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会历史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澎湖縣江西同鄉會」之滄桑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張如漢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澎湖江西同乡会 历史 往事夙文 人物回忆 同乡动态

    據記載,「澎湖江西同鄉會」,最初成立於民國四十五年五月六日(星期日)九時,假澎湖縣黨部召開成立大會。當時到會的同鄉有六十餘人,大家鄉情洋溢,非常熱鬧。大會開始,公推章懋修(時任馬公中學教師)鄉長為主席,由蘇醒(時任澎湖軍友社總幹事)鄉長報告籌備經過,旋請縣政府列席指導員致詞,盛讚我同鄉團結精神,並稱本縣尚無任何省市同鄉會之組織,我省是首創,至為難得。然後討論會章及提案,並選舉理監事,名單如下。理事九人:章懋修、龍兆祥、蘇醒、潘家琦、孫紹權、朱任、賈雲英、...

  • 文章南宁城的传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溫松生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南宁 历史沿革 民间传说

    曾在仓西门街[12]兴建了一座乌龙寺,来祭祀它。同时,还在此处兴建了一座白氏夫人庙,据说这是因为城时占用了白姓人家不少土地的缘故。当时,由于挖泥取土建筑城垣,因而形成了很多濠塘,里面种著不少蕹菜;而旁边的土地上又种著很多芭蕉树,所以说南宁「无塘不蕹菜,无树不芭蕉!」[1] 石牌坊:即现在的共和路。[2] 东门昭宗祠:即现在的民生路东段头。[3] 火烧地:即现在邕江饭店门前左侧。[4] 水闸门外:即现在民权路尾邕江大桥头。[5

  • 文章桂林城在何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區敬祥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桂林城史 历史文献 城之年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秦的桂林郡北部的地方设置始安县,其范围包括今桂林市区、临桂、灵川、阳朔、永福、鹿寨等县及兴安、龙胜部分地域,县治设在今桂林市区,属荆州零陵郡。桂林便以一个普通的民众聚居点成为县城。因此,把公元前一一一年始安县治设在桂林这一年,作为桂林建城之年是有历史文献作为依据的。据较早时的唐·杜佑《通典》载;「临桂,汉始安县」。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桂州「即零陵郡之始安县也」。这两条史料指的临桂县治所与桂州治所都是

  • 文章「僑鄕」莆田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江聰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福建莆田 莆田历史沿革 莆田名人 侨乡

    莆田是福建省沿海著名的僑鄕,早在西元一四七年當地籍的黃乾亨、林元甫就旅居異域,明代天啓四年(一六二四)莆田人洪陛參加廣東海外貿集團,前往日本,開了莆田人旅外經商的先例。到了十九世紀末,莆田人更是大量外出謀生,他們以遠赴東南亞各國居多,其在僑居地的奮鬥歷程,與其他各國的華僑無異,總是倍極辛勤;熬受逼迫,直到本世紀的四〇年代後期,才開始在事業上有所發展,而逐漸成爲在當地有影響力的企業家;莆田縣僑居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有廿五萬之多。莆田縣,在...

  • 文章民军史略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陳泗孫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福建民军 历史变迁 军事国防建设

    作者:晉江人,廈門大學畢業,曾任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學校長,台中市第二中學校長台灣省敎育廳督學民國八十八年元月完成本文編撰,時年九十九歲。

  • 文章北京新会馆述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喻以健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新建县 北京会馆 创设历史 管理 科举考试

    是在抗日战争开始时离开北平的,可见那时会馆仍然存在。到那时,会馆已存在约三百四十年。抗战期间及其以后会馆情况如何,不得而知。经过解放后的大变革,北京的新会馆也就终结了。[1] 同治十三年,举人喩震儒《京都西馆寄家书》说:「一路盘费,约用六十三金。」往返一次,自当加倍。[2] 科举时代,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谓之宾兴。后又迳称鄕试为宾兴。程楙采倡议设立的宾兴会,即是一种基金会。[3] 见程鼎芬于同治十三年撰《程氏三世言行录》。[4] 银、钱

  • 文章太原城二千五百年记幷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王增斌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太原城二千五百年 建制历史 追怀往古 纪念

    公元二千零三年,岁在癸未,太原市人民政府将举办盛大庆典,庆祝太原城二千五百周年。有感于太原数千年沧桑历史和历代前贤对太原城贡献,撰成此文。太原之名,始见于《尙书·禹贡》:「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诗经》曰:「薄伐玁狁,至于太原。」上古太原又称唐,相传曾为唐尧之都。汉代郑玄《毛诗谱·唐谱》云:「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日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都平阳。」史学家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公元「前二二九七年」条「尧都唐」三字下注曰:「按

  • 文章汪以诚主宰新县往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1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新建县 历史往事 汪以诚 贪赃枉法 主宰任职

    唐子安清光绪年间,新县正堂知县事汪以诚,捐监出身,不学无术,对上谄謏备至,对下欺压善良,不务县政,地方人士,颇为不满。时江西巡抚,更有甚焉,沈湎酒色,抚台衙门,几乎天天筵开酒席,笙歌达旦,骄奢淫佚,人们号称他为「搭性舞台」,谐音他旗人原名「德馨抚台」,讽其搭引俳优,逞其色欲,诸多丑态。辖地新县汪知事,平素喜投其所好,百般献媚,重金争聘当时红伶四九戏子、名花旦双麟双凤等,到巡抚衙门献唱,作苟且勾当,藉以博取欢心,保全职位。邑人撰述对联,嵌用其姓名

  • 文章的得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作者:張譚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福建的得名 福建省的形成 福建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其先皆粤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秦代闽中郡历史极短,秦末天下大乱之后,原闽越王无诸号召闽越部落叛秦,投靠番阳令吴芮,后来协助刘邦对抗项羽。刘邦统一天下,封无诸为闽越王,治理秦故闽中郡地,都城在冶县(今福州市)。其他闽越部落酋长亦封为王候。汉武帝时,因为闽越及其北邻的东越(今浙江省南部)恃地方险阻,多反复,杀汉官吏,所以派将军杨仆等领兵灭两越,「诏军吏皆将其民徙江淮之间」。但深山之中,尤其是闽越之地仍有不少部落遗民,汉设立冶

  • 文章徵印新建文獻叢書的我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0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新建县 文化建设 新建文献丛书 政治历史 先贤事迹

    县的江右名区,擅山水之胜,赣江蜿蜒其南,济交通之便,鄱湖濒临其北,具鱼米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居民乃有余力,从事文化与社运工作,因之人物鼎盛,作风突出。言政治,则有张位之释囚作为,夏廷樾之反教堂运动,胡家玉之反江西加田赋斗争。言外交则有姜曰广之出使朝鲜,程天放之出使德国。言财政则有闵天培之治理战时民财。言军事则有吴桂芳之平定倭乱,程懋采之防御英夷,夏献纶之兴办台湾船政,蔡希邠之威震法营,并创设鎭南关。言革命则有熊天觉,丁立中之辛亥南昌起义,程道存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