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感事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山東文獻「九卷一期」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读后感 往事回忆 存疑

    长则由周杏邨(恩县人)接任。周曾为吴任警察局长时之督察长,周一度任临朐县警察局长。另外赵书堂鄕长之「即墨的名山古蹟」中,提及秃尾巴老李故,或谓出于掖县张哥庄,地濒海。传谓有一李姓之妻,夏日夜晚在院中乘凉入睡,梦与是一黑色妖物相交,继而生一子,人身龙尾,后被父将龙尾切断,李乃夺门而出。但此另有下文,传云老李潜往东北,即入黑龙江,时黑龙江为一白龙蟠据,二龙争鬪,黑龙不敌白龙,黑龙乃向山东亲友托梦,请各位鄕长助一臂之力,请至江边,如逢白龙上岸,掷以石头、石灰等

  • 文章讀黃一亞梅廬雜誌書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孫陳淑英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黄一亚 读后感 往事回顾

    黄一亚,浙江平阳人,为秋士先生之后,秋士先生讳实,追随 先总理从革命,凡十余年,积劳成疾,不幸于民国十年九月十二日病殁于广州大元帅府任内,年仅四十一岁,兹略述其史蹟如次:周次长邦道所撰戴院长季陶逝世十周年特刊,敍述秋士先生之平生曰:革命先贤黄秋士先生与公及陈公英士为文字莫逆交,曾任总理机要秘书及代司法部次长,谢世已久,其公子一亚,在抗战期间以先生为父执,屡至渝都莲园晋谒先生,顾谓邦道曰,汝读孙文学说所附陈英士致黄克强之长函乎?为总理辩诬,为党人致谴责

  • 文章「历史剧本考评」读后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秦修好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读后感 《历史剧本事考评》 戏剧

    凡是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可以说没有不喜欢剧或听戏的,剧者,戏也,一般人通称戏剧,唐杜牧诗有曰:「魏帝缝囊眞戏剧。」戏剧式的,最易引起人的注意力与剌激,剧有喜剧与悲剧之别,均足以反应人间。剧有国剧与地方戏之分,一般说来,平剧可代表国剧,因其原出于中枢地,以标准国语发音,容易听懂,地方戏原有各地方人易于听懂,但时至今日,亦有很大的转变。如秦腔、豫剧、粤剧、黄梅调、歌仔戏、木偶剧等,亦受到各方人士的喜爱。戏剧虽有多种的不同,但其内容情节意义,教忠教孝

  • 文章「抗日得胜」读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吳光朝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回忆往事 读后感

    烟硝之气者,仅日机之空袭而已,当时日本已成强弩之末,来袭飞机不过一两架,且乘夜间偷入,炸弹威力甚小,机场未遭重大损害,不过夜间警报长鸣,未免扰人清梦而已。至于治安,由于民性纯朴,法律森严,奸宄不能藏身,窃盗亦绝迹,因此警备部亦政简刑清了。兹附拙诗一首,以作纪念。财神大会庆春禧,煮酒高谈抗战时,铁鸟高飞轰日寇,老兵安后卫恩施,卧尝共苦堪回味,胜利同欢奏凯归,拜读鸿文无限,辉煌糠慨有余威!

  • 文章讀「吴鼎昌主黔政績」書後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張志韓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吴鼎昌主黔政绩》 读后感 往事回忆

    读李兆杰先生对吴鼎昌在黔政绩一文后,韩见解有所不同,这是见仁见智,各人观感不一,自不必求同也。不过有一,似与实不符:谓贵阳不被火焚、吴之功也。据余所知,抗日战中火焚长沙,铸成大错,引起全国人唾骂,张乃诿过属下,枪毙长沙警备司令等三人,以息国人愤怒。当时盛传有人以其姓名作一对联嘲之。联曰:「治绩何存?两大政策一把火:中心安忍?三个人头万古冤!」横额云:「张惶失措」。自此以后,再未闻有人主张焚城以迎敌者。李君文中述及日军进入吾黔独山,有人主焚贵阳以迎战

  • 文章拜读俞著「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经纬囘忆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牟志明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俞济时 一二八事变 淞沪会战 读书有感

    承蒙本会名誉理长俞济时将军书赠「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经纬囘忆一册,捧读之余如获至宝,百读不厌。缘「一二八」淞沪抗战即继「九一八」战役之后,距今五十二年头,半世纪有余;在现年六十岁左右的大陆来台者,自有深刻记忆;五十岁上下者,只能在抗日战役纪集中可参阅其详情。本书系战地现场写照,血泪的结晶,弥作珍贵,除文字外;详附当年战场全部军配备部署要图、章节分明,内容丰硕,等于笔者重新在当年的学校里听了一堂战术敎官讲授的战术课、也是我们国民革命奋鬪过程中的重要

  • 文章憶登承德棒錘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薛同大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棒锤山 登山有感 往事回忆 学者观点

    棒錘山,因其峰似倒立之棒錘——磬錘峰而得名,其峰一側壁懸長一株巨松,與壁呈九十度,亦奇,棒錘山爲承德市一名景點。抗戰時期侵華日軍見其形態怪異而立于中華大地,氣急無奈,曾在市內用砲對其轟擊欲摧之,終徒勞而嘆。一九九五年四月曾造訪,已十年矣。欣步直攀棒錘山,春色綠野盡開顏;伸臂遠指棒錘山,氣排困擾樂猶酣。攀登撫摸棒錘山,人人活過九十三;合十佇立棒錘山,一生爲民不留憾。先乘吊纜後登攀,壯膽探奇心不寒;多年常思棒錘山,想緣有生再探看。

  • 文章黃猛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黃猛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有感抒怀 往事回忆 扫墓 诗词

    ●有嗜洒拗子抒怀周一忙碌到周六,周日仍往酒桌凑。举杯早忘祖宗训,开口老子最风光。病床老父难合眼,家中妻儿忧醉猴。良言忠告顶屁用,饕餮丑名笑柄留。●卧病又遭盗车有尊公潜入忒不仁,不该乘病进寒门。盗走旧车不是恨,断我十载相扶情。为人应有正义,做自当思后行。劝君能有反思日,莫把微言脑后扔。●壬辰祭扫再登石棚山有壬辰再度登石棚,代步全靠电三轮。昔日崎岖羊肠道,如今公路已建成。荒郊野冢改旧貌,陵在青山绿树丛。先祖有灵应显现,自当笑迎后来人。

  • 文章海上仙都太姥山富春溪畔賞風光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翁效彬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福鼎太姥山 旅行纪实 游玩有感 民间故事

    (作者:福州人,从雕刻艺术工作)

  • 文章赵夷公(恒惕)手扎读后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李定侯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赵夷午 人物手札 人物事略 读后感

    主任委员如何立身行,效法前修。并不惜高年,数度长函,复书远在美国求学之沛明可南等姪孙辈,语出至诚,奖勉有方。至于为宏扬佛敎,建寺筹款,奔走不辞劳苦,调和佛敎界意见,诚挚超然,长者风度,均见于致各方友人函中。台湾佛敎有今日之发展与团结,固公笃信佛敎所促成,而其慈悲仁爱,可说出自天性。公于民十任湖南省长时,我尙未出生,闻先父与同鄕长辈互道公之政绩,引为邦家之光,闾里之荣。言 公生来身材魁梧,从小聪明好学,不喜多言,言 公曾为袁世凯之心腹——汤芗铭所执,几陷于不测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