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故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姑丈宋門槐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郝董璟霞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宋门槐 抗日故事 生平事迹

    大罪(日军卵翼的伪府)」,此后我每天一手提着饭盒,一手拿著书包,我要为父亲送中餐和晩餐,因母亲是小脚,行走非常缓慢,等她走到看守所,饭也凉了,好在我们住在看守所的附近,学校的老师都很同情我,偶然迟到也没有罚我,就这样我们母女过了七年亲朋远离(怕连累)孤苦无依的艰苦岁月。不过我深深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始终坚守让我继续读书,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一年(半年?),父亲才又重新返回平遥的看守所,获得开释。父亲回来后,因受了过度的惊吓,只要一听到警察等佩带刀子的响声时,他会全身

  • 文章古鎭武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板浦镇 尙武成风 抗日故事 程龄

    二十四日,日机就对板浦连续轰炸,古鎭惨遭重创。从此以后,鎭上再也没有看到赵老憨、贾复军,以及诸多习武人的身影。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之后,张奉山才暗地透露说:「这个身怀绝技,经验丰富的赵老憨,原来他是中共的地下党员,在他的劝说下,两位武师已言归于好。日机轰炸时,贾复军便带领二十几位弟子随赵老憨悄然离开板浦远赴山东,参加中共泰岳纵队,在抗日战场上大显身手去了。张奉山、王寿成等武师则在板浦国民党军队里担任武术教官。解放后,张奉山在连云港市文化宫做武术教练,一九七〇年

  • 文章斜橋鎮西環橋懷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7期  作者:莊月江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西环桥 抗日故事 家乡风貌 童年往事

    五年(一四〇七)的西环桥,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方块戒指,扣在宽阔的市河之上。桥上宽大的石级和厚实的石栏杆,经历了五个多世纪的风雨浸蚀,光滑可鉴。夏日的黄昏,每当市声沉寂下来,大人小孩都喜欢坐在宽阔的桥栏上,摇著芭蕉扇,看河里东来西往的各式船只,闲聊著近至当日夜饭吃什么菜,远至「长毛」退走时在西环桥下藏宝的故事。在日寇占领故乡的日子里,西环桥上修建了缠满铁蒺藜的打篱桥门,天黑关门,天亮开门,为阻止抗日自卫队的战土进镇,凡自南而北过桥著,需出示「良民证」。那年

  • 文章抗日传奇:「花姑娘」连惩鬼子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2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16-02-25
    关键字: 抗日英雄 华方英 传奇故事

    姑娘身上拥抱起来。突然扑通一声,龟野抱着这姑娘滚下了一个十多米深的陷阱,人被摔得昏死过去。当他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落在一个黑暗的深渊里,他还记得那拥抱在怀里的姑娘,于是用手摸去,才发觉是一只打扮的稻草人。列位,你以为龟野这一回定会没命了,不困死也得饿死在陷阱里吧。不,他虽说是自己送上门来寻死,可还是活着回风月第了,而且是刘万黄按照那美人照上姑娘的意图把他救走了的。三故事还得回到腊月三十大年除夕之夜。刘万黄家里刚吃过屠苏酒,这会长大人走入内室,正要揉着他姨太太

  • 文章畢節大宅門——「香樟院」的憾事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譚昭文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毕节 香樟院 历史故事 抗日战争

    香樟院即大方城東距城十二公里的六龍鎮上的三道朝門。該院子為清嘉慶甲子科舉人譚鑒亭建。院子甚大,占地十餘畝,有內外兩道圍牆,房屋上百間。因院子後有一棵遮日的古香樟樹,所以又名香樟院。

  • 文章抗战期间龙门县的一个传奇故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湯燦華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传说故事 龙门 抗战纪实

    新县制,重划区鄕行政区,整编户籍,淸理钱粮,充实常平仓,编列役男名册,与防军创办靑年军事训练班作为办练各鄕鎭抗日自衞队之中下级干部,并以推广敎育为建设县政入手之方,不但充实县立中小学,更遍设短期小学,使各鄕村失学靑年皆能接受短期敎育,飞刍挽粟,厚集仓储,整编常备军力,我武维扬,不到一年,士风丕变,朝气蓬勃,全县民众皆抱定不患敌之不来,唯患我之无备,一时风声所播,振奋自强,人人抱定与日寇偕亡之决心。当民廿七年秋,日寇登陆奥头,一路由广九铁路进犯广州正面,一路绕道

  • 文章抗日圣战中衡阳保卫战之回忆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李彩球 藍蔚台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李彩球 衡阳保卫战 抗日战争 人物故事

    结婚。民国卅三年分发到余汉谋部,担任教导团排长,旋再调师部任上尉参谋,时部队驻扎在湖南。日军在东南亚战况激烈,亟欲打通粤汉铁路,以便连络缅甸日军。长沙会战后,随即急攻衡阳。李彩球调第十军,跟着方先觉将军,打「衡阳保卫战」。民国廿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凭借优良的军事装备,引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从此肆无忌惮的蹂躏我中华军民,更夸下「三月亡华论」的海口。然我中华健儿不畏暴力,克服万难,发挥无比的韧性,八年中打了几场漂亮的仗,台儿庄大捷,更让日本阪垣大将差点要切腹自杀

  • 文章象山的東、西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期  作者:△老粗▽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象山 往事回忆 历史故事 象山寺 抗日战争

    寿材里捉迷藏,讲故事,说笑话,更是他的杰作,嘻嘻哈哈的和小孩们鬼混在一道。在大人们面前,他也会夸大其词地说,曾跟孙总理参加革命,推翻满淸政府,追随蒋总司令从事北伐,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等到别人问他你做的绿豆官还是芝蔴官,他会装做小丑,唱着:「在下大字不识,岂敢言官,能当一名伙头军,为国出力,如今解甲归田,算是祖宗积德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总之,任何场合,有他在,就会有笑声,因此,大家又封他一个外号叫「讲白驼」。(即宁波话中的桥头老三)他很讲是非,有时我们

  • 文章豫境平漢鐵路的兩小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喬珮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潞王坟 和尚桥 民间故事 抗日流亡 平汉铁路

    民间故事,回忆八年抗战艰辛,我与王老师在河南临颍小城,逃难三月,自愧「家国兴亡匹夫有责」,随决心穿越多层沦陷地区,先将师母安顿妥当,然后两人同奔太行山区,从事救亡工作。如今时隔半个世纪,感慨自我,依然流落异鄕,国破家亡,吾辈战友多已零落,心中悲痛何止「感慨」所能形容![1] 漳河:河北河南两省交界之线,北曰磁县南曰安阳其水东流入卫而导入运河。[2] 孙子青:原为安阳县立师范校长,终生为党服务,抗战胜利后,为安阳光复后首任县长,大陆变色时为共党杀害

  • 文章真絲織錦——孫子兵法寶書誕生杭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6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05-06-10
    关键字: 真丝织锦书画 孙子兵法 抗日战争 抗战故事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诞生于两千年前的传世之宝眞丝织锦,被称为「神奇的东方之花」。两千多年后,中华织锦传人,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李加林,制作出世界第一部眞丝织锦图书《孙子兵法》。它一现身,即艳惊省内外。抗日老战士六十年的梦说起这部眞丝织锦书,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六十年前,现年八十二岁的杭州老人黄贻诚放弃大学学业,为来华支援抗战的美国陆军当战地译员。从一九四四年起,黄老就一直在史迪威将军指挥下,由美国陆军军官组成的美军联络组,协同中国陆军转战中国大西南战场,直到日本投降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