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回顾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與詞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4期  作者:顏學餘 周潤鴻 周潤溪 蔡希文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诗词抒怀 战争回顾 退休趣闻

    書感顏學餘風雨飄搖一葉舟,同心共濟復何求。越南陷後紛爭歇,大陸淪前吵不休。今日議壇摔桌椅,他年海上作浮漚。覆巢之下無完卵,西藏能爲自己謀?海峽兩岸唱和周潤鴻民國三十七年冬,徐蚌會戰,親友散失,而從軍來台之戰士,業已退役。前七十一歲,南京友人由美國轉來遙寄感懷詩兩首,其字裡行間,充滿関懷祖國,渴望中興之情並相唱和。㈠感懷遙寄落日照邊城 浮鷗逐浪輕關山勞遠夢 烏鵲自頻驚親友多老瘦 停雲動別情中興新數運 月是故鄕明㈡步原韻周潤溪躊躇憶彭城 分途子影輕雲深飛雁渺 風急...

  • 文章戚圩戰役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4期  作者:賀恒仁  出版时间:1987-11-15
    关键字: 戚圩战役 战争纪实 历史回顾

    畏惧的英勇还击。敌人可能发觉到这里的驳壳枪声太多,在习惯上可能是一个高级指挥中心所在,同时其他地区战事多已大部结束,仅有轻微稀疏枪声。在集中火力轰击后,便以坦克,装甲车冲入,但所发现的只是死伤枕藉的尸体。和一堆堆的弹壳。■■■■■里外的一个小村落里,步兵第三团留守处,在战争序幕一展开,便在副官主任王学吾,特务连长李民华的指挥下,严密警戒。所有的武器都分配装备起来,连女政工队员也配备了步枪,进入战壕。初期和团部还能保持通讯联系,在战事紧张中便中断了。紧接着所能

  • 文章歷史可以原諒,但絕不容忘記!宜昌爲抗戰所付出的重大犧牲——「破壞之甚,爲全國之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作者:吳漢仁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宜昌 历史回顾 战争破坏

    文◎吴汉仁 摄影◎张平今年四月十二日,郝柏村资政曾前往湖北省宜昌市的石牌战场凭悼,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访问时,郝资政说:「这里是中国的史大林格勒之役」。在抗战时期,日军凭著精良的装备,每攻必克,但对于石牌要塞始终没有办法。郝资政认为,做为抗战老兵,做为将领,他能到石牌访问,感到非常荣幸。明年就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回顾八年抗战的廿二次重大战役中,随枣、枣宜、二次长沙、鄂西等四次大会战,都与宜昌直接相关。纵观全国,除了湖南曾经有过六次重大会战外,湖北省是抗敌

  • 文章往事紀實抗戰時期的湖北(六)——民國卅一年的視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3期  作者:苗培成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纪实 历史回顾

    苗培成(1894—1983),山西晉城人,民國十二年入中國國民黨,二十年任山西教育廳長。抗戰爆發後,先後任湖北省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湖南湖北監察區監察使等職。抗戰勝利後,主持武漢敵偽物資接收處理清查工作,在漢口市督焚敵偽煙土十萬八千餘兩,及彈劾某總戎處理敵偽物資不法事,直聲振天下,報章稱美。行憲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央評議委員等。觀其一生,可説公在國家。本刊社長汪大華洽請苗永慶上將同意,就其尊翁苗培成先生服務湖北省時期之自述,分期連載,今已進入(六),以...

  • 文章海軍在宜昌地區的抗戰海軍曾在石牌要塞崖壁刻有「石牌天險敵膽寒」的勒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宜昌会战 海军 历史回顾

    曾在海軍長江江防要塞守備隊服役的李連墀先生回憶:他在民國廿七年七月底到九月底,由漢口走到宜昌,原來三個總隊的人,到宜昌以後,成立了一個江防獨立總隊,以唐靜海爲總隊長。「經過整訓,已是二十八年初,分地駐防,在宜昌到秭歸這一段長江,設立要塞,有平善壩、三斗坪,我們這個大隊駐在廟河,總隊部設在三斗坪,後來人多了,就分成四個大隊。此時砲臺仍由中央海軍駐守,上面不一定有砲,但軍隊必需駐守,有綏靖治安的作用。」(臺北《海軍人物訪問紀錄》,中研院近史所,1998.09.,P.25...

  • 文章往事紀實抗戰時期的湖北(九)——民國卅一年的視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8期  作者:苗培成  出版时间:2013-05-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纪实 历史回顾

    苗培成(1894-1983),山西晉城人,民國十二年入中國國民黨,二十年任山西教育廳長。抗戰爆發後,先後任湖北省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湖南湖北監察區監察使等職。抗戰勝利後,主持武漢敵偽物資接收處理清查工作,在漢口市督焚敵偽煙土十萬八千餘兩,及彈劾某總戎處理敵偽物資不法事,直聲振天下,報章稱美。行憲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央評議委員等。觀其一生,可說公在國家。本刊社長汪大華洽請苗永慶上將同意,就其尊翁苗培成先生服務湖北省時期之自述,分期連載,今已進入(九),以...

  • 文章江山之戰補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更正讹误 战争经过 时局回顾

    民國十三年孫傳芳自閩入浙,因江山之戰獲捷,遂雄峙東南二三年之久,攸關中國後此數年政局至鉅。本刊曾發表笠夫與於達兩位鄕長的大作,加以叙述。惟實況稍有出入。爲更求地方文獻正確起見。補遺數點如下:一、當時奉天張作霖,浙江盧永祥,與 國父北伐之師,約同協攻直系。故本黨在浙滬之同志,均希望盧永祥能獲勝。至少亦望能守住浙江。惟盧永祥之基本部隊,僅己兼師長之第十師一師。(於君文中誤爲師長盧香亭。盧香亭乃孫傳芳之部將。)又第四師陳樂山一師,由閩被迫入浙之臧致平楊化昭兩旅...

  • 文章日軍侵華在宜昌使用了最大一次的毒氣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日本侵华战争 毒气战 历史回顾

    在民国卅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于中国战场使用毒气达到一千零五十九次,造成我军近三万人的伤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迨为民国卅年十月四日到十日二次长沙会战时期,由我军所主动发起的光复宜昌之役,我军虽于十月十日进入宜昌,却因为日军持续使用毒气,不得已退出战场,经统计,我军受毒气伤害者计有一千六百余名,其中约六百名死亡。先此的九月十八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获悉湘北日军正以四个师团兵力强渡新墙河,企图进犯长沙,乃电令第六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陈诚:「即向荆

  • 文章一頁光輝燦爛的戰史閩南健兒出生入死在金廈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費雲文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厦门 金门岛 抗日战争 历史回顾

    抗戰開始,日軍首先攻佔我國華南主要港口廈門和金門島,不但阻塞了通往南洋必經的交通樞紐,同時也用以進一步控制福建。我情報部門因爲金廈一帶有很多在海外的華僑;爲了摧抑強敵的驕妄氣焰,振奮人心,特別對金門、廈門發動多次的襲擊,成效輝煌。民國廿八年三、四月間,我「泉州情報組」,以「八十軍情報處」的公開名義,招募熱血青年四十人,組成「行動隊」,予以訓練裝備。四月十九日,由王明來、陳達元統率,分乘大船四艘,乘大霧襲擊金門。廿日凌晨三時,在青島灣登陸,出敵不意,炸毀敵...

  • 文章日倭狂炸松江實錄

    来源期刊:《浦東》 第82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争实录 轰炸松江 历史回顾 往事追忆

    松江原为江苏省东南的壮县,东距沪市四十公里,南濒杭州湾海岸不足四十公里。境内河道纵横,密如蛛网,水路交通四通八达。陆路沪杭甬铁路横贯,西接嘉(兴)杭(州),东达上海。它又是东南四邻各县公路之枢纽。往南经松隐可至金山(洙泾),奉贤(南桥),平湖,与沪杭公路相接;往北经砖桥,佘山可抵青浦,与京沪公路(今名宁沪公路)衔接,为东南国防第一线的前卫。一九三七年「八、十三」淞沪杭战爆发,松江为淞沪战场后方的战略要地,故战争一开始即遭敌机日夜轮翻疯狂猛炸,今就敌机轰炸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