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感怀诗歌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訪古賦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陳文秀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感怀诗歌

    鸛雀樓時雨鸛雀樓上惹人遊,時雨濛濛逗客留。輕車簡裝穿梭過,黃河滔滔向東流。蒲津橋春漲蒲津橫波躍過江,四尊鐵牛守一旁。河水春漲湧古橋,浪花時蹴翹奇觀。遊鶯鶯塔鶯鶯寶塔顯壯觀,依山傍水名三江。邁步登上西廂頂,韻事勝景收眼中。遊舜帝村雪浪皚皚萬古情,岸邊台占舜帝名。一時大器天將與,引黃電灌眾民擎。危榭殘碑鐫籀字,蒲州大地識先生。遊人到此慵歸去,庭樹麥浪有好聲。

  • 文章桑椹之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吳崇蘭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桑葚 故乡回忆 感怀诗歌

    差不多有一畝大的後院,除了中間的一片綠毯似的草地之外,右手邊是一列松樹,間植紅色黃色的玫瑰。還有一個葡萄架,一棵山茱萸,一叢迎春花。左手邊是幾棵法國梧桐,棗果樹,梨樹,和一株老桑樹。院子的盡頭處,則是一片竹林,成了與隔鄰間的一片天然綠色屏障。每年,從三月開始,我就能欣賞到那一溜黃色的迎春花。五月,後院那棵白色的山茱萸,與前院的粉色山茱萸,以及粉、白、橘、朱紅的杜鵑,紫色串花的紫藤,形成一片燦爛的花海,而後院盡頭的竹林,也正是盛產竹筍的時候。我忙著欣賞花海...

  • 文章泰山之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栗由思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泰山见闻 感怀诗歌

    登泰山拔地通天氣勢雄 獨尊五嶽海門東玉皇頂上凝眸望 萬壑千峰造化工南天門中天門過又南天 索道登臨快若仙漫步天街遙望海 玉皇頂上聳吟肩大夫松第一名山仰岱宗 中天門接大夫松封禪刻石垂千古 五嶽之尊信不同泰山遠眺泰山久仰不曾來 今日登臨眼界開齊魯依然靑未了 題襟愧乏少陵才一九九六、八、十七

  • 文章大鍋寺(七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陳文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游览大锅寺 感怀诗歌 历史传说

    一九四七年仲春偕同學多次遊玩大鍋寺。寺貌風雅別緻。鍋之大,我們在鍋緣上可自由行走。俗稱黃河之水三天三夜都流不滿。雖係誇大之詞,但在國內仍謂大也。大鍋精舍孫常東,但扣禪扉謁遠公。月在上方諸品靜,主持半偈萬緣空。蒼台小道應行遍,落木寒泉聽無窮。更憶鍋大高尖頂,此心期與故人同。編者按:在山西省永濟縣孫常村,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微服訪孫常村東村禪林,承老和尙厚待,後太祖詔該寺老和尙進京晉見,太祖令老和尙於京城勾留數月,一面令工部詔吿全國工匠,將東村禪林加緊改建爲嶄新...

  • 文章遊日月潭戲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翟九如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感怀诗歌 日月潭 海峡两岸

    日照彤彤碧水清,舟子野鶴笑相迎;千峰繡嶺山光麗,萬頃波心陸客驚;日月雙潭同是水,台陸兩地共繁榮;今逢九九同歸一,一統河山永太平。

  • 文章雁北行三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郭誠文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故乡风貌 山川文物 感怀诗歌

    登懸空寺(五絕)恆岳翠屛山,梵宮半宇懸。登高人影小,飄然意俗仙。游華嚴寺(七絕)參差雲影幾千重,寶殿而今圍翠松。山海池蓮華嚴寺,樂聲陣陣共香濃。望雲崗石窟(五律)我來尋古跡,亦見石窟風。檐窗籠朱膽,丹青寺兩雄。影中君像動,巍巍仙佛崇。四首空門路,身回心貫通。

  • 文章西北行摘錄自勞聲寰《陸空兩棲軍事生涯》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2、73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西北军务 历史记载 工作视察 感怀诗歌

    民國二十七年冬,我奉命前往我國西北陝、甘、寧、青、新五省視察空軍的場站業務,因此得有機會瞭解西北的環境和形勢。未去之前,來自歷史、地理等教科書中的印象是荒涼、遼闊、貧窮、落後,然而究竟如何,並沒有認真去想過,等到真的去了,纔發現過去的印象與實際完全不同,甚至有些事情是想像不到,或者是不可思議的。譬如抗日戰爭已打了一年多,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國內各省應該早已聽命於中央政府,政府有事,只是通知各省去執行,各省亦必須依命令行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時寧夏是馬鴻逵...

  • 文章站在黄花崗陵園門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广州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感怀诗歌

    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廣州起義暴發。起義之軍百二十人持槍械攻入廣州督府衙門,兩廣總督張鳴歧聞風而逃。然義軍終因寡不敵衆,數百清軍圍之,起義軍多戰死。旋革命黨人潘達微見而憐之,收烈士遺骸,僅得七十二具,葬於白雲山麓之黃花崗。九十七年之後,時値臘月,會天大雪,余滯於廣州,遂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於其門,百感並至,賦詩一首,詩曰:烽焰連連直懸天,百年群魔舞翩躚。國土已破何人見,金甌早缺有誰憐?皇祚不復天威去,天朝迷夢化爲煙。...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