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物产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期間一般貧民生活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潘震宇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故乡风俗 丰县 故乡物产 抗日战争

    我國在抗戰期間,人民生活均極艱苦,當時農作雖可照常耕種經營,却時有旱澇天災,影響收成,農村工業全無。經營商業,又因交通梗塞,而物資缺乏,一些生活上的點滴所需,必須自行設法籌謀,刻苦渡過。尤以一般貧民爲甚。筆者自幼生長在貧家,對當時之艱苦情形,體會特深,玆將過去一些生活上的瑣細。予以憶述,聊作談助。嬰兒的養育嬰兒出生後,一般家庭均餵食母乳,富有者,亦有僱用奶媽,食奶媽之乳,並藉以照顧嬰兒,然一般家庭中有的母乳並不夠吃,僱用奶媽又無經濟能力,當時又沒有牛奶補...

  • 文章杂忆故乡点点滴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張子雨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金乡县 故乡回忆 婚嫁习俗 故乡教育 故乡物产 儿童游戏

    一、前言俗諺:三十歲以前有記性,三十歲以後有悞性,六十歲以後有忘性,可是人要老了,大都有這一通病,那就是昨天的事忘的一乾二淨,四五十年以前的事,會記得一淸二楚,尤其夜深人靜時躺在床上,往事歷歷在目,流浪飄泊離鄕日久者,隨時都會憶起家鄕童年時的情景,仍就家鄕點點滴滴、東塗西抹一些小事敍述之,聊作茶餘飯後之談話資料。不過心中憂患如山,已感生機摧盡,並知老之將至,國破家亡心何堪,別時容易聚時難,能有生態歸故鄕,於願足矣!二、故鄕環境余籍魯西金鄕縣,經緯度在一一...

  • 文章鄢陵簡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縣台辦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故乡简介 环境物产 发展迅猛 适宜投资

    虎蹄梅、素心梅更是惹人喜爱。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不顾严寒曾专程来鄢踏雪赏梅,留赠墨宝。鄢陵蜡梅走进了中南海紫光阁,登上了人民大会堂和美国林肯纪念馆。在中国「二梅」评展中获八项金奖,古桩蜡梅连年夺魁。鄢陵桧柏造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我国园艺界独树一帜。昆明世博会上,鄢陵花卉夺得1金、2银、12铜的佳绩,为鄢陵赢得了殊荣。鄢陵四八〇〇多名花工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近万名销售人员活跃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尤其是在西部开发的大市场中,到处可以看到鄢陵花农的足迹

  • 文章我愛故鄕常熟的常熟(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曾虛白  出版时间:1975-01-20
    关键字: 常熟 虞山 我爱故乡 “皮包水” 物产殷盛

    才会引发今天回忆的这番眷恋之情。四、常熟人怎样跑了出来李杰说,常熟「物产殷盛」到「充然有余而不资外助」的地步,因此,过去常熟人大都躱在家里享福不愿浪迹天涯的。我在大陆上却是南北奔驰过着浪迹天涯生活的人,因此,在那时候很少遇到常熟的小同鄕。可是今天在台湾台北一地开同鄕会,一次聚会来上百把人却是稀松平常的事。几十年中常熟社会有了这样的变化値得我们硏究。中共搅翻了常熟社会,日寇打破了常熟人守老家的习惯,当然这都是常熟移风易俗的几个大关键。但最初常熟人不喜欢出门

  • 文章我愛故鄕常熟的常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曾虛白  出版时间:1974-12-20
    关键字: 故乡 常熟同乡会 虞山 物产殷盛”

    其■平衍,其物产殷盛,若梗林布枲,鱼盐蔬果,水陆之珍奇,可以供国赋而给民用者,充然有余而不资外助。自阖闾夫差雄据一方,虎视诸夏而俗豪侈。自泰伯子游礼让风行,文学化洽而人材汇出。是固江南名区,非特为一郡六邑之冠而已。」序中说的除形势要害,现已失据不足为凭外,其所强调的「物产殷盛」因而影响生活的舒适与文化的发扬,至今还是定论。二、开文风先哲的神话先就文化方面说,常熟的许多传说虽像神话,却都有经史来源可考。我们知道,常熟的山名虞山,为什么名虞山,就有重要

  • 文章返鄕探親記之(四)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郭庭昌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返乡行程 故乡风貌 地方物产

    辛未年清明節前,北市梅縣同鄕會爲服務同鄕,籌組返鄕探親春祭旅行團,旅程包括廣州、桂林、華東蘇杭再回梅縣。筆者很幸運加入該團,全團團友連同領隊一行十人,於四月十一日啓程飛香港轉機飛廣州,共計在上述各地旅遊一周。四月十八日上午我團自杭州搭機於下午四時許抵廣州白雲機場,兩地一日間氣溫相差十餘度。廣州市交通壅塞,於是未再遊覽,稍事購物後,即到廣州大酒樓享受馳名的粵菜晚餐。是夜宿華夏大飯店。次早,領隊導遊及全團團友到白雲機場解散,只剩九人搭機回梅縣探親。此刻心情很...

  • 文章大埔角素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大埔角 地理环境 教育 物产生活

    人。」我生长于石圳、芹彩洋村,世代久居于此,民情纯朴,守望相助,有如世外桃源。全村三百余人,悉是郭姓。现把大埔角地理环境、敎育、物产和衣、食、住、行一般生活情形,描绘于下:我们翻开吾埔地图来看,除了韩江穿过县境心脏地带下流出海,两岸略有一些平原以外,可说十之八九尽属山地丘陵,如果把今日台湾中央山脉来比,我想也差不了多少(现政府决定开发中央山脉,将来它的价値与发展,必然比我们大埔山地之现况为佳),尤其是大埔角,简直是山地之山地。在它的极东处是大产,这里有吾埔颇负盛名

  • 文章故鄕的囘憶——永興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李名聰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故乡 永兴县 历史沿革 乡镇区域 教育 交通物产

    司。由此汽车火车、辐辏并驰。上通广州,下达武汉,商旅往还,极为便利。六、物产方面 本县素多煤矿,尤以沿便江东西两岸地带,蕴藏更丰。除规较大,远近驰名之鼎新、裕湘、高亭三大煤矿公司之外。其他大小开采之矿场及公司,约在两百家以上。此外如茶油、桐油、及杉、竹等木材,亦属大宗出产,自交通事业发达之后,舟车畅通,地方经济亦因而日趋繁荣焉。以上所记,因其多系民国成立以后递嬗经过情形,手中并无参考资料,仅凭个人记忆,不免挂一漏万。惟思**窃据大陆,在暴政横施摧残之下

  • 文章細説家鄉——廣東潮州(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李南賢  出版时间:2007-07-31
    关键字: 故乡广东潮州 潮州风景名胜 地方特色物产 潮剧

    伍、名胜古蹟胜蹟的意义与怀感名胜是自然或人为的景点,古蹟为历史和文物的遗型,二者都有关于地方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也有其根本上的区分。但名胜即古蹟,或古蹟兼名胜的情形,在我国名地是常见的,潮州自非例外。潮州胜蹟,据旧府志和各县所载的很多,然大率年化湮没,无可稽考;或神话传说,难以凭信,现在就只能见到或可考的,略述吾潮十二县巿局各地之八景于后,以飨吾粤籍乡亲。潮属各县胜景名表1潮安八景(1)韩祠橡木(2)金山古松(3)湘桥春涨(4)鳄渡秋风(5)西湖鱼筏(6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