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改革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車向忱創辦與管理的平民敎育學校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33卷 第1、2、3、4期  作者:王貴忠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车向忱 平民教育 教学管理 教育改革

    本世纪二〇年代,车向忱在辽宁创办和管理的平民夜校不仅是本省社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而且居全国先进行列,推动了全国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车向忱管理平民教育的特色和教学管理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惜鉴意义和指导意义。一、一九二五年以前辽宁平民教育的状况清末教育制度改革,孟昭常于一九〇七年倡议普遍设立公民学堂,进行平民识字教育,扫除文盲。一九〇八年学部制定一〇年扫盲计划,要兴办简易识字学塾。于是各地出现了艺徒学堂、贫民半日学堂、半夜学堂等简易识字

  • 文章王以昭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王鍊中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王以昭 地方公益 东海圣人 教育改革

    附註:本事略爲曾孫王効蒐集資料,王勤整理撰寫,王功編審校對。

  • 文章大刀闊斧與密針細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3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2014-06-01
    关键字: 台湾 施政方法 翡翠水库 教育改革 核能政策

    就难免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眼前一例就是推行了二十年的「教育改革」。教改是很响亮的号召,用心也未尝不好,但诸多考虑未周,有些步骤走得太轻率、太操切,譬如广设大学,由近三十所突然扩张到超过一百五十所,「雨后春笋」的景象固然好看,但师资不足,免不了滥竽充数;经费不足,便只好东拉西扯,更因「少子化」的影响,连学生也不足了,主管当局不得不想尽办法去收拾摊子。大学、大学生、连带的某些教授,都不再是受到社会公众尊重和信任的「品牌」,这是大学膨胀化之后可悲的下场。二十年

  • 文章高雷新情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7-01-31
    关键字: 故乡教育改革 创新文化生活 医疗水平

    去(九十五)年六月底,我爲期三個月的「神州之旅」終於計劃週詳而歡快成行。此次覆蓋的地區極之遼闊,由中國大陸的最南端一直延伸到陝西之北;安排的節目十分多樣,由攜帶孫輩遊香港迪士尼樂園到追隨世界梁氏宗長祭拜黃帝陵。我完全隨心所欲來設計這些行程,對於一些團體的活動,我抱著隨緣隨興的態度去配合,再沒有過去當「團長」的責任壓力,也沒有「身不由己」的無奈,眞正能品嘗到逍遙優遊的滋味了。自從家累全卸,我可以手持中華民國國民的護照,自由遨遊世界各地,但是,「雖信美而非吾...

  • 文章廣西教育的初期現代化(一九〇二——一九三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朱浤源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广西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推展 教育经费

    实行,学制改革运动于焉展开。广西近代教育改革,其幅度及广度均深,不只遍及初、中、高等教育,包括普通与职业教育,而且在教材、课程内容、教师、教室等软体(soft ware)与硬体(hardware)设备上,亦不同于往昔。以下,将依次加以介绍。前已言及维新运动时期,广西已在高等教育方面走出第一步。一九〇二年开始,则进入第二个阶段,前后相隔只有三年。该年由丁巡抚上奏提倡改制,将前任巡抚黄槐森奏准之体用学堂,增建为广西大学堂。[12]除此之外,在小学与中学方面,也有

  • 文章杏壇鉅子張曉峯博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先生求学 游学育国人 创办时代公论 基本知识丛书 教育改革 史料编辑 中华学术院

    七十自述:「……我不需要很长的履历,如要本人提供资料,希能引用下面三句语:『1,华冈学府的创办人;2,中华五千年史的著作者;3,全神敎的信仰者。』……我志愿做一个敎育家,必须具有无穷的爱心和无限的忍耐,来支持我再接再厉的勇气,克服不可预测的困难,创造庄严灿烂的大学城。」语出精诚,金石为开。亦如诸葛武侯所言:「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成就岂止继承浙东学派而已哉。

  • 文章北有曉莊 南有百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陶行知纪念馆 百侯中学 乡村教育改革 艺友制师范教育 民众教育

    「北有曉莊,南有百侯」這是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的社會活動家,生活教育家方明先生,在二〇〇三年十月三日隻身專程從北京來到粵東大埔縣參加「百侯中學全國第三個生活教育實踐基地」七十周年慶典活動暨「陶園」,「陶行知白玉石塑像」揭幕儀式會上的題詞。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一日,百侯中學隆重舉行「陶行知紀念館」開館盛典。百侯中學創辦於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是一間頗負盛名的農村中學。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秋,校董事會會長楊德昭先生為改革鄉村教育,培養有用人才,特專程邀請全國著...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