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怀念恩师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母校中州中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中州中学 怀念恩师 求学往事

    民國十九年中原大戰結束,馮玉祥、閻(錫山)失敗,中央實力擴至中原,劉峙(經扶)主豫—父摰楊松筠伯任省救濟院長,聘我父賡南公任施醫主任,將就道,我向他老稟告,也想跟兩個哥哥(三、四哥已在汴就學)到開封上學,對我上進嘉許,囑俟在彼安定後要我前去。不久來信,二哥榮軒便遵囑帶我前往,在開封西大街救苦廟(救濟院址)拜見楊伯,對我倍加稱許與訓勉,當著其長子培華(秋實)送我到中州中學。吳校長表示歡迎,便命校工送我到一年甲班聽課,與四哥亢輝(直夫)同學(他在二年級),並...

  • 文章讀伏嘉謨先生湖南文獻長聯以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读后感 昆明 怀念恩师 回忆滇池

    一、讀長聯、憶昆明近讀湖南文獻三卷一期,伏嘉謨先生所撰有關湖南文獻之長聯,計七百餘字,上聯記歷史人物湘賢七十七人,宦遊二十五人,共計一百零二人。下聯記湖南山川勝跡,典章文物,字字珠璣,語語感人,眞使衡岳煥彩,洞庭增光。因此,憶及昆明滇池之長聯及旅遊雲南之往事。昆明爲戰國時楚將莊蹻建立滇國的國都,地勢高出海面一八九二公尺,爲一高原上美麗的都市。氣候冬溫夏涼,四季如春,故有「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冬」之諺。所謂「成冬」不過是比較而言,實際上並無寒冷之氣。雖然一...

  • 文章見義勇爲的烈士遺族——淵博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苟淵博 于迺文、李春序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张敏之 怀念恩师 往事回忆

    附誌苟淵博:前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中原大學土木研究所教授于迺文:前國防醫學院主任教授李春序:前中興大學植物學系教授九十年元月八日

  • 文章値得回憶的海師雙冠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朱幼齋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成绩优异 考试过称 怀念恩师

    约四十几行,眞是够烦够难的了。他又请了一位图书馆主任—是位女职员,后来考取中大数理系—为学生看簿本,如有错误,那一则定理用错了,就用红笔画出来。每天下午课后,校长亲自检查,「传票」踉着也发出来了,把有错误的学生提到校长室去;自己会改正的,由学生讲给校长听,不会改正的校长在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又一遍,直等到懂了为止,我曾被提一次,有的被提到十次以上。他最担心我们数理成绩考不好,所以才下这番功夫,我们苦,他更苦。三、怀念恩师会考时成绩好,固然是校长领导有方,可是

  • 文章懷鄉憶舊念恩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回忆故乡 怀念恩师 人物回忆 教员名单

    一、髫齡蒙學話當年歲月不居,時序如流,憶童年,懷往事、猶如一夢。我世居交通不便,風氣閉塞,敎育落後的延津胙城,一片黃沙飛塵,遮盖黃河故道,連年荒旱,蝗虫壓境,兵燹匪亂,萑苻阻道,可謂民不聊生。我生在這個窮鄕僻野的安河莊,更談不上有良好的鄕村敎育。髫齡之年,啓蒙就讀私墊,鄕人稱之曰:「黑學」。並非官府所辦,而仍行古制敎育,由地方熱心敎育的士紳長者,藉以黃卷靑灯的古廟—華嚴寺,成立簡陋的私墊,請一位道德文章具有聲望的賢者,擔任着盡義務的老夫子,來管敎這一群溫...

  • 文章追憶恩師李校長時可先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陳思明  出版时间:2001-02-04
    关键字: 李时可 怀念恩师 人物传记 往事回忆 梅州中学

    千禧年四月間,梅州母校高中第二十一屆初中第二十七屆李巨望學長自梅州來書,略以其同屆同學包括在山西省河津市服務之劉現華(淼華先生之胞弟),以及在福建省福州市高教局服務之李鐸元等學長集會時商定,爲李校長時可先生、劉校長淼華先生編撰生平事蹟,以示感師恩懷偉人之至意。旅台校友丘尙堯先生見面時,則提到衆議爲李校長編印紀念集。旋悉校友總會亦商定出版紀念集,均囑就所知所感,爲文記述,共襄盛舉。時可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曾兩度出長梅州母校,共計長達十八年之久,使梅州母校...

  • 文章懷念中學時代的三位恩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9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9-09-25
    关键字: 教育工作者 怀念恩师 中学时代 往事回忆

    我於十歲時始入學啓蒙,讀私塾,習四書五經,凡八年。民國八年至九年在開封私立明誠預備中學肄業,接受新敎育,讀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公民等課。九年夏考入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學,因當年大旱,農村收益大減。先嚴以時値饑饉,經濟困難,令我輟學。秋後普降甘霖,小麥得播種。我父以麥收有望,准我復學。乃於民國十年二月考入省立十一中學,春季始業的預備班,爲期半年。在預備班時,爲學生自治會問題,我反對高年級同學的領導,主張預備班自行組織單獨的自治會,並獲全班同學的支持,...

  • 文章訪朔州市念恩師(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 参访朔州 平陆儿童教养所 怀念恩师 往事回忆

    前言二〇〇八年六月十日,隨台北市山西省同鄕會參訪團來到朔州市。山西於一九八九年一月設朔州市,轄二區(朔城、平魯),四縣(山陰、懷仁、應縣、右玉),是山西西北的門戶。這曾是自戰國時趙國至漢唐、宋與外族作戰的古戰場。如今該地區日趨現代化,百姓生活安定富足。在參訪期間除感謝山西省臺辦與平朔市的各級領導熱情協助外,更使我想起在未改市前的朔縣曾有兩位我讀平陸兒童教養所時的恩師李謀與李步壇。平陸兒童教養所平陸兒童教養所,是抗戰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爲搶救日本侵佔中的晉南難...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