济不断地献计献策,团结广大社会贤达为建设边疆群策群力,解囊资助等等热爱边疆的精神为民众所敬仰,后来李拂一先生曾多次调任,最后又升职到省府为参议员、省府秘书,幷当选为国大代表。一九四四年五月被省厅委以西南督学区国教视导员等职。四、傣学研究李拂一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进行傣学硏究。恪守本职之余能为

  • 文章廣東省立文理學院前院長何爵三教授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何冀生 何堯載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何爵三 人物事略 教育生涯 文史研究工作 研究著作

    何爵三教授係客屬大老國學大師蕉嶺籍林大椿教授之授業恩師,承其提示編刊事略,亦表示林大師之感恩懷念也—編者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