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彩陶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魯青簡史」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鲁青简史 彩陶

    彩陶在山东省以长山列岛为中心;黑陶在山东省以日照县境为中心。查彩陶属于「仰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黑陶属于「龙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鎭城子崖),民国二十年(公元一九三一年)三月五日河南省安阳县发掘殷墟时,在小屯村东南后岗地下,发现三层陶器,最下层类似「仰韶」之彩陶,中层类似「龙山」之黑陶,上层为灰陶。以此判断「龙山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后,但均属于新石器晚期之文化,新石器文化所代表之时代,最早约在公元五千年以前,最后约在

  • 文章仰韶彩陶与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彩陶 中华文化 仰韶文化 考古

    」路史云:「帝舜有虞氏,以瓦棺葬于纪,是为鸣条。」瓦棺是大型陶器,制作殊不简单,前此使用陶器,必有一段时间,按中外历代大事年表,列黄帝轩辕氏于西元前二六九八年即位,虞舜于西元前二二五五年即位,安特生暂定仰韶期之年代为纪元前三千年,原非凿空臆造,当亦足资参考。二、仰韶彩陶之举隅民国十年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掘所得彩陶,见诸着录者,择要列举如次:1上凸下凹陶钵一件。2上附自然之珍珠彩及红色花纹者一片。3外部作暗红色者一片。4三角纹间夹一圆形纹者一片。5缀

  • 文章遊北岳恒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北岳恒山 悬空寺 彩陶文化 青铜器遗址

    多尊。其中三佛殿的脱纱三世佛像、弥勒殿的明代铁铸弥勒佛像、三圣殿的阿维与迦叶像、三官殿的三官塑像和栈道石窟内的石刻佛像,有很高艺术价値。近年来,悬空寺不断得到修整。一九五八年,寺南百米外新建成了恒山水库大坝,汇集百泉水,高峡山平湖。古貌新颜,交相辉映。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铜器遗址北岳恒山还是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有两处遗址是重要佐证。在翠屛峰北麓西侧有一农家小村——李峪村。在此发现了彩陶文化遗址和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遗址。据考证,李峪彩陶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晩期的遗址

  • 文章光辉的彩陶文化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3期  作者:王修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彩陶文化 陶器文化 仰韶文化 绘饰研究 绘画艺术

    形象生动,相当明显的反映了当时原始部族的渔猎生活的一些片段。堪为彩陶艺术上的杰作。2.绘鸟纹陶钵,鸟纹绘于扁圆之钵身,圆头、长喙、体形如弯月,翅尾上举,作侧身伫立状,左右饰以也如弯月之带形纹,与鸟形相呼应,益增强整个画面的动感。「仰韶文化」彩陶晚期,括及许多地方类型,如何南省郑州的秦王寨,河南省安阳县的大司空村,和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等广大地区的类型。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为其发展中心。其中以甘肃出土

  • 文章商亳源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何啓民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游牧时代 彩陶文化 商系氏族 农业经济

    本文為中原文化尋根之作,特選報導,藉為關心中原文化者之硏究——編者

  • 文章施翠峯硏究唐三彩(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9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施翠峰 唐三彩 各种陪葬用品 制作工艺 流斑纹 唐三彩的釉色 多彩陶器 广泛流传

    应是四彩),便是使用此釉的缘故。如果只上一色釉者,叫做单釉(或一彩)。如绿釉、褐釉、白釉等即是。如果上两色釉者,则叫做二彩,普通是绿色与褐色,绿色与白色便是。如果上三色釉者,便是眞正典型的唐三彩。如加上蓝色釉,应是四彩。可是依惯例,唐代陶器中的二彩、三彩、四彩等,都槪括的总称为「唐三彩」,也可以说「唐三彩」一词即是「唐代多彩陶器」的意思。上述各种釉药,一次一次的加在器胎上,然后才送入窰中烧成。其程序是:把器胎制造好,待其干燥,先上白釉(无色透明釉),使器面

  • 文章女媧非后土淺見(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陸峰波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陶器艺术品 彩陶花纹 女娲传说 历史记载 学术考证

    彩陶及纹饰资讯河南渑池仰韶村、甘肃泰安大地湾、陕西西安半坡、山东泰安大汶口、郑州大河村、甘肃临洮马家窑、青海乐都柳安、河北武安磁山等文化遗址;距今分别约为五千年至八千年、五千年至七千年、六千年、四千年至六千年、五千零七十年至五千七百九十年、四千零五十年至五千三百年、四千零五十年和三千一百年至三千四百年,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先后出土了大批的彩陶。早期的彩陶纹饰是水波纹、漩涡纹和阴纹(即女性生殖器),中期和晩期的主要纹饰有「蛙纹」、「罔纹」、「鸟纹」、「太阳纹

  • 文章甘靑地區新石器時代陶塑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新石器时代陶塑 文物介绍 马家窑文化 彩陶文化

    甘肃、青海地区是中国考古工作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个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其中还发现了几件彩绘人像陶塑。以后,甘青地区又陆续不断地出土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技法来看,都具有独特的面貌,而且这一地区的陶塑产生的时间早,延续的时间又很长,包括了自距今八千年至四千年的整个新石器时代。这对研究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雕塑萌起阶段的情况提供了系统的资料,也是研究古羌集团人们风貌习俗的珍贵的形象资料。根据这地区

  • 文章黄河文明——甘肃远古彩陶特展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甘肃远古彩陶特展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辛店文化 卡约文化 寺洼文化 沙井文化

    我省远古陶特展,于六、七两月在高雄展出,八月一日至九月卅日在台北市鸿禧美术馆展出本会派员参观致贺,并送「华夏之光」屏幅,兹将九月三日「人间福报」所刊图文转载,以飨同乡。展期:至九月三十日地点:鸿禧美术馆发源自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甘肃彩陶,自七千多年前发展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期间历时五千年,是我国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突出的彩陶文化。一九七九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发掘出比仰韶文化更早的含有彩陶的文化遗存,距今约八千年,陶器上以红色绘带状纹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