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扇子历史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説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陳丕華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扇子历史 扇子文化 陈丕华

    统言皆同」。故扇又为用以拂尘取凉之具,今称扇子。东观汉记曰:「黄香至孝,夏则以扇侍于亲侧。」世说新语轻诋曰:「大风扬尘,王(导)以扇拂尘。」扇之大别有二:一为古代仪仗中用以障尘蔽日之大掌扇,古称扇翣,即以缉雉羽为扇翣,以障翳风尘也。」一为取凉之具,古称扇箑。汉扬雄方言:「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注:今江东亦通名为箑。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引宋徽宗艮岳记:「清虚爽垲,使人有物外之兴,而忘扇箑之劳。」按说文:「箑,扇也。从竹,疌声。山洽切妾,箑或从妾

  • 文章談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扇子历史 团扇 竹篾扇 中国文化 故乡风物

    我国能制作扇子,笔者腹俭不知始于何时,但根据东汉成帝时之女官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退处东宫,自伤身世,因作怨歌行:「新制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𩙪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从知在汉时已能以山东所产之素绢制成团扇。诸葛武侯羽扇纶巾指挥三军,则知三国时已有羽毛扇。唐代李嘉祐咏竹楼七绝有「南风不用蒲葵扇」之句,即知唐时已有蒲扇。蒲葵为椶榈科植物,其叶圆而大,其叶柄又为天然的扇柄,周围缀以竹篾

  • 文章炎夏談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倚翁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夏天 扇子 羽扇 历史

    「五明扇,舜所作也,舜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以自辅,故作五明扇。」这种扇是用长雉尾作的,扇柄很长;到唐明皇才改用孔雀翎,这种长大的羽扇,只能用来遮太阳,挡尘土,摆摆样子而已,用以驱暑搧风,却无所施其技了,故古称之为「障」。用扇生风,大槪是春秋战国时事,陆机羽扇赋云:「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由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尘尾而笑,襄王不屈。」宋玉因而讲了一套扇子的大道理:「……其在手也安,其应物也诚,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混

  • 文章談箑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田倩君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扇子 学者论述 历史文化

    替民画扇,画的是折扇。折扇,叫做聚头扇、聚骨扇、也叫做撒扇。手指一捻动即撒开,轻轻挥动,淸风拂面,后主李煜被掳后。宋主令其作诗,他将手中扇一看便道:「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出口一派翰林风月,没有帝王气槪。扇的构造、资质、形状尽管不同,但总称之谓箑。世本载:「周武王作箑扇。」虽然它的来头大,但在人的生活之中并没有必需价値。试看农夫、工人在骄阳下,正需要凉风,可是那些人很少拿扇子,拿扇的人多是王孙公子、文人雅士、仕女闺秀。也许男士摇动扇子以助思诗,女士们是并

  • 文章盛暑談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扇子 折扇 扇的历史 趣闻 鼓儿词

    时当盛暑,每日气象报吿三十多度,在台之一般办公室及住宅,几乎多装有冷气设备,不知有热。因电力发达,连穷鄕僻壤,起码亦备架电风扇来吹一下。较诸过去大陆,除几个大都市,鄕间驱暑办法,舍扇子外,只有等天刮风。既然现在有了冷气电扇,但有时还是非扇不可,待我将昔日的扇,来聊聊解解热气。扇子在我国,可算历史悠久,商朝已有,其名曰翼,不过是障翳风尘,即今戯中之掌扇也。扬雄方言,说扇在关东曰箑、关西曰扇,乃一物二名耳。而扇以人传,人以扇传,要推三国诸葛亮了。他这柄羽扇

  • 文章夏日話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5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4-05-15
    关键字: 历史久远 艺术韵味 题字作画 《秋风纨扇图》 画扇判案 扇面画家张承汉 扇子舞 审美高雅

    有风我不动,我动就有风,如果不用我,除非刮秋风。」这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则谜底为「扇子」的谜面。我国扇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当时舜为寻找贤才辅佐自己,亲自用羽和竹做扇,赠给贤人,以示诚意。到了殷高宗时,就有用雉羽做成的大扇,置上长柄,但不是用来祛暑取凉,而是作为显示皇帝权力的一种仪仗品,高擎于帝王身旁,这种仪仗一直沿袭到清朝,被称为「掌扇」,唐朝大诗人杜甫在其《秋兴》诗中就有记载:「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扇子作为拂暑纳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