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剧艺术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劇談)寗波的京班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4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66-12-01
    关键字: 宁波 京戏班 戏剧艺术 水路班 大鸿寿徽班

    打一句时髦腔:「戏剧艺术工作,平剧更是综合艺术」。「艺术」二字,眞是「难言夫哉」。当代第一流画家毕卡索的名作,会被主办展览会的专家们挂得顚倒了。托斯卡尼尼大乐队演奏贝多芬交响乐,贵宾席上交头接耳在议论:「声响忽高忽低,怕是扩音器出了毛病」。我小时跟家兄聆姜妙香唱贩马记,我曾提出意见,问家兄:「为什么这位大名鼎鼎的红角儿,唱工和道白的末字收音,都带些粗痖,想必是功力不够?」经我哥哥说明:「小生唱腔,有「雌雄句」方可表明身份,韵味就在于此,否则便分不出是旦

  • 文章东西方戏剧界引以为傲的两面旗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鄧小秋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东西方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戏剧艺术 人物简介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两位杰出的戏剧作家。有趣的是,他们竟都是在公元一六一六年同时谢世。

  • 文章憶坤伶石艷玉走紅沭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趙拾雲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戏剧艺术 中华文化 人物回忆 故乡怀念

    沭陽這一個縣城,約在民國二十年纔有公共娛樂場所—樂天戲院,第二年又開了一家昇平舞台。兩家子打對台、别苗頭互相競爭,將這個偏僻小城,造就了史無前例的歡樂氣氛和昇平景象。樂天戲院在城裡,首先「禮聘」石家姊妹花石艷樓(通稱老四)石艷玉(老六),挑大樑做台柱子爲號召。她們不是「坐科」出身,而是屬於「水路班子」的系統,談到水路班子,據熟悉此道的人說:全國小路班子,有好幾處地區性的,如:蘇嘉湖、揚屬及裡下河、福州、漢水下游流域、淮河正陽關、蚌埠一帶,還有距離平劇發祥...

  • 文章南乐协会曁闽南乐府 公演南管戏剧很成功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南管剧团 南管艺术文化 戏剧公演 女性演员公演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由黄馨葆鄕长担任理事长的中华民国南乐协会和台北市闽南乐府管絃硏究会这两个从事南乐发扬光大的民族音乐团体,现正积极在筹组「南管剧团」之计划。在这一深具意义之剧团成立之前,该两鄕土艺术团体为答谢爱护南管艺术文化,热心公益事业之长官、鄕长及社会人士,特聘请爱好南管乐曲及南管戏剧人士加以严格训练,于春节期间举办南管戏剧大公演,以资联欢,并为今后南管戏剧作启发作用。三月十一日及十二日两天的下午七时至十时,南管协会及闽南乐府联合假台北市

  • 文章溫州同鄕會的國劇硏究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5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温州同乡会 国剧研究会 戏剧交流 传统艺术

    上演,看国剧录影带、听国剧录音带,以及电视、电台视听国剧的节目,方兴未艾,但是国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性表演,有其较高的水准,必须知之、好之、乐之,才能渐入佳境,懂得欣赏,不会造成曲高和寡。由于国剧无法大众化,其演出就卖座不佳,国防部对于三军的国剧团四十多年来就有不胜负担之苦,业已交由敎育部来改弦更张,不知将如何来维持其发展,不知是否能彼此捐除成见而统一之,而组成阵容坚强的国家国剧团来发扬传统文化?如今此事已有了端倪,目前全台湾国剧定期演出的场地,就我所知

  • 文章故鄕出版新書介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劉麗蓉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艺术研究所 戏剧作品 《海州曲论》 民间音乐 地方戏剧

    连云港市艺术硏究所,最近几年来出版的几种地方艺术图书,分别介绍于下:一、《朱秋华剧作选》连云港市剧作家朱秋华的戏剧作品专集。朱秋华原籍山东郯城县,一九四三年出生于赣榆县青口鎭,十六岁考入市戏剧学校,廿岁从事戏曲剧本创作。该书收录了他创作的大型现代京剧《翠竹青山》、大型历史传奇淮海戏《杏花烟雨》、大型古装淮海戏《故城春梦》和电视艺术片《海州童子戏》文学本。这些剧作分别由市京剧团和淮海剧团排练公演,《故城春梦》被拍成戏曲电视片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该书还收

  • 文章清末秦腔演員——魏長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陳紹淳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魏长生 秦腔戏剧 人物事略 妇女形象 艺术创作

    改为「得胜班」。1787年经河北、天津、山东下扬州,四年演出,城中出现,「到处笙箫尽唱魏三儿」的局面。1790年到苏州等江南农村演出,旅行演出于苏、浙、赣、皖、鄂、湘、川。1793年回四川成都,演出八年,修建六郞庙。1800年三次上京,一次演「北娃进府」,由于其志愈高,其心愈苦,其律愈严,其爱则愈笃的艺术风格,气断声绝倒在台上,于同年吿别人世。一、他一生之突出表现,塑造了一大批妇女的光辉形象:⒈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农村中年妇女:如香莲传中的秦香莲;北娃进府中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