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学生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元代許衡的敎育思想(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丁崑健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许衡 教育家 教学 教育思想 学生

    乃上命也。(注五〇)对于来自学生的贽礼,许衡亦一槪予以拒绝:岁时,诸伴读以酒礼至先生家。先生辞曰:所以奏取诸生者,盖为国家,为吾道,为后进,非为供备我也。官守所尝得者,俸禄也。俸禄之外,复于诸生有取焉,欲师严道尊难矣!虽古有东脩之礼,但为师者既有取俸禄于国家,则东脩之礼当一槪免除,以免有商业气息存之于学校之中。㈡教学方法(甲)实施导生制度:导生制度,或称为学长制,乃是以高年级学生来导引低年级学生,使能向学。许衡在至元八年奉旨敎国子学,即决定建立导生制度

  • 文章抗戰期間 甘肅省之師範敎育與職業敎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时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师资学生

    三十年 五〇九、七八〇民国三十一年 七七四、一七五民国三十二年 一、三四二、四二五民国三十三年 二、七二三、二五四民国三十四年 四、二四二、一九二 三十四、三十 五两年经费数 包括县立师范民国三十五年 二一、五八八、八四八五、学生本省历年师范学校在校及毕业学生数表列如下:年度 在校学生数 毕业学生数 备注民国二十七年 二、五二三 二五三民国二十八年 三、〇六〇 六三五民国二十九年 三、九三二 八二六民国三十年 四、二八二 九〇三民国三十一年 四、五八九 七七四

  • 文章學海堂志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佛朗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学海堂 环境 教育宗旨 学生 教育史料

    附有跋。堂之外门西向,有文澜阁,祀文昌,道光间绅民公建,而阮芸台捐廉成之。与堂有石迳可通。学海堂颇多花木,以木棉为最著。堂前数株,东西分列尤为雄伟。松树为山中旧物,为梅岭松移植(按梅岭松素有名),粤秀松涛,载在志乘。梅树为山梅,此堂初建,移自白云山,由堂沿石磴至启秀山房,均梅树,花盛时蔚成雪海。以上学海堂之全貌也。谷陵屡换,今已荡然无存矣。二、堂的创建及其教育宗旨阮元是淸中叶时官僚中一位颇负时名的学人(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进士,终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

  • 文章抗戰時期中國的敎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4期  作者:韋卓民 藍乾章  出版时间:1980-01-10
    关键字: 战时教育 抗日战争 大专院校 留学生

    華中大學前身組合體之一文華書院(Boone College),爲吾鄂在華中區及武漢一帶最馳名之敎會學校,管敎甚嚴,作育人才亦衆。當年吾鄂子弟,多以能嚮往進入文華書院爲榮。一九二四年,新組織之華中大學,卽係由武昌文華大學博文書院,漢口博學書院,湖南雅禮大學及湖濱書院五校聯組而成,校址設於武昌曇華林,內置1.敎育學院。⒉理學院。⒊文學院。敎育學院內分:⑴敎育學系。⑵敎育行政學系。理學院內分:⑴生物系。⑵物理系。()⑶化學系。文學院內分:⑴中國文學系。⑵經濟學系。⑶歷史社會...

  • 文章八十六学年度闽籍学生奖学金接受申请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闽籍学生奖学金 申请要求 教育

    公私立大学或独立学院肄业学生2国内公私立二专、三专及五专〔四年级以上〕肄业学生。3国内师范大学及师范专科学校肄业学生。4国内公私立大学硏究所博士班、硕士班硏究生。四、申请奖学金学生,以当学年度上、下两学期操行成绩均在乙等以上〔含乙等〕,学业成绩总平均在八十五以上〔含八十五〕,体育成绩及格者为限。五、奖学金依左列之标准发给:1大专院校及师范院校学生,每名奖学金五仟元。2硕士班硏究生每名奖学金陆仟元。3博士班硏究生每名奖学金捌仟元。六、本会受理申请奖学金之期间,订自

  • 文章清末山西留学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2期  作者:石鍾琇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山西留学生 留学教育历史 甲午战争 教育现状

    在劝学篇里亦云: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费省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减而酌改之,中日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杨张二氏之言,可为当时朝野趋向于日本留学之说明,此种风气,卒形成光緖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间留日学生极盛时代,其所学者,多为「法政」、「师范」、「军事」等学科,学生人数,多至万人以上,分布于全国各省,堪称后来居上。光緖三十三年起,因留日学生选派浮滥,份子复杂,其中不乏藉留学之名,投机取巧,猎取官职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0-12-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教育深造 抗日战争

    被今人所忽视,知其眞象者,多已不在人世。来台之后,由于威权统治关系,亦无人敢言,遂致湮没无闻。故而将往事重提,供作硏究史事者之参考,或有助益作用。故幸勿以赘辞过多而忽视之为感。壹、流亡陪都接受深造教育过程实录一、我投考了中央警官学校正科十五期㈠投考原非本意民国三十三年春,我至山东省政府述职及参加省训团第四期敎育组补训,适値中央警官学校派员来阜阳招考正科十五期新生。报考者十分踊跃。有省训团新设之警政组受训学员,有省府现职公务人员,而以二十二联中及各联中毕业

  • 文章高擧三民主義旗幟的香港華南中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香港华南中学 创建始末 师资教育 优秀学生

    昂扬的学生队伍,步伐整齐的进入会场,一群群的工人羣众,也雄赳赳的散布在会场四周,香港的武装和秘密警察也夹杂其中,气氛显得异常热烈、紧张、凝重。九点钟,唱国歌揭开了大会的序幕,郭兆华先生担任大会主席,慷慨激昂的陈词,颂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奉献的爱国情操,激励大家效法先烈,贡献智慧能力,善尽救国的责任。接着学生和工人代表演说,大家提到国难当头,有的诉说陷区同胞在水深火热中受苦受难,有的主张从军报国,有的提议踊跃捐输,群众的情绪悲愤交集,当歌声唱起白云苍苍的时候,点燃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入伍教育 军校生活 坎坷往事

    之认识⒈教育长言不顾行我对本校「诚」的校训召示,早已深感讽刺。因敎育长的言行及事实表现,无一而非「诚」的反面示范或背道而驰。如每次训话时,总是强调警察为未来改造社会风气的主力、负有执法及重整道德人心的重责大任相勗勉;更强调凡有志的靑年都应以考入本校为荣、致力于建国的神圣使命为傲。惟既认定警察工作如此重要,如此神圣,自己又肩负如此重大的敎育责任,即应鼓励自己子女继承其志率先报考本校以作垂范,有事实证明岂不胜于口头之宣示?何以无一人作有志的靑年而均另谋出路别

  • 文章辛亥广西学生北伐敢死队槪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北伐敢死队 学生名单 升学历程 教育科目表 军官信息

    北伐敢死队奉令前赴南京,北伐的任务随而解除,嗣后何去何从,自成为有关各方关注的问题。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首先采取行动,特于民国元年二月间创办陆军入伍生队,揭示自二月二十五日起,招考年在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中学毕业及有相当程度,且体格强健、视力充足、志愿为军人者,择优录取入队,授以完全军士教育,预定于卒业后升入军官学校。广西学生北伐敢死队的成员,当然具备此项投考资格,全队学生志愿投考经录取转进入伍生队的人数,依据黄绍竑的忆述,「仅半数有余耳」。而此辈考进入伍生队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