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彰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家原是「一家人」——从彰化的陕西村想起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崔永德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陕西村 彰化县 历史

    近一年来,彰化秀水鄕陕西村的千余古老居民,深切庆幸找到了他们的「根」,他们深知其祖先系来自中华文化发祥地—陕西,同时又以与在台陕西同鄕,发生连系,无不兴高彩烈,欢欣鼓舞,争相传诵,引以为荣。本年四月廿六日特派出四位鄕贤代表,到台北参加党国元勋陕西鄕贤于右老百龄诞辰,三百年前同一家的鄕亲和流落在海外的孤臣志士,又终于会见了可爱的同鄕亲人,大家欢聚一堂,敍旧话往,其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更可爱的是,陕西村的鄕亲们,非但数典不忘祖,而充份发扬和维护着「愼终追远

  • 文章陕西人在彰化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徐秉琰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陕西人 彰化 台湾居民 史料

    拔贡。四十八年四月署,南投县丞。杨四聪:陕西韩城人。贡生。三十四年三月任猫雾栋巡检六月署,南投县丞。张士榕:陕西长安人。优贡。乾隆四十八年八月,署猫雾栋巡检,四十九年兼南投县丞。[2]康熙六十年,禁「台湾文武大小各官,不许携带眷属」进兵并随员前未列禁例。嗣雍正十二年,因总督郝玉麟之奏,准「调台湾年逾四十无子者准其絜眷过台」。论者以今秀水鄕陕西村人士与上述诸公不无关系,或为其亲属僚友流寓台湾而聚居一地者,兹存疑待考。本文资料取自彰化县志(道光版)[1

  • 文章陕西人在彰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徐秉琰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陕西人 彰化 人物档案

    拔贡。四十八年四月署,南投县丞。杨四聪:陕西韩城人。贡生。三十四年三月任猫雾栋巡检六月署,南投县丞。张士榕:陕西长安人。优贡。乾隆四十八年八月,署猫雾栋巡检,四十九年兼南投县丞。[2]康熙六十年,禁「台湾文武大小各官,不许携带眷属」进兵幷随员前未列禁例。嗣雍正十二年,因总督郝玉麟之奏,准「调台湾年逾四十无子者准其絜眷过台」。论者以今秀水鄕陕西村人士与上述诸公不无关系,或为其亲属僚友流寓台湾而聚居一地者,兹存疑待考。[1] 彰化县志(道光版)卷之三列传

  • 文章彰化、竹塘鄕河北早期移民访问记——海外存乡谊天涯周旧邦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6期  作者:馮著唐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海外同乡 移民访问 彰化县 竹塘乡

    前年传扬过「陕西村」的故事,数百年前他们的祖先集体迁来台湾定居,一直固执的保持着他们的「根」,虽然语言和生活习惯都已台湾化,但是他们的族谱、庐墓、斋堂、联语等处处都显示出陕西的蹟象、标志,至今后代们全都知道,他们的远祖、老根是在大陆西北的陕西省和长安城,这是民族文化传统愼终追远观念的力量,牢不可破。六十八年夏,由徐秉琰先生辗转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彰化县竹塘鄕有两个村(长安村、永安村)集居的住户,都是早年河北的移民,尤以源出于河间郡的詹姓,人数最多

  • 文章鄕賢遺澤在臺灣(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9期  作者:婁子匡 出版时间:1969-07-31
    关键字: 保卫彰化 抗击日军 八卦山战役

    七十三年以前的乙未之役,台湾有一位死守彰化,悲壮殉难的浙江籍的幕僚上宾,在他牺牲生命以后几年,台籍名士尊敬他,为他负骨渡海还鄕,以安窀穸。这个壮士殉国和义人尙贤的故事,迄今传诵在台湾;那位壮士,就是浙江余姚人吴彭年;那位尙贤的义人,就是台南人陈凤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