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憶往共返回8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十忆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柳國華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家世

    一、家世祖籍山東省萊陽縣西南鄕毛家埠村,距離縣城有一百二十華里,是平度縣以西各縣赴烟台及東北各省做事者,來往必經之路。全村有四、五百戶人家,柳姓佔百分八十上下,其餘百分二十左右爲周、何、于等姓氏。民風閉塞,文盲佔大多數,村民大部以農爲本,經營小生意的,有店房(客棧)六、七家,三家酒館,三、四家雜貨店,兩家染房,逢五、十趕集,村民生活十分艱苦。民國十七年以後,文風稍開,才有小學校設立,赴外地讀書的,日見增多。先曾祖父柳公殿基係忠厚老實農民,過日出而作、日入...

  • 文章葛洲坝忆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59期  作者:周煥武  出版时间:2006-04-10
    关键字: 葛洲坝 回忆往事

    接触的事事物物,她都能举一反三,做得更精、更巧。记得当年我家,无论吃的、穿的,都是我妈亲手制作的。我的长袍、短袄和布鞋、毡帽,全都是她一寸一分量裁、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当年穿起我妈亲手量制的衣、裤、鞋、帽,欢欢喜喜到了外婆家,总会有不少人推着我转来转去,反复欣赏令人惊羨的巧工细活儿。外婆家是务农的,我妈前面的几位阿姨,都以农家为门当户对,都嫁为农家妇了。只有我妈被嫁到宜昌城内,配上曾是官家子弟的我爹;但不像是我记中的我爹。我爹周公光祖,是我记中的小菜

  • 文章滾河汩汩訴今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1期  作者:姜化一  出版时间:1996-10-10
    关键字: 滚河 回忆往昔 反思

    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枣阳白水的这位命世天子,以其勇武英明,率农民起义军三千人昆阳一战消灭王莽数十万大军,遂而扫穴犂庭覆灭新朝,中兴炎汉,勤政爱民为帝王之范。我记中的滚河,抗日爆发那年我就是从滚河乘船西航去襄樊,踏上抗战的征程,那时的滚河三道桅杆的大船畅通无阻,帆墙毕集,舸舰弥津,那些船走襄樊经武汉达上海。江河鱼群有种特性就是喜逆水上游,以觅食新的领地,当随船进入滚河之后农村流域的水草藻类、牛粪羊便即是鱼类的上等佳肴,于是牠们都有相继移民

  • 文章金風送爽話鬪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5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蟋蟀 斗鸡草 回忆往事

    聆蟋蟀鸣」的情趣,不禁悠然神。在家鄕,过了一个薰蒸的炎夏,当金风带来了凉意时,阶前蟋蟀那种冗长有节奏的鸣声,比任何秋虫都宏亮淸晰,家鄕父老们会在此时依照蟋蟀的四字一句的段节,代牠译出如此虫语:「粗毛粗织,细毛细织,弄根被单,盖盖背脊。」眞是再切合时令不过的野老鄕谚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小学校里男生每天一放学,几乎十有七八会携带着竹筒制的蟋蟀笼,到四野的颓墙败壁间捕捉鬪鸡(蟋蟀土名)。凡是在瓦砾堆里翻到双尾的,就追踪捕捉,不用网兜,只凭赤手,捕到后关入竹笼里

  • 文章黃旭初的後期著作(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八桂录》 黄旭初 篇章内容

    二届胜左派、三案利人民,淸党会参加、政治员甄别,牺牲留姓字、淸扫赖招供,议案决厉行、人事随调整,据办党经历、作自我批评,目标有异同、政党时分合」等十五节,论述中国国民党在广西的初期发展活动情形。以上两篇的资料来源,原文一律说明主要采自黄绍竑著「五十回」。「五十回」一书,初在香港发行,近日在台湾及大陆都有翻印版,自可互为参照。十二 广州事变与粤桂战争「八桂忆往录」第十五篇,题为「十六年粤桂战争的因果」,内分「为粤共披猖、调桂军助鎭,汕潮均克复、贺叶被消除

  • 文章忆往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王鍊中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追忆往事 陈毅 杨芷江

    忆往事(之一)——陈毅师事杨芷老三区,杨庄,有一位杨四太爷,学贯古今,德望崇隆,早年曾在大、中学教书,并曾于北京长某权贵莲幕,年纪大了就退休返乡,安享田园之乐。杨四太爷名芷江,可是当地一般人,很少直呼他老名讳,大多数均以四太爷、或以杨芷老为称呼。民国二十九年冬天,新四军初到苏北,适海水倒灌,盐阜一带粮食歉收,人民生活贫困,一般青年人,多远离家乡,共产党运用清査户口参军的方法,也征募了不少青少壮丁。新四军军长陈毅,在翻阅阜东县名人录中,偶然发现杨芷江

  • 文章辛亥革命前後個人親歷數事紀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期  作者:邵百昌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邵百昌 辛亥革命纪实 回忆往事

    谅系良善靑年,且家居匪遥,余可携查询。」语毕,即嘱偕行。此事发生,迄今已五十余年,因印象深刻,记犹新,盖以当时如非巧遇革命同志查哨,随身机密文件定被搜出,个人生死事小,影响革命成败则大。至剪发一擧,完全系靑年意气用事,感情一时冲动而发,初未计及其他,后虽悔悟,然已无及矣。二、革命爆发后,奉派任军政部王家店第一粮台(兵站)押运员,会陆军中学生刘邦骏等,呈准成立童子军一队,乃调任该队司务长(连行政官),旋奉命编入学生军,为深造计,请求改任班长,俾得随班上

  • 文章我嫁進了荆州的魁將軍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7期  作者:傅羅昌堯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入嫁魁将军府 魁将军府原貌 追忆往事

    我是龍灣人,十八歲嫁給了荆州城內魁將軍府的清章先生。清章是魁將軍的重孫。那是民國二十三年的事。魁將軍祖籍吉林,鑲紅旗,滿姓富察氏,名魁玉。外子等改漢姓爲傅,就是援用滿語「富」之音。將軍生於一七九七年(清嘉靖二年),因參加咸豐年間鎭壓太平天國有功,曾任江寧將軍,成都將軍,後以作戰時舊創復發,於一八七六年吿退回到荆州東城魁將軍府第養病,次年即光緒三年辭世,享壽八十歲。將軍雖逝,但將軍府第風貌,數十年未變。我是坐著大紅花轎由東門進荆州城的,瞄見轎外竟是一片荒涼...

  • 文章辛亥武昌首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期  作者:徐旨乾  出版时间:1968-01-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徐旨乾 回忆往事

    和议决定,中山先生功成不居,推袁世凯为大总统,黎都督元洪为副总统,共同组织政府,取用中华民国国号,于是南北统一,共和吿成焉。囘自辛亥起义至民国元年春,仅有数月,而革命毕竟得以成功,吾鄂十数万军界同仁及三千万同胞,对革命之贡献,可谓至大且钜。自是流芳万古,照耀史册,永世而不朽者。此一光荣收获,艰难成功,亦为吾鄂同胞无上之快慰也。学生军于革命成功后,改编为三级军事学校。一为军官学校,以年满二十五岁者编入。一为陆军中学,以年满二十岁者编入。二十岁以下者,一律编入

  • 文章記述往事忠於史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勘误更正 追忆往事 实录精神

    拜讀《湖北文獻》一三二期,三五頁、趙奠夏先生大作《舟山國軍轉進對爾後情勢發展之影響》,記述生動至爲感佩,唯趙先生:「岱山原有陸軍第四十五師及七十一師,於(民國卅九年)五月上旬又從金門增援而來之第十九軍及所屬之第十八師與一九六師。…但也顯示金門司令官胡璉中將好像要『吃』掉第四十五師。…此次第十九軍(欠)率兩個師增援岱山,擺明了是想『吃』掉此師。然而在半年之內,除了此師納入第十九軍建制之外,副屬之一三五團及一三四團,均爲胡璉兵團之第十八師(三十九年七月於宜蘭...

共83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