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忧患意识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忧患意识之体认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2期  作者:樂和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忧患意识 全民团结 认清情势

    一、前言忧患意识,乃是中华民族之立国精神,历代圣哲的教民宝训。中华民族从黄帝开始建国,黄帝自制「中几之铭」说:「予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惕惕;恐朝不及夕;兢兢慓慓,日愼一日;人黄踬(仆倒)于山而踬于峌(小丘)。」当时华夷杂处,群酋横恣,黄帝乃以忧患意识自警教民,故能「百战不怠」,削群酋,驱夷狄,开始建立国家。周易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盖人能以忧患存心,朝干夕惕,则环境虽极恶劣,亦可克之无患。逸诗说:「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盖国犹如

  • 文章知识份子与忧患意识(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1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88-11-30
    关键字: 知识 知识分子 士人 忧患意识

    诚挚纯洁的精神,三是牺牲奉献的精神,四是不断革新的精神」。总括以上的所述,必须贯彻实行,而贯彻实行的责任,笔者认为是吾等知识份子义不容辞,而且知识份子应该率先倡导,以身作则,俾收风行草偃之效。惟古今中外知识份子所表现之心态并不一致,从而所发生之功效亦不相同。本文所谓的知识份子,要对国家民族,民众福祉有忧患意识与牺牲奉献者为对象,为前提。兹根据此义,阐释于后。贰、知识与知识份子一、何谓知识:一般说法,知识就是学问,这是一种庸俗的,消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知识

  • 文章知识份子与忧患意识(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李華民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知识分子 忧患意识 历史遗训

    叁、忧患意识的型态——痛苦的心灵——忧患的意识————关心的时代——奉献的责任————牺牲的精神——一、古圣先贤忧患意识的鉴证。兹举古圣先贤尽忠报国的例证,以明其义。史载:周公辅成王之「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是他的忧患意识与奉献的责任。诸葛亮在其前后出师表中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他痛苦的心灵。「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是他的忧患意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是他关心的时代与奉献的责任

  • 文章诗经与三晋文化——忧患意识·勤苦节俭·孝亲敬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王建堂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诗经》 产生时代与地域 三晋文化 忧患意识 勤苦节俭 恋家孝亲

    那么,《诗经》中的「魏风」和「唐风」表现了晋地先民的哪些精神品格呢?一、深广的忧患意识《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心之忧之,其谁知之。」「心之忧之,聊以行国。」<诗小序>释曰:「园有桃,刺时也。大夫忧其君,国小而迫,而俭以啬,不能用其民,而无德教,日以侵削,故作是诗也。」清人汪酲风释云:「魏小而逼于晋,又以下材当国,危亡在旦夕。君相不知忧而士忧之,忽而歌谣,忽而行国……其忧《离骚》之意也与?」故有人评述曰:「自《园有桃》诗人,而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